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屏障系统动物室控制微生物污染,维持洁净的方法。方法将屏障系统动物室的乱流空气净化方式进行改进,在乱流室内增加能改变气流方式的无动力的设施,使室内气流改变为单向流动的方式。结果乱流动物室的沉降菌平均为47个,浮游菌平均为154.5个;单向气流动物室内的沉降菌平均为1.5个,浮游菌平均为7个。结论单向流优于乱流。这将为今后我国制定新的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环境标准提供技术数据。  相似文献   
2.
微波热辐射致小鼠脏器超微结构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局部微波热辐射是对射线抵抗性细胞的物理增敏手段,已做为一种癌症治疗的有效方法应用于临床。直接微波热辐射对机体深部器官所造成的热损伤国内已见报道。但非直接、局部辐射对整个机体,对各个脏器所引起的超微结构改变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小鼠为对象,经局部微波热幅射,手术取其脏器进行透射电镜观察,探讨其对脏器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在全国实施。我校实验动物部项目组承担了文件的研究起草工作,为帮助读者理解文件精神,就其中所涉及的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WNK4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通过显微注射法把线状WNK4基因注射入FVB小鼠受精卵雄原核中,然后将受精卵细胞移植于受体假孕母鼠输卵管内,发育产生子代小鼠。结果产生出112只F0代小鼠。鼠尾基因组DNA经PCR法检测1只阳性,并进行测序。结论通过显微注射法,外源基因WNK4在FVB小鼠基因组中得到整合,将对研究WNK4基因功能和与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的作用和关系提供了有效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室进行了十几年的实验动物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基础性研究。先后制备了裸鼠小鼠人喉癌移植瘤模型、裸杂鼠乳腺移植瘤模型。对人鼠移植与鼠间移植的异同,移植瘤的生物学特性,微波对移植瘤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2003年经显微注射方法获得抗菌肽、人胰岛素和双基因转移FVB小鼠转基因模型建立取得成功,并经PCR和Southern检测,高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术中回吸收自体血在室温(23℃)和低温(4℃)下保存对红细胞无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接受骨科手术患者40例,术中应用自体血回吸收,回吸收后的自体血分别在室温下(n=20)和低温下(n=20)保存4 h ,在0 h(T0)、2 h (T2)、4 h(T4)时抽取2 mL自体血样本检测乳酸(Lac)、pH、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两组乳酸水平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升高,T2和T4均高于T0(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H随时间的变化逐渐降低,T2和T4均低于 T0(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PaO2随时间的变化逐渐降低,T2和T4均低于T0(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回吸收后的红细胞放置4 h无氧代谢仍可进行,室温与低温条件下保存对其的影响无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胚胎冷冻在抗菌肽转基因FVB小鼠保种传代中的应用。方法对6~8周正常雌性FVB小鼠进行超排分别与雄性杂合子抗菌肽转基因FVB小鼠交配,收集2-cell胚胎,进行胚胎冷冻。1周后进行胚胎复苏移植,通过PCR方法对仔代鉴定。结果冻存胚胎140枚,复苏获得存活胚胎98枚,移植85枚,产仔38只,获得阳性后代12只。结论通过胚胎冷冻技术保种及复苏移植技术可对抗菌肽转基因小鼠进行传代。  相似文献   
8.
科技部以“国科发财字[2006]398号”文发布了《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参与该文件起草的作者就相关情况进行初步溯源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FVB小鼠精子冷冻及体外受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FVB小鼠及FVB遗传工程小鼠种系保存的新途径.方法:用孕马血清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超排FVB小鼠,并分别用复苏精子和新鲜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并将受精卵移植到假孕雌鼠输卵管中,比较两种精子的受精率;对注射HCG后13,15,17h不同时间采集FVB小鼠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比较其受精率及体外培养至2细胞情况.结果:新鲜精子的受精率(62.4%)略高于冷冻复苏精子的受精率(58.1%);在注射HCG 13~15 h后取FVB小鼠卵母细胞其受精率效果较好,受精率(60.2%、61.6%)显著高于17h取卵的受精率(51%),但13,15,17 h采集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胚胎发育至2细胞及异常卵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将为FVB小鼠及FVB遗传工程小鼠的种系保存、繁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急性期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CD62P)、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与本病发病机制及冠状动脉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以及自动血球记数仪分别对30例KD急性期患儿血清CD62P及50例KD急性期患儿血小板参数进行了检测,并与20例健康体检儿童进行对照.结果 KD组急性期血浆CD62P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KD急性期患儿血浆CD62P呈高表达,PLT、PCT、PDW水平明显增高,提示急性期KD患儿体内血小板代谢旺盛,释放因子较多,活化程度显著增高,表现为高聚集、高黏附,高凝固及低血浓度的血液流变特点;而此期也正是临床KD患儿动脉血栓及冠状动脉瘤形成的高峰期,提示活化的血小板参与或促发了冠状动脉血栓的形成;因此动态检测CD62P、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抗炎抗凝措施,对于减轻KD患儿血管炎症,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