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对我院确诊的11例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确诊ABPA患者,年龄46~85岁,平均年龄(67±12)岁,男性5例,女性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喘息11例,咳嗽、咯痰10例(其中咳痰栓者3例),咯血2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确诊的11例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确诊ABPA患者,年龄46-85岁,平均年龄(67±12)岁,男性5例,女性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喘息11例,咳嗽、咯痰10例(其中咳痰栓者3例),咯血2例。烟曲霉抗原皮内试验呈速发阳性反应11例(+~++++)。血清总IgE(正常范围0~144μg/L)均升高,其中9例〉1000μg/L(1427~9362μg/L)。血清烟曲霉特异性IgE(正常值〈0.43μg/L,0级)均升高,为5.04~118.569g/L(2~4级)。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6例升高(绝对值为0.52×10^9~3.6×10^9/L,百分比为6.1%~29.7%),5例正常。胸部高分辨率CT显示斑片状渗出影11例(其中游走性病灶10例),中心性支气管扩张9例,其中4例具有典型的黏液嵌塞征。肺功能检查10例星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为(57±11)%,FEV。占预计值%为(48±15)%,其中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5例。所有病例均曾诊断为难治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支气管扩张症。10例确诊后给予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缓解。1例属病程晚期,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对于临床表现为“难治性哮喘”或“支气管扩张症”伴有发作性喘息的患者,应想到ABPA可能。胸部CT、血清总IgE检测、烟曲霉抗原皮内试验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肺气肿是COPD的一个重要表型,肺气肿患者的病变分布及严重程度与临床表现、急性发作频率、运动耐力及治疗反应有关[1],本研究旨在观察COPD肺气肿表型在临床、病理生理和系统性炎症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洛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肺泡毛细血管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洛沙坦是否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损害。方法 将 3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和糖尿病治疗组。糖尿病对照组和糖尿病治疗组大鼠以一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60mg/kg体重 )制成糖尿病模型。成模 3个月后给糖尿病治疗组大鼠每日洛沙坦 (3mg/kg体重 )灌胃 3个月。实验末分别测定血清和肺组织匀浆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活性 ,并以透射电镜观察肺泡毛细血管膜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对照组大鼠肺间质中胶原增生 ,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板和肺泡上皮细胞基板的融合部分 (FBL)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1 99.2± 2 3.5)nmvs (1 1 9.9± 2 7.8)nm ,P<0 .0 1〕 ,血清和肺组织匀浆ACE活性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糖尿病治疗组大鼠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 ,肺间质中胶原略有减少 ,FBL的增厚减轻〔(1 4 7.0± 2 4 .4)nm ,P <0 .0 5〕 ,而其血清和肺组织匀浆的ACE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差异已无显著性。结论 洛沙坦对糖尿病大鼠的肺泡毛细血管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和目的:乳酸水平增高与患者的致病率和病死率显著相关.该研究探讨了在危重患者的早期治疗中,监测乳酸水平是否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及其效果.方法:将入住ICU时血乳酸水平≥3.0 mmol/L(3.0 mEq/L)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乳酸组以乳酸水平指导治疗,使患者在最初8h内乳酸水平每2h 下降20%以上;对照组仅有基线乳酸水平,不进行乳酸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6.
真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呼吸蕈症监护病房(RICU)机械通气患者真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FVAP)的易患因素和病原学特点.方法 将2005年1月-2007年6月RICU接治的37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分为FVAP组和非真菌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NFVAP)组,比较两组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分析FVAP组病原菌的分布特点.结果 FVAP组全身激素应用和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比例显著大于NFVAP组(P<0.05);FVAP的例数以插管后第7~14天最多;FVAP组痰标本共培养出真菌12株,其中假丝酵母菌属10株,占83.3%(白色假丝酵母菌6株,占50.0%;热带假丝酵母菌2株,占16.7%;克柔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各1株,各占8.3%);烟曲霉菌2株,占16.7%.结论 为避免FVAP的发生应减少气管插管、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明确感染菌株及其敏感药物,对临床选择有效的抗真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骨代谢改变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OPD)骨代谢指标的观察,并与正常人作统计比较,以了解长期慢性缺氧等因素是否会造成COPD患者骨质疏松,从而在临床工作中给予预防性治疗。方法按性别分组测定COPD患者(男16例,女13例)血清Ca、P水平,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BGP)、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晨尿脱氧吡啶酚(DpD),同时测定股骨Neck、ward's和Troch三个部位的骨密度(BMD)。对上述结果进行同年龄段成对数据单尾t检验。结果COPD组血Ca、血P水平较正常组无明显差异;观察组血清BGP较正常组升高(男31%,女40%,P<0.05);COPD组的DpD水平比正常组显著升高(男144%,女156%,P<0.01);COPD组的BMD值降低,男性均值为正常的69.8%,女性为72.5%(P<0.01)。结论COPD患者的骨形成与骨吸收均增高,但骨吸收程度大于骨形成,最终导致患者骨量减少,引发骨质疏松。临床工作中对这类患者除治疗原发病、纠正低血氧外,可预防性地补充钙及VitD,避免骨质疏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脉络膜转移癌是一种较少见的眼部疾病,多年来国内外均有陆续报道,其中乳腺癌及原发性肺癌转移较为多见。近3年来,我院发现6例由原发性肺癌引起的脉络膜转移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卓婕  孙永昌  李莉  李然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4):1044-1047
目的 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ICU)和普通病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情况,为CRBS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我院131例CRBSI病例分为ICU组和普通病房组,对临床资料、病原菌、导管位置、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组(88例)和普通病房组(43例)在年龄和...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大鼠肺部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肺部超微结构的变化。 方法 将 2 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 ,每组 10只。糖尿病组以STZ 6 0mg kg体重腹腔注射制成糖尿病模型。成模 6个月后杀检 ,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的超微结构。 结果 糖尿病大鼠肺泡隔增宽 ,肺间质中胶原和弹性蛋白增生 ,部分肺泡萎缩甚至塌陷 ;肺泡毛细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锁。糖尿病组大鼠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板的平均厚度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 (P <0 0 1)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的扁平囊扩张。 结论 糖尿病肺部超微结构的变化可能引起呼吸功能异常 ,引发机体缺氧 ,加重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