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建立分娩镇痛技术服务中心获得的经验为基础,论述了分娩镇痛技术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妇幼保健院建设特色专科的新形式、新思维和新方向,从而全面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蛛网膜下腔注射调整量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选取60例单胎足月妊娠接受择期剖宫产手术病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20例,A组、B组分别将0、2μg舒芬太尼根据产妇身高体质量加入调整剂量的0.5%布比卡因等密度液中,C组使用单纯0.5%布比卡因液2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并记录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A组和B组布比卡因用量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A组和B组蛛网膜下腔注药15分钟后最高感觉阻滞平面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B组镇静评级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组呕吐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B组寒颤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 B组麻醉效能好,术中不良反应少,血流动力学平稳,产妇舒适度高,故推荐调整量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为剖宫产腰硬联合阻滞的鞘内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鞘内应用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A 、B 、C 、D 、E 组。各组镇痛方法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镇痛。鞘内注射的镇痛药物为舒芬太尼,各组剂量分别为6.0、7.0、8.0、9.0、10.0μg ;待产妇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时启用自控 PCA 泵维持镇痛,各组硬膜外维持用药相同为0.143%甲磺酸罗哌卡+0.3μg/mL 的舒芬太尼。观察记录镇痛起效时间、分娩镇痛的满意度、首次给药镇痛维持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分别测定脐带血血药浓度、新生儿血药浓度、新生儿 Ap-gar 评分。结果不同舒芬太尼剂量组镇痛起效时间、分娩镇痛的满意度、新生儿血药浓度、新生儿 Apgar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新生儿体内血药浓度为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μg 剂量组鞘内首次给药镇痛持续时间为(233.93±62.624)min ,脐带静脉血血药浓度为(0.093±0.057)μg /L ,明显高于其他剂量组(P<0.05)。结论为了取得最佳镇痛效果,确保母婴安全,分娩镇痛中鞘内首次注射舒芬太尼应7~8μg 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初产妇52例,随机分A组和B组,各26例。A组蛛网膜下腔注射8μg舒芬太尼,待产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鞘内用药为0.4μg/ml的舒芬太尼;B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A组的镇痛起效时间、鞘内首次给药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镇痛满意度等;观察两组的各时间点VAS评分、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鞘内首次给药镇痛持续时间较长,产后头痛发生率高达57.6%。结论微量舒芬太尼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方法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良好等优点,能缩短产程,运动神经无阻滞,降低剖宫产率,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但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产后头痛发生率高且费用略显昂贵。  相似文献   
6.
劳诚毅  全伟斌  黄卫彤  周朝明 《广西医学》2011,33(10):1252-1256
目的探讨连续蛛网膜下腔注射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血药浓度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选择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A、B、C3组分别鞘内注射舒芬太尼6μg、8μg和10μg。在镇痛起效时、出现不良反应时及孕妇不良反应消失后分别测定孕妇体内舒芬太尼血药浓度,待孕妇VASI〉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测定新生儿体内舒芬太尼血药浓度。记录镇痛起效时间、首次给药镇痛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及运动阻滞情况等。结果舒芬太尼Spinocath导管鞘内给药分娩镇痛时,C组孕妇体内的血药浓度高于A组、B组(P〈0.05),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高于A组、B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时,鞘内首次注射6μg和8μg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糖尿病(GDM)可增加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但不同程度的妊娠高血糖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尚不明确,相关的GDM诊断标准一直以来也存在争议,现在国际上多采用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于2010年提出的GDM新标准进行诊断,我国现行标准为2011年卫生部公布的基于IADPSG标准结合我国循证依据确立的GDM诊断标准。本文综述GDM诊断标准的发展变更情况,并讨论在新标准下临床管理的对策,包括饮食控制及运动、口服药物治疗及激素治疗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与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初产妇60例,分两组,6μg舒芬太尼组(S6组)和3μg舒芬太尼混合3 mg罗哌卡因组(S3R3组).双盲对照观察.各组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腔留管,产妇自控镇痛(CSE+PCA),且各组的硬膜外腔维持用药相同.观察记录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不同时间的VAS评分、运动阻滞、各组产程、出血量、新生Apgar评分、镇痛满意度、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镇痛起效时间S3R3组小于S6组(P<0.05);镇痛维持时间S3R3长于S6组(P<0.05),蛛网膜下腔给药140 min后镇痛评分S3R3组优于S6组(P<0.05):皮肤瘙痒及恶心呕吐发生率S3R3组低于S6组(P<0.05).结论 6μg舒芬太尼或3μg舒芬太尼混合3 mg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给药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产妇和新生儿无不良影响.3μg舒芬太尼混合3 mg罗哌卡因珠蛛网膜下腔给药分娩镇痛效果优于6μg舒芬太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在蛛网膜下腔注射调整量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单胎足月妊娠、接受择期剖宫产手术待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C组、S组、F组3组,每组各20例。C组单纯使用根据产妇身高、体质量调整剂量的0.5%布比卡因,S组和F组分别将舒芬太尼2μg、芬太尼15μg加入根据产妇身高、体质量调整剂量的0.5%布比卡因中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并记录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S组、F组蛛网膜下腔注药15 min后最高感觉阻滞平面〔(胸6.4±1.2)、(胸6.4±1.1)〕与C组(胸7.2±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镇静评级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围术期有4例需要追加镇痛,与C组(12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荐鞘内注射调整量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2μg用于剖宫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鞘内首次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初产妇150例,随机分为A、B、C、D、E 5组,分娩镇痛时鞘内首次注射舒芬太尼分别为6μg、7μg、8μg、9μg和10μg,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给药维持。记录镇痛起效时间、镇痛起效后的1 h、3 h、5 h孕妇舒芬太尼血药浓度,测定新生儿脐带静脉血舒芬太尼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孕妇体内舒芬太尼血药浓度随着鞘内首次注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加(P0.01),注射剂量越大,血药浓度越高(P0.01);5组鞘内首次给药镇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镇痛持续时间最长(P0.05);5组新生儿脐带血舒芬太尼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E组最高(P0.05);E组孕妇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尿潴留、嗜睡发生率及胎心改变发生率均高于其他4组(P0.05)。结论 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给药分娩镇痛时,鞘内首次注射舒芬太尼的最佳剂量是7~9μ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