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哮喘疾病历史悠久,病因病机复杂,导致其反复难愈,患者常深受其苦。中医临床治疗哮喘多遵从张仲景《金匮要略》之治痰饮法则,常以温药获效。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临证依据该病症状逐步深究核心病机,另辟蹊径从“体内伏热”论治哮喘,以小青龙加石膏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往往能够取得不错疗效。现撷取临床医案2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
参照《伤寒论》不同版本及诸家解读,根据不同的辨证方法《伤寒论》第106条中桃核承气汤方证其证名有所不同。根据六经辨证其包括太阳蓄血证和太阳阳明并病,根据脏腑辨证其包括膀胱腑证和大肠腑证,根据三焦辨证其包括血蓄中焦、下焦,根据卫气营血辨证其为血热互结于营血分,根据八纲辨证其属阳热实证。因此“热结膀胱”可以指膀胱、小肠、大肠、回肠、下焦、结肠、少腹等,但临床应用不局限于此,泛指体内所有部位瘀热互结之蓄血。故方证辨证认为,桃核承气汤证应抓住其瘀热互结的核心病机,其人如狂、少腹急结是其主要症状,“先解其外”是蓄血证兼表证的治疗原则之一,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小柴胡汤皆可应用。经过比较研究,明晰了106条条文内涵。  相似文献   
3.
葳蕤汤出自朱肱的《伤寒类证活人书》,为治疗风温病的代表方剂。梁永林教授“三阴三阳开阖枢气化理论”对外感热病方证及方药的认识、解读上存在优势。本文基于该理论对葳蕤汤方证及方药配伍规律展开研究,以期挖掘该组方药的系统性作用机理,进一步指导该方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开阖枢"理论对源于《汤液经法》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载大小玄武汤开展研究,以期对源于《汤液经法》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应的真武汤类方有新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开阖枢理论对赵志付教授治疗情志病的"两纲四型十六证"中"柔实证"的病因病机以及处方遣药进行研究和论述,从而进一步探讨情志病的病因病机以及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6.
酒泉市中医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在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方面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中药质量管理理念。文内介绍了该院质量管理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实践探索,医院在较为完善的体系下,中药饮片管理日臻完善,中医药服务质量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8.
"刚柔辨证"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赵志付教授所创立的对于情志病的辨证用药体系,其将情志病系统分为"两纲四型十六证",文章主要基于开阖枢理论讨论赵志付教授治疗情志病"刚实证"的用药凡例。  相似文献   
9.
透天凉手法作为传统针刺复式补泻手法的代表,临床疗效明确;其手法以呼吸、提插、捻转和徐疾等单式手法相合而成,引阳外出而达到泻热倒阴之效,初学之人难以掌握操作和临床运用,其机理理论探讨有待完善。尽管现代针灸名家都在手法基础上继承和创新,但目前后学之人仍难以领会;以三才思想对透天凉机理提出一些见解和补充,认为透天凉病机重在卫不在其位,治则目的则是卫归其位,引卫外出是产生凉感的关键,这对透天凉手法理论丰富和传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阴旦汤证是外感阳邪致"精化为气"太过,则少阳生气太过,少阳为枢功能偏向于助东方升气,使六经升的力量表现太过,总体上表现"天气下降"不及,则取芍药"酸收"以抑太阳之开(少阳升气),取黄芩"苦降"以助阳明之合(少阳天气),更取姜草枣正补脾胃"地气",用药之性味补入下降的力量,矫正少阳为枢偏于升太过的病证;而小阳旦汤证是外感阴邪致"精化为气"受阻(不及),则少阳生气不及,少阳为枢功能难以使地气上升,使六经升的力量表现不及,总体上表现"地气上升"不及,则取桂枝"辛开"以助太阳之开(少阳升气),取赤芍"酸收"以助降南方火气和西方天气,再取姜草枣正补脾胃"地气",用药之性味补入上升的力量,矫正少阳为枢偏于升不及的病证。至于赤白芍之活用,则根据二者对阴的力量赤泄白补,小阴旦汤用白芍助阴以增加降的力量,小阳旦汤改用赤芍药则恰为防止白芍助阴而更加阻碍"地气上升",且能泻南方火气太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