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保护控尿功能的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技术要点.方法 对收治的94例T1b~T2c前列腺癌患者行保留控尿功能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即腹腔镜下精细解剖前列腺尖部,保护EUS及其控尿神经,膀胱颈后唇成形后与尿道吻合;并同前期42例行常规前列腺癌根治术(LRP)的患者比较,术后30、60和90 d评估患者的控尿状况.控尿标准: 站立或行走时无尿液漏出,或全天使用尿垫不超过1块.结果 术后30、60 d控尿率LRP组为27.7%(13/47)、66.0%(31/47);CSLRP组为55.3%(26/47)、85.1%(40/47),均有统计学差异(χ2=7.406,4.663,P<0.05).术后90 d两组控尿率为78.7%(37/47)和91.5%(43/47)(χ2=3.02,P>0.05).结论 利用腹腔镜的优点,保护EUS和膀胱颈后唇成形加强尿道后壁,能明显加快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控尿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126例3年随访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技术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00年10月~2004年5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同一手术医师对连续126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实施经腹LRP.患者平均年龄(62.51±6.7)岁,平均术前PSA(13.36±10.14) ng/ml;临床分期中T1c期占17.46%(22/126),T2a期占48.41%(61/126),T2b期占23.81%(30/126),T2c期占10.32%(13/126).结果 12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10~660 min,平均(250.28±79.44) min;术中出血量150~1 100 ml,平均(354.05±106.13) ml.主要的并发症包括直肠损伤3例(2.38%)、输尿管损伤2例(1.59%).术后切缘阳性率20.63%,在PT2a、PT2b、PT2c、PT3a、PT3b中分别为5.26%(3/57)、26.92%(7/26)、32.14%(9/28)、44.44%(4/9)、50.00%(3/6).术后1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6~81个月,平均(55.69±11.81)个月.5年无生化复发率为71%,在PT2和PT3中分别为75%及43%.所有病例6个月内PSA降低至0.2 ng/ml以下;20.63%(26/126)生化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38.19个月(12~60个月).拔管后99例(78.6%)控尿满意,半年完全控尿率达92.6%,1年时达97.8%,3年后所有病例控尿满意,仅2例腹压增加时需尿垫保护,但不超过1块/24 h.保留单侧或双侧性神经者术后6个月80.56%(37/46)获得阴茎满意勃起.结论 我们的结果与国外文献报道的LRP结果相似,表明我们的LRP技术安全、可行.在中国LRP成为治疗早期前列腺癌标准术式之一,随着LRP手术病例数增加和经验积累,还能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失血量、手术切缘阳性率和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癌(RCC)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C)与同源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共培养后的DC-CIK细胞对RCC的杀伤活性。 方法: 将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DC经RCC(786-0细胞株)抗原致敏后与同源CIK细胞共培养,实验分3组:RCC抗原致敏DC与CIK共培养组(A组),未致敏DC与CIK共培养组(B组),单纯CIK组(C组)。流式细胞仪检测DC及CIK免疫表型。MTT法检测3组效应细胞对786-0细胞杀伤活性。 结果: 效靶比 20∶1 时,A、B、C组对786-0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70.64±8.26)%、(53.40±7.33)%、(46.64±6.01)%,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以前列腺癌PC3细胞作靶细胞对照,A组对786-0及PC3细胞的杀伤活性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RCC抗原致敏DC与CIK共培养后的DC-CIK细胞可明显提高CIK细胞对RCC的杀伤特异性和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单孔法及三孔法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单孔法及三孔法行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穿刺孔漏气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膜穿破率、术中增操作孔率、取石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方法穿刺孔漏气率、取石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膜穿破率及术中增操作孔率三孔组较优(P<0.05).结论 单孔法较三孔法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具有微创及美容等优势,须在不断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渐明晰该技术的潜力及应用范围,以达减少手术创伤和美容效果的医、患追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开放鞘状突(PPV)环扎技术在小儿隐睾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2月腹腔镜治疗42例小儿隐睾的病例资料,统计PPV和对侧开放鞘状突(CCPV)发生率并予以关闭。