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2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pp65核酸疫苗对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诱导效应。方法用自行构建的含HCMVpp65基因的重组质粒免疫小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CD8 T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的情况,并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增殖试验作补充验证。结果接种重组质粒组与仅接种空质粒或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的免疫效应不同,表现为CD8 T细胞百分率增加(P<0.05),分泌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CD8 T细胞百分率亦增高(P<0.05),两者的平均荧光强度值增高更为显著(P<0.05)。免疫小鼠的脾脏T细胞经HCMVpp65蛋白刺激后,实验组的刺激指数(SI)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HCMVpp65核酸疫苗接种可诱导宿主的细胞免疫反应,倾向于表现为细胞毒性T细胞(Tc)1和Tc2的混合应答以及脾脏T细胞的增殖效应。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中小学生肥胖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肥胖流行情况,为探讨防治肥胖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4h膳食询问、体格检查及一役般情况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两所中学和两所小学共4542名学生进行营养状况及肥胖率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平均为12.3%,男生(17.1%)显著高于女生(7.0%),肥胖率最高年龄段为9-10岁。中小学生的蛋白质、脂肪、能量摄入能达到膳食参考摄入量标准(DRIs),但钙、铁、锌、VitC在DRI标准的80%以下。统计分析显示与肥胖相关的因素有父母职业、文化程度、母亲肥胖程度、进食速度等。结论 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肥胖有家属倾向性,提示可能与遗传及家庭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肥胖流行情况,为探讨防治肥胖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4h膳食询问、体格检查及一般情况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两所中学和两所小学共4 542名学生进行营养状况及肥胖率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平均为12.3%,男生(17.1%)显著高于女生(7.0%),肥胖率最高年龄段为9~10岁.中小学生的蛋白质、脂肪、能量摄入能达到膳食参考摄入量标准(DRIs),但钙、铁、锌、VitC在DRI标准的80%以下.统计分析显示与肥胖相关的因素有父母职业、文化程度、母亲肥胖程度、进食速度等.结论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肥胖有家属倾向性,提示可能与遗传及家庭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4.
检验医学是一门理论、实验、临床等三方面紧密结合的学科,因而使得检验技术不断向多样化和自动化发展。检验教师应定期到医院检验室工作,及时给学生补充新理论、新技术,使学生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兴趣,需要强调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结合临床对教育模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免疫重建的规律。方法选择42例2009至2013年在瑞金医院血液科骨髓移植病区接受allo-HSCT患者,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预处理前和移植后1、3、6、12及24个月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IgE水平,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预处理前,移植日,移植后14、21 d和1、3、6、12、18及24个月的T淋巴细胞(CD3+、CD3+CD4+、CD3+CD8+)、B细胞(CD19+)及自然杀伤(NK)细胞(CD56+CD16+),总结移植后免疫球蛋白及各淋巴细胞亚群的恢复情况并对影响免疫重建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CD3+及CD3+CD8+T细胞移植后14 d开始恢复正常,CD3+CD4+T细胞恢复缓慢,在术后2年内低于或接近正常水平。CD56+CD16+细胞移植后恢复较快,21 d左右开始恢复正常水平。CD19+细胞在移植后6个月左右恢复正常,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恢复正常的时间分别为1、3及6个月。不同性别患者移植后免疫重建无明显差异,供体来自同胞的患者免疫重建速度较非血缘移植快。发生严重感染及Ⅲ~Ⅳ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CD3+CD8+T细胞水平移植后早期明显高于未发生GVHD及感染者。发生Ⅲ~ⅣGVHD患者移植后早期CD3+细胞明显高于未发生GVHD患者,并且CD3+CD4+T细胞恢复有延迟趋势。结论 allo-HSCT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重建顺序依次是:CD56+CD16+,CD3+CD8+,CD19+及CD3+CD4+。HLA全相合有利于免疫重建,移植治疗中抗胸腺球蛋白的应用、移植后GVHD发生等是影响免疫重建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引入 CBL 案例教学法,通过新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方法以2011级和2012级医学检验本科生为教学对象,使用 CBL 专用案例,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分析案例为主,完成 CBL 案例教学课程,课程结束后提交调查问卷,以便对教学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与 CBL 案例教学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基本满意,对学生的总结汇报表示认可,调查问卷反映学生对 CBL 案例教学法持支持态度。结论《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紧密联系临床的应用学科,为培养符合当今临床需求的高技能型检验人才,将 CBL 案例教学法引入传统教学中,根据真实病例精心编写教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免疫磁性微球富集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新方法 ,以提高其临床阳性检出率。方法:提取结核分枝杆菌H37Rv抗原,并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兔抗结核分枝杆菌H37Rv血清。分离纯化抗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鉴定抗体的效价和纯度。将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与生物素标记,并与结合有链霉亲和素的磁性微球进行连接获得免疫磁性微球,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免疫磁性微球富集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以培养结果作为判断金标准,比较免疫磁性微球富集方法与常规涂片镜检方法的检出率。结果:制备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浓度为14 mg/mL,最终效价为1∶20 000。检测158例临床标本,免疫磁性微球富集方法可使涂片镜检阳性率从5.1%提高到13.9%。22例免疫磁性微球富集后涂片镜检阳性的标本培养均为阳性,其特异度为100%。结论:建立的免疫磁性微球富集方法简便、有效,能显著提高结核分枝杆菌镜检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8.
卫蓓文  季育华  胡炯 《检验医学》2010,25(10):801-806
目的综合评价氟康唑和伊曲康唑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有效性,为临床医师提供依据。方法检索近20年PubMed、Cochrane library、SCI、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群,收集相关文献;手工检索未发表的研究和会议资料,同时追查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并与相应作者联系以获得相关信息。采用文献质量评价结合meta分析的方法作综合性评价。结果预防性用药能有效的减少移植群体IFI的感染率。其中伊曲康唑在降低曲霉菌感染方面优于氟康唑(P=0.02),但在降低念珠菌感染、总体真菌感染发病率及生存率方面两者比较无差异(P=0.47、0.10、0.11)。伊曲康唑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明显高于氟康唑(P〈0.000 01)。"漏斗图"分析提示可能存在着发表偏倚。结论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于干预IFI具有相同效果,但两类药物抗菌谱和毒副作用有差异,临床医生应当针对移植患者不同真菌病原体感染的危险度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
D-二聚体检测方法及其在诊断血栓栓塞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D—二聚体(D—dimer)的生成可反映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在各种血栓性疾病中D—二聚体的水平均有升高。例如:①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脉血栓栓塞(DVT)和肺栓塞(PE);②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③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等;④恶性肿瘤:乳腺癌、卵巢癌、急性白血病等;⑤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pp65核酸疫苗对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诱导效应。方法用自行构建的含HCMVpp65基因的重组质粒免疫小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CD8+T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的情况,并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增殖试验作补充验证。结果接种重组质粒组与仅接种空质粒或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的免疫效应不同,表现为CD8+T细胞百分率增加(P〈0.05),分泌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CD8^+T细胞百分率亦增高(P〈0.05),两者的平均荧光强度值增高更为显著(P〈0.05)。免疫小鼠的脾脏T细胞经HCMVpp65蛋白刺激后,实验组的刺激指数(SI)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HCMVpp65核酸疫苗接种可诱导宿主的细胞免疫反应,倾向于表现为细胞毒性T细胞(Tc)1和Tc2的混合应答以及脾脏T细胞的增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