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开矿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其术式可行性。方法选择同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25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26例行传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组130例行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开矿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开矿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减少了特殊器械的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3D)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盆腔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行3D腹腔镜手术患者11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予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对照组予孕三烯酮治疗,均持续治疗6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丙二醛(MDA)、活性氧(ROS)、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MMP-9/TIMP-1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痛经及盆腔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性交痛缓解率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6个月期间,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9.09%比12.73%,P>0.05);随访12个月期间,两组患者复发率、妊娠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3D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DIE,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及氧化应激状态,抑制相关肿瘤因子,缓解疼痛,安全性较高,且可减少术后复发,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真菌性阴道炎又称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门诊常见病,由霉菌感染引起,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属。其治疗方法有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一般可以获得疗效。但有一类病人反复发作,可能变成慢性,甚至很顽固,似对各类治疗方案均无效,成为临床治疗上一个较为复杂的难题。我院门诊采用微波联合局部用药治疗真菌性阴道炎150例与单纯局部用药治疗150例进行效果对比,发现治疗组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镜鞘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6年1月-2007年12月符合条件的患者30例行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与同期行经腹子宫切除术的3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保留尿管时间及术后病率等方面有无差异。结果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保留尿管时间方面,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20例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2组术后平均体温及淋巴结切除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进程,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5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高焰  杨扬  严邱英 《四川医学》2004,25(12):1371-1371
笔者将腹膜外剖宫产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有机结合改良,使之兼有两者之优点。现将我院2003年8月至2004年4月期间行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50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在宫颈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术后的应用疗效。方法将106例使用宫颈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在宫颈LEEP刀术后1周开始外用,隔日上药1片,连续外用3周。对照组54例单纯宫颈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合对照组的阴道排液量、脱痂出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分泌物清洁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在宫颈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术后的应用,促进宫颈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 ,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 。当产后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各种止血方法不能奏效时 ,切除子宫 ,可挽救产妇生命 ,降低产妇病死率。现将我院 1982年 4月至 2 0 0 2年 4月 15例产后出血施行子宫切除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982年 4月至 2 0 0 2年 4月分娩总数 935 7例 ,其中阴道分娩 6 74 0例 ,剖宫产 2 6 17例 ,剖宫产率为 2 7 97%,因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术 15例 ,占分娩总数的 0 16 %。年龄 2 0~ 2 5岁 7例 ,2 5~ 30岁6例 ,30~ 35岁 2例 ,平均 2 6 4岁。1 2 孕、产…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中行大型子宫肌瘤挖出术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大型子宫肌瘤 (主体瘤直径 >5cm)挖出术的安全性 ,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腹壁横切口腹膜内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大型子宫肌瘤挖出术 3 5例与随机抽取同期腹壁横切口单纯腹膜内剖宫产 3 5例比较、分析。结果 :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巨大子宫肌瘤挖出术与单纯剖宫产术比较 ,两组在术中出血量上有明显差异 (t=3 62 ) ,但在产后出血发生率 ( χ2 =0 5 6)、产褥感染、产褥病率 ( χ2 =0 2 2 )、平均住院天数 (t =0 3 1)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腹膜内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大型子宫肌瘤挖出术是安全、可行的 ,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巨大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统计同期子宫超过12孕周需要做子宫切除术患者82例,40例为开腹子宫全切组(开腹组),42例为腹腔镜子宫全切组(腹腔镜组),对腹腔镜组一些具体手术操作进行改进。统计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病率、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明显优越,无一例中转开腹,无一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巨大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不会增加手术危险性和手术并发症,但必须有娴熟的腹腔镜驾驭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