观察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日数等。结果患儿年龄中位数3岁(1-14岁),术前诊断左侧23例(54.8%),右侧12例(28.6%),双侧7例(16.6%)。术中探查PPV发生率73.8%(31/42),CPPV发生率35.7%(15/42)。术前诊断为单侧隐睾的病例既往有手术史占5.7%(2/35)。腹腔镜下行PPV/CPPV环扎,或缩小患侧内环开口。腹股沟不可触及隐睾超声术前诊断与术中探查结果符合比率64%(29/45),CT诊断符合比率69.2%(9/13)。手术时间(109.9±51.4)min。住院时间(6.3±3.6)d。术后随访时间为1个月。4年半,中位数时间3年,超声复查无睾丸萎缩、异时疝,无切口疝、肠粘连等。结论腹腔镜下PPV环扎技术应用于小儿隐睾手术,能最大限度保留腹股沟管壁完整性,手术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带蒂大网膜修复严重输尿管损伤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带蒂大网膜修复严重输尿管损伤的作用机制. 方法 20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均建立严重输尿管损伤动物模型,端端吻合输尿管后实验组采用带蒂大网膜包裹损伤输尿管,对照组未采用大网膜包裹.术后不定期观察有无尿瘘及输尿管坏死.术后12周观察术侧输尿管损伤愈合情况,取吻合口及周围组织行病理学检查,镜下观察血管再生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 结果 术后实验组无尿瘘,对照组2只因尿瘘反复腹腔感染死亡.术后12周实验组输尿管吻合口处黏膜及平滑肌层完全再生,血管再生现象明显,VEGF及KDR表达阳性细胞密度分别为(12.65±0.02)%和(10.23±0.03)%.对照组吻合口愈合不良并狭窄,思侧肾严重积液(脓),无明显血管再生,VEGF及KDR表达阳性细胞密度仅为(1.54±0.03)%、(2.65±0.04)%,明显低于实验组(均P<0.05). 结论 带蒂大网膜有促进严重输尿管损伤修复作用,可能通过VEGF及KDR表达升高促进血管再生而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行保留睾丸动脉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下行保留睾丸动脉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58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不育病例.结果:所有患者术中精索内动脉得到保留,仅有伤口轻微隐痛不适,未出现并发症,术后1~4日出院.术后无发生睾丸萎缩、无复发,复查精液参数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结论:腹腔镜下行保留睾丸动脉的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不育病例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成形术(附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行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成形术的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明确诊断后,应用腹腔镜技术,离断输尿管,于下腔静脉前外侧复位矫正,恢复输尿管正确通道。结果4例患者均应用腹腔镜技术矫正复位。术后30~48个月复查,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扩张均明显减轻,肾功能良好,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狭窄。结论腹腔镜技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畸形具有与开放性手术同样的效果,并且创伤性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下肾固定术治疗肾下垂的适应症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肾下垂腹腔镜肾固定术的病例选择与疗效。方法 :自 1996~ 2 0 0 3年 ,行腹腔镜肾固定术 15例15侧 ,结合文献回顾分析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手术均成功 ,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 95 min(5 5~ 190 min) ,出血量 35 ml(10~ 10 0 ml) ,术后镇痛药平均使用量 2 6 .7mg(Tramal) ,平均术后 15 .5 h恢复饮食 ,术后平均住院 8.5 d。随访 3.2(0 .5~ 6 ) a,12例 (80 % )症状消失 ,3例 (2 0 .0 % )症状减轻。 12例术后 6~ 8周 IVU检查证实手术侧肾脏位置正常。结论 :对具症状和客观指征的肾下垂患者 ,腹腔镜肾固定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微创经皮肾镜和大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和大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08例肾结石患者分别行MPCNL和大通道PCNL治疗,时结石大小、手术时间、预计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以及一期结石取尽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10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均采用单一通道,无穿刺失败,无胸膜、腹腔脏器、肾蒂血管损伤,无术中、术后大出血发生,所有病例均未输血.大通道PCNL组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MPCNL组,但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以及一期清石率无显著差异.结论:MPCNL和大通道PCNL治疗肾结石的疗效相当,但小通道出血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