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部分原发性肝癌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争取Ⅱ期手术.评估HCP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科采用以HCPT为主的方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HCPT肝瘤内局部注射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取石成功率高等优点,近年来逐渐替代开放手术成为肾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1],但严重出血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处理较为棘手.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我院采用瑞士EMS四代气压弹道超声联合碎石清石系统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432例,共有7例出现大出血,发生率为1.62%.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畸形(CA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57例经DSCT冠脉成像检出的冠状动脉畸形患者的MPR、VR、MIP及CPR图像,其中31例患者的图像与常规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进行对照。结果:DSCT冠脉成像检出的357例冠状动脉畸形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7例,包括冠状动脉高位起源15例,冠状动脉起源于对侧冠状窦13例,回旋支起自左冠状窦7例,回旋支起自右冠状窦1例,单一冠状动脉1例;本组冠状动脉走行异常均表现为心肌桥(MB),其发现MB319例326处;冠状动脉终止异常中冠状动脉瘘1例。其中31例于DSCT冠脉造影后行CAG检查,DSCT冠脉成像检出27例29处MB者CAG仅检出21例22处,但3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及1例冠状动脉瘘行CAG全部检出。结论:DSCT冠脉成像能清晰地显示各种冠状动脉畸形,为术前评估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信息,亦可作为随诊复查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中药双参宁心胶囊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可地尔组(5 mg·kg-1),双参宁心胶囊高、中、低剂量(180,90,45 mg·kg-1)组。动物按分组先给予相应药物7 d,末次给药后2 h进行模型制备。采用左心室注射内注射栓塞微球(40~120 μm,约1 000个微球)方法建立大鼠冠脉微循环障碍模型。造模术后24 h后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缩短率(FS);心导管技术测定大鼠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峰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LV+dp/dtmax),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LV-dp/dtmax),计算平均动脉(MAP),体表标准Ⅱ导心电图计算心率(HR);生化分析法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V,CO,EF,FS显著降低(P<0.01),LVIDs,LVEDV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双参宁心胶囊各剂量组可以增加EF(P<0.05,P<0.01)和FS(P<0.01);180,90 mg·kg-1剂量组明显降低LVIDs,LVESV,增加LVEDV,SV和CO(P<0.05,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BP,DBP,MAP,LVSP,LV+dp/dtmax及LV-dp/dtmax均显著降低(P<0.01),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参宁心胶囊各剂量组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具有一定程度改善,较模型组增加大鼠SBP,DBP,MAP,LVSP,LV+dp/dtmax,LV-dp/dtmax及HR(P<0.05,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K,LDH,CK-MB及cTnT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双参宁心胶囊有明显降低动物血清CK,LDH,CK-MB及cTnT的作用(P<0.05,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双参宁心胶囊低剂量组心肌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双参宁心胶囊高剂量组显著增加大鼠心肌Bcl-2表达(P<0.01)。心肌TTC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双参宁心胶囊各剂量组均能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P<0.01)。HE病理结果显示,双参宁心胶囊各剂量组心肌组织病理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双参宁心胶囊可以明显增加微球栓塞导致的冠脉微循环障碍的心脏功能,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CK,LDH,CK-MB及cTnT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尿激酶双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对发病6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例,研究组)首先建立静脉通道,将90万U尿激酶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同时行3D DSA检查确定梗死的脑动脉及血栓部位,采用微导丝机械性碎栓及小剂量尿激酶颅内动脉溶栓;同期治疗的16例(对照组)用120万U尿激酶溶于12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结果 研究组中基本治愈6例,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0例,显效率为77.8%,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3、2、5、6例,31.3%和62.5%.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两组相比,P<0.05.研究组术后欧洲脑卒中评分法(ESS)(77.50±0.71)分,对照组为(62.25±5.95)分(P<0.05). 结论 6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双重溶栓联合机械性碎栓,能使闭塞的动脉尽快开通,安全有效,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制备一种具有无毒性、无刺激性、价格低廉、吸水速率快、止血时间短的多微孔多聚糖止血材料。方法:将马铃薯生淀粉经过糊化、酶解、乳化交联、溶剂萃取、洗涤、喷雾干燥筛分、灭菌包装.制成多微孔多聚糖止血微球。结果:制成了止血微球、止血气雾剂、止血粉末3种多微孔多聚糖止血材料:颗粒粒径在50~80txm,均分子量在100000-1900000;吸水倍率在20~100倍;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呈圆形或卵圆形微球颗粒.大小均匀。结论:多微孔多聚糖止血材料具有无毒性、无刺激性、价格低廉、吸水速率快、止血时间短的优点,且原料来源丰富、吐产工芦简单可行右广阔酌应用箭导  相似文献   
7.
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利用高脂喂养结合冠脉球囊损伤在小型猪体内建立病证结合冠心病痰瘀互结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方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对氧磷酶活性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痰瘀同治方5,2.5,1.25g·kg-1剂量组;采用主动脉球囊拉伤加高脂喂养造模;造模4周开始给药,给药8周。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血清对氧磷酶-1(PON-1)活性,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痰瘀同治方5g·kg-1剂量组家兔TC,LDL-C明显降低,痰瘀同治方5,2.5g·kg-1剂量组PON-1活性较模型组明显升高,痰瘀同治方各剂量组CRP,TNFα-和IL-6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痰瘀同治方通过调节血脂,抗炎,保护PON-1活性等途径起到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冷循环微波凝固(PMCT)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TACE+PMCT)40例和单纯组(TACE)38例。联合组患者先行TACE,2周后行PMCT;单纯组患者仅行TACE,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影像学资料、肝功能、AFP水平、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等。结果联合组中肿瘤完全坏死率17.5%(7/40)、不完全坏死率62.5%(25/40);联合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7.5%(35/40),高于单纯组65.8%(25/38);联合组、单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7个月和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PMC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有效且较安全,可提高肿瘤的坏死率,延长了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晚期支气管肺癌组织血液供应(血供)类型及其指导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76例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BAG)检查,根据供血动脉在瘤体内的分布情况以及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根据肿瘤组织内支气管动脉树X线解剖学形态特点分为四种类型:支气管动脉瘘型(13例、17.1%);多血供型(24例、31.6%);中血供型(28例、36.8%);少血供型(11例、14.5%).结论 支气管肺癌血供类型不同.根据不同血供类型采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术式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