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久坐行为、社会参与度与老年抑郁之间关系。方法 在2020年6月至8月间选择安徽省合肥市4个社区的632名60岁及以上的人群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久坐行为自评问卷、社会活动参与频率问卷及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对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老年人久坐行为、社会参与度与抑郁的关系。结果 社区老年人每天久坐行为时间为(6.88±1.98)h,社会参与度得分为(15.53±3.79)分,抑郁的检出率为11.6%;社区老年人抑郁与久坐行为呈现正相关,与社会参与度呈现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社会人口学等变量后,久坐行为是抑郁的危险性因素[OR=2.029,95%CI(1.689~2.439);P<0.001];社会参与度是社区老年人抑郁的保护性因素[OR=0.795,95%CI(0.721~0.877);P<0.001]。结论 社区老年人久坐行为水平普遍较高,久坐行为及社会参与度是老年人抑郁患病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社区卫生保健人员可通过干预老年人群的久坐时长,鼓励老年人群多参与社会交往频率从而减少抑郁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量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进行营养筛查,研究不同营养风险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及营养是否与该病的临床类型相关。方法:选择2020年1月24日至2月29日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241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国家卫健委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确定患者的临床类型,据NRS2002评分值将所有患者分为有营养风险组(NRS2002评分≥3分)与无营养风险组(NRS2002评分<3分),比较2组间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实验室指标及临床分型差异,对营养评分与临床类型进行相关分析,应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临床类型的危险因素。结果:有营养风险组患者年龄更大(P=0.000),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P=0.023)及糖尿病者(P=0.000)更多,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更高(P=0.000),而氧分压(P=0.038)、淋巴细胞计数(P=0.000)及白蛋白(P=0.000)较无营养风险者更低;NRS2002评分与临床类型的相关分析提示二者呈正相关(r=0.635),NRS2002评分是患者临床类型的独立危险因素(OR=6.841,P=0.000)。结论:营养风险是COVID-19患者临床类型的独立预测因素,应用NRS2002对COVID-19患者筛查的结果可用于快速指导患者院内分流及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3.
背景 抑郁和孤独感是老年慢性病患者普遍存在的严重心理问题,述情障碍患者因“情感表达不能”可能会加剧负性心理体验,但其关联机制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孤独感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述情障碍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2020年6-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合肥市4个社区(望湖城社区、逍遥津社区、三孝口社区、亳州路社区)的509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评估述情障碍或情感表达困难)、UCLA孤独感量表(评估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中文版患者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中文版PHQ-9,评估过去2周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问卷调查。根据TAS-26得分将患者分为高述情障碍组(TAS-26得分≥平均分)、低述情障碍组(TAS-26得分<平均分)。采用IBM SPSS 19.0和Amo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回收问卷509份,回收有效问卷492份,有效回收率为96.7%。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文版PHQ-9得分≥10分的有59例,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2.0%(59/492)。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TAS-26、UCLA孤独感量表、中文版PHQ-9得分分别为(71.8±8.3)、(36.6±8.5)、(6.0±3.2)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AS-26与UCLA孤独感量表得分、中文版PHQ-9得分呈正相关(P<0.01);UCLA孤独感量表得分与中文版PHQ-9得分呈正相关(P<0.01)。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TAS-26得分的平均值为71.82分,TAS-26得分≥71.82分的患者共243例(高述情障碍组),TAS-26得分<71.82分的患者共259例(低述情障碍组)。高述情障碍组患者UCLA孤独感量表、中文版PHQ-9得分均高于低述情障碍组(P<0.05)。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述情障碍对抑郁有正向影响(β=0.25,P<0.01),述情障碍对孤独感有正向影响(β=0.68,P<0.01),孤独感对抑郁有正向影响(β=0.17,P<0.01)。孤独感在述情障碍和抑郁间的标准化间接效应为0.12,述情障碍对抑郁的标准化直接效应为0.2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2.43%。结论 述情障碍能加重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孤独感和抑郁水平,且孤独感在述情障碍和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社区管理者应早期识别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孤独感情绪,积极处理述情障碍对孤独的影响,从而降低其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心理一致感、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便利抽取安徽省2所三甲医院的280名住院食管癌患者,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及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运用Amos 17.0和SPSS 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食管癌患者主观幸福感与心理一致感、积极应对呈正相关(r = 0.486、0.406,P<0.01),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r = - 0.297,P<0.01)。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分析显示,心理一致感和积极应对均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 = 0.307,β = 0.248,P<0.05);消极应对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 = - 0.236,P<0.05),应对方式在心理一致感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00%。结论 心理一致感可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也可通过应对方式对其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探讨其与利他行为的相关性,为提升本科护生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对安徽省2所护理院校已完成临床实习的437名全日制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186.78±15.58)分,处于低水平;利他行为得分(113.66±11.09)分。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利他行为及其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及利他行为各因子对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P0.01)。结论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有待提高,利他行为可显著影响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可通过培养本科护生利他行为意识促进其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化疗期消化道癌症患者心理弹性、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3例化疗期消化道癌症患者,采用心理弹性量表(RS-14)、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问卷(MUIS-A)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分别测量化疗期消化道癌症患者的心理弹性、疾病不确定感和应对方式水平.结果 化疗期消化道癌症患者心理弹性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r=-0.40,P<0.001),与面对呈正相关(r=0.41,P<0.001),与屈服呈负相关(r=-0.44,P<0.001).面对、屈服在疾病不确定感和心理弹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9.4%和29.0%.结论 心理弹性与疾病不确定感、面对、屈服相关,同时面对、屈服在疾病不确定感和心理弹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9.
<正>慢性膝关节滑膜炎常因急性外伤或慢性机械磨损引起 ,局部表现为疼痛、肿胀、压痛 ,波动和膝关节活动受限。一般采取病灶清除术及单管冲洗治疗 ,经过术后精心护理 ,收到了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该科自 2 0 0 4年 1~ 8月共收治慢性膝关节滑膜炎 5例 ,其中男 3例 ,女 2例 ,  相似文献   
10.
吴小婷  徐曼  王蒙 《妇幼护理》2022,2(9):2113-2115
目的 探讨对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20 年 6 月 30 日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治疗 的 60 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 30 例接受基础护理,研究组 30 例在 参照组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体温正常和啰音消 失时间较参照组更短(P<0.05)。研究组和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0.00%和 23.33%(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参照组更 短(P<0.05)。结论 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