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螺旋CT扫描后再进行三维重建。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晰地显示出股骨颈骨折的部位类型、范围,游离骨片移位 情况等空间信息,二维影像在显示骨折端的嵌顿及细小骨折线等方面成于三维影像,结论:三维影像能清显示骨折部位及空间解剖关系,提供理想的立体整复模型,有利于临床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二维影 诊断股骨颈骨的基础和前提,两者结合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慢性胃扭转14例误诊误治分析卢占兴,李荣民,李晖,李玉方,杨运方慢性胃扭转临床上并不少见,但误诊误治较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现就我院近年来经钡餐等检查证实的误诊误治病例1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计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在2...  相似文献   
3.
带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带膜支架血管腔内修复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2例均为S tan 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前均行增强螺旋CT扫描及三维血管重建和血管造影检查明确主动脉内膜破裂口发生部位和数目,经股动脉输送导管将带膜支架植于胸主动脉病变处,观察封堵治疗后假腔消失情况和有无内漏发生,并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本组12例技术操作均获得成功,术中无瘤体破裂、无中转手术;带膜支架植入后造影示假腔消失,无内漏发生;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无发热,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和肝、肾功能异常,带膜支架人造血管通畅,无扭曲,无移位。结论:应用带膜支架血管腔内修复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和机械可脱性微弹簧圈(M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48例患者,经DSA检查显示脑动脉瘤55枚,其中后交通动脉瘤18枚,前交通动脉瘤15枚,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2枚,大脑前动脉动脉瘤5枚,其他部位动脉瘤5枚,静脉全麻及肝素化后,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从股动脉插管,经微导管内途径将微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内,诱发血栓形成并最终使动脉瘤闭塞,同时保持载瘤动脉通畅。结果栓塞55枚动脉瘤,技术成功率100%,41枚完全致密栓塞,14枚动脉瘤体栓塞90%~95%。48例患者,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4例,无术中出血及死亡病例;术后1个月~3年内追踪45例,41例痊愈,3例残余瘤体、瘤颈扩大,1例再次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GDC、MDC可有效地闭塞脑动脉瘤,是一种疗效可靠、微创、安全并且患者易接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皮股动脉穿刺技术的效果,以利于进一步提高股动脉前壁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股动脉穿刺的安全性。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总结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患者1 325例的穿刺效果。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的Seldinger式穿刺介入手术方案(直接用穿刺针行股动脉前壁穿刺)。结果 Seldinger式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3%,其中,穿刺处局部出血或血肿18例,患者均未发生假性动脉瘤、动脉夹层及盆腔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股动脉前壁穿刺插管是安全、便捷的有效途径,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各项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ifus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iury,DAI)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DAI患者的常规MRI和DWI的资料,分别比较DWI、T1加权像(T1 weightedimaging,TlwI)、T2加权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对DAI病灶的检出数目,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和信号特征。结果DAI病灶主要分布在白质、皮髓交界区、基底节、胼胝体、脑干及小脑等区域。DWI对DAI病灶的检出率最高。与其它序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序列和DWI联合应用为临床DAI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应作为MRI检查DAI的常规和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7.
作者自制消毒柜对导管、导丝及配套介入材料进行消毒,无一例发生感染和材料破损,现介绍如下:1消毒柜设计遵循实用方便、消毒彻底,不损坏材料之原则,设计实物如附图所示:双层双开门有机玻璃立柜,外形尺寸60cm×50cm×130cm,上层高120cm,侧板内...  相似文献   
8.
李建钢  卢占兴  余为民  魏祥  丁朝鹏 《医学信息》2010,23(14):2383-2385
目的探讨中耳鼓室球瘤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11例中耳鼓室球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鼓室球瘤均发生于下鼓室靠近鼓岬,T1WI呈显著异常对比增强,中耳腔壁骨质无破坏。结论中耳鼓室球瘤CT及MRI影像学有一定的特征表现,综合CT及MRI影像特点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误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耳鼓室球瘤的CT及MRI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经手术证实的11例中耳鼓室球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鼓室球瘤均发生于下鼓室靠近鼓岬,T1WI呈显著异常对比增强,中耳腔壁骨质无破坏.结论 中耳鼓室球瘤CT及MRI影像学有一定的特征表现,综合CT及MRI影像特点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治疗腹部和盆腔动脉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腹部和盆腔动脉出血患者67例.其中胃十二指肠动脉分支出血11例,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出血15例.肠系膜下动脉分支出血6例,肾动脉分支出血12例和髂内动脉分支出血23例.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从股动脉插管,先行靶动脉血管造影明确出血动脉,选用明胶海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