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改良埋藏线缝法行重睑成形术366例,5年随访结果改良法优良44例(84.6%),梅泽氏法优良33例(67.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年随访结果改良法优良59例(88.0%),梅泽氏法优良49例(7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此法操作简便,双重睑自然美观且无疤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3种不同支撑方法在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4年12月该科采用胆道内镜治疗的18例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胆道镜下高频电切和/或球囊扩张解除吻合口狭窄,取净肝内外胆管结石后放置支撑管,包括:树脂支架(A组)、全覆膜自膨氏可回收金属支架(B组)、持续性球囊扩张导管(C组)。结果 A组8例,平均放置(2.75±0.89)枚(2~4枚)树脂支架,置管时间(5.63±3.82)min(4.0~15.0 min),支撑(6.75±1.04)个月(6~9个月),取管时间(1.19±0.80)min(0.5~3.0 min);支架取出前胆道镜下观察:支架均为胆泥堵塞,吻合口处黏膜及支架外壁可见大量胆泥及纤维素附着;取出支架后观察:吻合口相对狭窄,黏膜水肿并有渗血,肝内外胆管黏膜轻度水肿,胆管壁上有大量胆泥及纤维附着,并可见支架压迫性组织增生痕迹。B组6例,支架长度4 cm,直径1 cm,放置耗时(0.67±0.26)min,支撑(5.17±0.75)个月(4~6个月),取出耗时(4.50±2.72)min(3.0~10.0 min);支架取出前胆道镜下观察:吻合口及支架内外壁上见少许胆泥及纤维附着,胆汁流出顺畅;取出支架后观察:吻合口无狭窄,吻合口黏膜轻度水肿,局部黏膜少许渗血,肝内外胆管黏膜正常;C组4例,放置耗时(0.63±0.25)min,支撑(5.50±0.58)个月(5~6个月),取出耗时(0.63±0.25)min;球囊扩张导管取出后观察:吻合口无狭窄,吻合口及肝内胆管黏膜均正常。随访3个月~6年,A组复发4例,B组复发2例,C组无复发。结论持续性球囊扩张导管支撑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和预后好等优点,临床效果优于树脂支架及全覆膜自膨氏可回收金属支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铸型的安全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08年4月至2010年1月间采用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的11例肝移植术后胆管铸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例肝移植术后胆管铸型患者中,1例铸型分布于胆总管内,3例局限于右肝内胆管,4例局限于左肝内胆管,其余3例呈肝内外胆管弥漫分布。11例患者共接受了68例次的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其中10例(90.9%)治疗效果良好,肝功能示转氨酶、胆红素等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余1例因夹闭引流管后偶有发热,给予更换细管长期带管。无一例患者发生胆瘘以及难以控制的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只有1例治疗过程中发生瘘道部分断裂,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30个月,1例在随访过程中因其他疾病死亡,其余患者状况良好。结论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铸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全麻术中测量胆囊压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及息肉患者208例,分为7组:胆囊息肉组、胆囊结石组、胆囊结石并息肉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组、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组、胆囊管结石组、胆囊管结石嵌顿组,全麻术中测量各组胆囊压力。结果胆囊息肉组28例,平均压力(11.18±4.23)cm H_2O;胆囊结石组56例,平均压力(11.82±3.29)cm H_2O;胆囊结石并息肉组31例,平均压力(9.94±3.37)cm H_2O;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组38例,平均压力(13.42±5.56)cm H_2O;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组21例,平均压力(13.62±7.90)cm H_2O;胆囊管结石组10例,平均压力(19.20±4.94)cm H_2O;胆囊管结石嵌顿组16例,平均压力(45.25±26.98)cm H_2O。胆囊管结石组及胆囊管结石嵌顿组这2组的胆囊压力高于其他5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术中胆囊压力的升高与胆囊管梗阻相关,胆囊压力超过19.2 cm H_2O提示可能存在胆囊管结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宜兴市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与视力损伤情况,比较不同生活条件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点。方法 对宜兴市宜城街道与徐舍镇宜丰村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进行裂隙灯及眼底检查、血糖测量及问卷分析,比较城市与乡村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及分期,探究与糖尿病患者生活习惯、血糖水平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601例糖尿病患者中,宜城街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病率为18.27%,其中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发病率13.46%,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ciabetic retinopathy,PDR)发病率4.81%;宜丰村DR发病率为20.07%,其中NPDR发病率13.84%,PDR发病率6.23%;宜城街道与宜丰村DR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患者生活视力损伤发生率23.72%,以视网膜病变为主,乡村患者生活视力损伤发生率42.91%,以白内障为主。城镇患者DR就诊率为71.93%,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胆管铸型的超微结构及其与胆道感染的关系.方法 手术过程中,无菌条件下收集1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胆管铸型,留取标本.从留取的标本中随机抽取6例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6例铸型表现为多种形态,在铸型中均未观察到有细菌或细菌残骸存在.结论 铸型中没有找到细菌的踪迹,胆管炎症可能不是其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胆囊管结石保胆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45例胆囊管结石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取胆道镜下网篮取石、Heister瓣膜电切开取石、等离子碎石、胆囊管切开取石、胆囊肝管成形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取石治疗,45例胆囊管结石患者全部治愈,其中胆囊切除10例,其他患者均保留胆囊(77.8%),6~8周后行经T管瘘道胆道镜检查发现胆囊黏膜正常,无水肿糜烂,脂餐试验提示胆囊收缩功能基本正常,随访1个月~3年,无不适症状.结论 采用胆道镜下电切、等离子碎石及开腹胆囊肝管成形术联合治疗胆囊管结石,扩大了保胆手术适应证,手术相对安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钬激光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治疗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在常规腹腔镜基础上联合应用胆道镜钬激光碎石,对照组行腹腔镜常规胆总管探查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取石时间、术中出血量、T管放置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两组术中出血、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引流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取石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管放置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且具有手术时间和取石时间短、T管放置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年龄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胰腺炎(PEP)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8年4月512例胆总管结石行ERCP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232例年龄≥75岁患者作为观察组,280例年龄75岁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与PEP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合并的老年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比例高于对照组外(均P0.05),其余一般资料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ERCP治疗成功率、术中指标及治疗方式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术后出血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全组PEP发生率为10.94%(56/512),观察组PEP发生率6.47%(17/232),其中轻度为4.74%(11/232),中度为2.16%(5/232),重度为0.43%(1/232);对照组PEP发生率13.93%(39/280),其中轻度为8.93%(25/280),中度为4.29%(12/280),重度为0.71%(2/280)。观察组总体PE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7),各等级PE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5、0.180、0.676)。两组并发症均在积极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年龄增长引起的胰腺萎缩、纤维化和外分泌功能减退对PEP发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PEP的严重程度影响不明显,该结论仍需要多中心大数据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