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目的要探讨肺癌纤维支气管镜下的形态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要对240例肺癌纤维支气管镜下的形态学特征与病理病理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要纤维支气管镜下可见肿瘤的直接征象者160例(66.7%),鳞癌和小细胞癌比例较高,分别为118例(73.3%)和13例(92.9%);可见间接征象者80例(33.3%),腺癌比例较高,为24例(64.9%)。结论要鳞癌和小细胞癌以直接征象多见,腺癌则以间接征象多见;肺癌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重要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41例患者,均为鼻咽癌放疗后合并吸入性肺炎者,其中早期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组24例(A组),单纯常规治疗组17例(B组)。分析早期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对鼻咽癌放疗后吸入性肺炎患者体温、血象、影像学肺部吸收和死亡率的影响。治疗前A组与B组的体温和血WBC处于同一水平[(38.7±0.7)℃与(38.5±0.7)℃,P=0.633;(15.8±4.2)×109/L与(16.2±3.4)×109/L,P=0.430],治疗3d后两组体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7.3±0.9)℃与(38.4±1.4)℃,P=0.015];治疗5d后两组白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6±4.2)×109/L与(15.3±6.9)×109/L,P=0.045];A组肺部影像学改变较常规组吸收更快(z=-3.515,P=0.00),两组死亡率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淋巴管肌瘤病(LAM)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提高对LAM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LA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中女2例(43岁和36岁)、男1例(31岁),均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呼吸困难、咳嗽,并不断加重。其中病例1肺功能检查存在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肺弥散功能障碍;胸部高分辨CT(HRCT)示两肺散在囊状透光影,具有特征性表现。病例2有咯血症状,肺组织活检术后引流出胸腔乳糜液。3例术后病理组织检查确诊,病例1免疫组化染色见淋巴管平滑肌呈SM-action、Desmin阳性。结论LAM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妇女,无诱因的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肺功能多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特征性的胸部HRCT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病理活检和免疫组化检查可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经常规治疗(对照组)和27例经常规治疗加BiPAP治疗(治疗组)的COPD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BiPAP治疗后2小时、1天、2天、3天的PaO2、PaCO2和pH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症状也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气管插管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低于和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应用BiPAP治疗COPD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能降低有创机械通气使用频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肺结节病临床特征与诊治经验。方法以"结节病,肺"作为检索词,对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2012年4月以前发表的中文文献进行检索,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符合结节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 303例,肺结节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气促、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咳痰、咯血、胸痛等,伴或不伴肺外表现,如侵袭皮肤、眼、喉、关节、心脏等。影像学特点胸片显示双侧肺门及纵隔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偶见单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有肺内网状、结节状、片状阴影。组织病理特征为非干酪样坏死性类上皮细胞肉芽肿。结节病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诊断以及胸部影像学。糖皮质激素治疗为本病常用治疗药物。重者需酌情加用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结论国内肺结节病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仍需以病理为主的综合诊断,治疗宜因病情而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FOXO4 D-Retro-Inverso(FOXO4-DRI)对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及肺成纤维细胞活化和细胞外基质(ECM)生成的影响。方法:C57BL/6J雄鼠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构建肺纤维化模型,予以FOXO4-DRI治疗,第21天观察肺结构改变及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人肺成纤维细胞MRC5予以TGF-β1刺激后给予FOXO4-DRI干预,检测成纤维细胞活化标志物及ECM表达水平。结果: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后成功诱导小鼠肺部结构破坏,纤维化评分升高(P<0.01),肺纤维化标志物表达量升高(P<0.01)。FOXO4-DRI治疗后小鼠肺部结构损坏减轻,纤维化评分降低(P<0.01),肺纤维化标志物表达降低(P<0.01)。TGF-β1诱导成纤维细胞活化标志物及ECM表达升高(P<0.01),给予FOXO4-DRI干预后上述分子表达下降(P<0.01)。结论:FOXO4-DRI抑制肺成纤维细胞活化及ECM产生而改善小鼠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当归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1例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于1996年8月~1997年10月,应用当归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1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共69例,均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男17例,女24例;年龄44~72岁,平均573岁;糖尿病病程为8个月~12年,平均87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为10个月~72年,平均42年;空腹血糖平均值为674mmol/L。对照组男13例,女15例;年龄43~71岁,平均548岁;糖尿病病程7个月~125年,平均78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为9个月~78年,平均37年;空腹血糖平均值为667mmol/L。治疗方法 观察组4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发高粘血症及低渗血症(高粘低渗血症)的原因、诊断,预后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3例高粘低渗血症及47例无高粘血症和(或)低渗血症的肺血病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肺心病并发高粘低渗血症的常见诱因为饮食少及限钠饮食(78.3%)和利尿剂的应用(71.4%),43例患者中轻度18例,中度13例,重度12例,两组临床表现相近(P>0.05),治疗后症状缓解31例,死亡12例,病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心病临床症状特异性不强,并发高粘低渗血症者容易漏诊,且病死率高,应引起注意,治疗应与肺心病的其他治疗同步进步,以降低肺心病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IL-1β对肺腺癌A549细胞CEA表达的影响及IL-1β诱导的CEA对肺癌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分别经IL-1β 50、100和200 ng/ml刺激24 h,Western-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验CEA蛋白的表达;采用细胞Transwell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IL-1β诱导的CEA对肺癌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结果 不同浓度的IL-1β (50、100、200 ng/ml)处理A549细胞后,CEA的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增高,且呈剂量依耐性(P<0.05);Transwell试验中对照组、100 ng/ml IL-1β组和加兔抗人CEA多抗组穿过Transwell小室膜的细胞数分别为(52.8±5.5)、(117.2±12.2)和(83.6±5.2)个/视野,侵袭试验中对照组、100 ng/ml IL-1β组和加兔抗人CEA多抗组穿过Matrigel胶的细胞数分别为(37.4±6.1)、(92.6±6.7)和(47.8±6.4)个/视野,均为100ng/ml IL-1β组高于对照组(P<0.05);加兔抗人CEA多抗组低于100 ng/ml IL-1β组(P<0.05). 结论 IL-1β可能通过诱导CEA过表达,促进肺癌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6、10、17以及22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及16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检测IL-2、6、10、17以及22蛋白。结果通过ELISA检测发现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2、6、10、17及IL-22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COPD患者中IL-10水平与CRP有正相关(r=1.44,P<0.05)。IL-17和IL-22与COPD患者肺功能FEV1之间存在负相关,其中IL-17为r=-1.73,P<0.05,IL-22为r=-1.25,P<0.05。其余各指标间未发现相关性。结论 Th17和Treg细胞的调节因子和细胞因子在COPD中存在异常增高。这二者间的平衡是通过何种机制发生偏移还有待进一步实验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