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cTnI)的释放规律.方法 30例年龄≥60岁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分别在术前、术中、术毕即刻、术后第1天和第2天测定心肌酶谱,包括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Myo)、α-羟丁氨酸转氨酶(α-HBDH)、线粒体谷草转氨酶(m-AST)和cTnI的值,同时监测HR、BP和ECG.结果 cTnI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未发生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病例中无显著变化,而心肌酶谱则在术毕和术后第1天均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或超出参考值上限.结论 心肌酶谱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变化显著;cTnI受非心脏手术和麻醉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对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单胎头位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脊膜外腔阻滞联合镇痛组(CESA)和硬脊膜外腔阻滞镇痛组(EA组),各30例.CESA组应用0.075%布比卡因1.5 mg蛛网膜下腔注射后硬脊膜外腔置管,试验剂量为1%利多卡因5 mL,观察5min无全脊髓麻醉现象,接患者自控镇痛(PCA)泵.EA组试验剂量后5、10 min各注射5 mL PCA预充液,接PCA镇痛泵.比较两组产妇5、15、30、60 min宫缩期的视觉模拟(VAS)评分、下肢运动情况、第1产程活跃期时间、不良反应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CESA组的5、15、30 min宫缩期的VAS评分分别为(3.10±2.83)、(2.23±1.52)、(2.23±1.36)分,均显著低于EA组的(9.07±0.74)、(6.33±1.52)、(3.34±0.94)分(P值均<0.01);两组间60 min宫缩期的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下肢Bromage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与硬脊膜外腔阻滞镇痛相比,小剂量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具有镇痛起效快,效果确切,下肢运动、产程不受影响的优点,使产妇感到更为舒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特点,为预防和缓解高职院校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对随机抽取的185名高职院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院校职业倦怠总分为(48.68±2.62),情绪衰竭得分为(25.94±1.81),低个人成就感得分为(28.21±1.74),去人性化得分(11.63±1.66);男性教师职业倦怠在3个维度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女教师,已婚教师情绪衰竭得分明显高于未婚教师,不同年龄教师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比较明显,特别在情绪衰竭和低个人成就感得分较高,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和婚姻状况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卫宇  刘辉  丁吉高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9):1032-1034
四川省达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女生经前期综合征心理干预研究》课题组于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采取问卷方式对四川、陕西、重庆三省市10326名高职女生进行了经前期心身健康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经前期紧张综合征(PMS)发生率为41.2%。程度一般者为38.2%,重度为3%。在10326名总人数中,各症状人数所占比率分别为腹痛58%、疲乏41.99%、不安心34%、精神紧张30.01%、腹胀30%、易激惹28%、背痛28%、乳房痛27.81%、情绪波动27%、无耐心26.96%、社交退缩22.74%、精神紊乱22.01%、食欲增加20%、失眠19.04%、头痛16%、喜甜食15.96%、皮肤肿胀9.05%、哭泣9%。这种情况对高职女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加强护工管理改善医疗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人住院,全家陪护”,确实是医院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它不仅影响医院管理、治疗、护理,而且影响到病员家属的工作和学习。因此,医院病人的陪伴问题一直受到人们关注。“护工族”的应运而生正是对医院护理不到位的补充。本文就如何加强护工管理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围术期心肌缺血性疾病的诊断标准。方法:选择30例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A组),测定其术前、术中、术毕和术后第1、2天的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Ⅰ(cTnI)的值。30例经冠脉造影术(CAG)证实无冠脉病变的老年患者(B组),记录其PCI术前的心肌酶谱和cTnI的值。30例心内科急性心梗(AMI)老年患者(C组),测定其起病当天,起病后第1、2天的心肌酶谱和cTnI的值。结果:非心脏手术围术期除术前外,其余时间点的心肌酶谱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C组比较,除CK外心肌酶谱各指标均未达到C组的标准。而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cTnI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cTnI是围术期心肌缺血性疾病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用于妇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用于妇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75例择期行妇科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舒芬太尼50μg+曲马多500 mg;B组:舒芬太尼100μg+曲马多500 mg;C组:舒芬太尼150μg,3组镇痛药物均加入氟哌啶2.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手术结束前连接PCA泵,镇痛模式为负荷剂量2 ml,持续剂量1.2 ml/h,PCA为2 ml,锁定时间20 min,全程观察24 h。分别于术后3-4 h、8-10 h、12-20 h、23-24 h访视记录患者VAS评分,镇痛药用量、PCA按压次数、Ramsay镇静评分和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无需添加其他的镇痛药物。术后24 h各时段B、C两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或P〈0.01),各时段B、C两组镇痛药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在34 h、810 h时间段PCA有效按压次数B、C两组明显低于A组(P〈0.05);3组患者各时段Ramsay镇静评分未见明显差异,镇痛过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用于妇科开腹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临床效果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持续输注联合硬膜外自控给药模式下低背景剂量持续输注联合大剂量PCA的参数设置对分娩镇痛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分娩镇痛足月、单胎和头位初产妇120例,年龄25~35岁,体重58~86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A组)和低背景剂量组(B组)。在宫口扩张2~3cm时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每组均事先配置硬膜外注射混合液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100ml。A组为常规组,背景剂量6ml/h,PCA 5ml,间隔40min;B组为低剂量组,背景剂量2ml/h,PCA 10ml,间隔为40min。记录产妇镇痛前、镇痛后10min、30min、1h、2h、宫口开全时和分娩时VAS评分及改良Bromage评分;记录PCA追加次数;记录爆发痛例数;记录硬膜外混合液的用量;记录镇痛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期间两组产妇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受镇痛期间B组混合液用量(40.5±7.5)ml;明显少于A组(60.3±12.0)ml(P0.05);B组PCA实际追加次数(1.6±0.9)次明显少于A组(3.0±1.8)次(P0.05)。两组产妇的产程、镇痛时间、爆发痛例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产妇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低背景剂量(2ml/h)联合大剂量PCA(10ml,间隔40min)的硬膜外自控镇痛参数设置不仅没有降低镇痛效果,还可减少硬膜外腔用药总量。  相似文献   
9.
全麻中呼吸动力学的变化受围手术期麻醉用药、手术体位、手术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现就以上几方面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与情绪健康水平,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和大学生情绪健康问卷对四川省内3所高校的52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PPQ总分及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各维度的得分分别为122.57±16.10,32.13±6.37,30.48±4.66,30.34±4.58和29.63±5.92。城镇户籍大学生的PPQ总分以及乐观、韧性和希望维度得分均高于农村户籍大学生,男生在自我效能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女生,而在希望维度上的得分低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情绪健康问卷总分及情绪失调、焦虑、抑郁、攻击和躯体化分量表的得分分别为65.36±19.60,15.13±5.11,12.48±4.66,13.44±4.65,13.23±4.91和11.08±3.81。男生的大学生情绪健康问卷总分及情绪失调、焦虑、抑郁及攻击分量表得分低于女生,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大学生情绪健康问卷总分及抑郁分量表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城镇户籍大学生的情绪失调和躯体化分量表得分低于农村户籍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情绪健康整体水平相对较高。因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及情绪健康水平有差异,高校应根据其特点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