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建虎  叶芊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166-167
目的了解我院分所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通过对门诊患者用药记录及门诊发药跟踪随访,调查记录分析。结果我院门诊患者依从性不佳,需要对我院分所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健康知识从而提高用药依从性。结论提高用药依从性也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口腔定位疗法(OPT)治疗脑卒中后流涎患者的疗效。 方法共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流涎患者37例,根据入选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以Bobath、Rood、运动再学习等疗法为主)、神经肌肉电刺激、冰刺激等。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辅以OPT综合治疗。于入选前、治疗1周、2周及4周时分别采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对2组患者流涎程度进行评定,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流涎程度较入选前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流涎程度无明显改善(P&rt;0.05);治疗2周及4周后,2组患者流涎症状均较前一次评定结果明显改善(P<0.05)。治疗1周、2周及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3.16%、94.74%和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则分别为5.88%、61.11%和61.11%,上述时间点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OPT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流涎症状,其疗效及起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4.
通过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对不同商品规格的三七药材进行质量研究,结果表明仅用个形大小不能鉴别三七药材的优劣、薄层鉴别是判断药材质量优劣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手动作观察训练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揭示手动作观察训练对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对1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进行为期3周的训练,要求患者观察操作物体的手动作视频(第1、3周),或者是观察不同物体的静态图片视频(第2周)。观察手动作视频或静态物体的同时对所观察物体进行复述。每次训练时间为30min,6次/周。每周训练前后进行60张国际标准图片命名检查和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的失语商评定。 结果:3周的训练对患者的国际标准图片命名、WAB失语商均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然而,手动作的观察与静态物体图片的观察相比,命名正确率和失语商的提高更为显著(P<0.05)。 结论:手动作观察较静态图片观察训练更能改善该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该效应的机制以及此方法是否有助于其他类型失语症患者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强制性诱导语言治疗(CILT)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非流畅性失语的语言功能和交流能力的影响。方法:40例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1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常规组)、常规治疗+CIL T (CILT组)、常规治疗+1Hz rTMS(rTMS组)及常规治疗+CILT+1Hz rTMS(联合组)治疗10d ,治疗前后进行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的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及命名前4项及日常生活交流活动检查(CADL )评定语言功能和交流能力。结果:治疗10d后,联合组WAB各项功能评分及CADL评分均较治疗前、CILT 组及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联合组WAB评分自发言语、听理解和命名3项及CADL评分均较rTMS组明显提高(P<0.05), WAB评分复述项联合组与rTMS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TMS组WAB各项功能评分及C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常规组提高更明显(P<0.05);CILT组WAB评分自发言语、听理解和命名3项及C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常规组WAB评分仅自发言语较治疗前有提高(P<0.05),CADL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制性诱导疗法和低频重复性经颅磁刺激对非流畅型失语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两者联合运用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院用药品种不断增加,剂型也越来越多,临床合理用药的难度日益增大,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越来越值得注意。通过对不合理处方的剖析,及时发现问题,合理干预,将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硫喷妥钠与异丙酚在小儿心脏手术深低温停循环期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分为硫喷妥钠、异丙酚、对照组。观察各组患儿不同期别循环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在体重、降温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停留时间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LAC水平在各期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Ⅲ期升高显著,而A组增高幅度则较为明显(P0.05);IV期恢复至流转前水平。CKBB、NSE水平在Ⅱ-Ⅲ期呈上升的趋势;C组CKBB、NSE增幅则较高(P0.05);结论异丙酚有利于保护小儿心脏手术深低温停循环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手动作观察训练对脑卒中后偏侧忽略症的改善作用。 方法选取右脑卒中伴左侧忽略症患者2例,各训练3周。第1周和第3周进行A方案训练,嘱患者观察手动作视频,每次30min,每周观察6次;第2周进行B方案训练,嘱患者观察动态风景视频,每次30min,每周观察6次。分别于训练前、训练第1周末、第2周末及第3周末采用中国行为性忽略测试-香港版(CBIT-HK)检查患者偏侧忽略症表现。 结果与训练前比较,第1周、第3周的A方案训练均能明显改善患者CBIT-HK常规测试评分、行为测试评分及总评分,而第2周的B方案训练未引起入选患者常规测试评分、行为测试评分改善,仅1例患者CBIT-HK总评分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入选患者经第3周A方案训练后,其CBIT-HK常规测试评分、行为测试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优于经第2周B方案训练后评分。 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手动作观察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偏侧忽略症状,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