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是1969年参加工作、1976年毕业于甘肃省卫校、1978年担任护士长工作的,现根据27年从事护理工作的实践谈一点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2.
MTX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不同剂量作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辅助药物来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作用。方法:将170例行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病灶残腔注射MTX 20 mg组96例为观察1组,病灶残腔注射MTX 10 mg组74例为观察2组。结果:170例患者中有4例发生PEP,发生率为2.35%。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中预防性应用MTX 10 mg后PEP发生率为2.7%,而20 mg组PEP发生率为2.1%,两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天两组血-βHCG均有大幅度下降,术后1、3、12天血-βHCG下降两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天PEP组血清-βHCG下降率低于50%,与非PEP组下降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12天PEP组血清-βHCG下降率明显低于非PEP组(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的同时,绒毛种植部位注射MTX可降低PEP率。两剂量均可用于PEP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化液汤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化液汤治疗精液不液化不育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口服化液汤,对照组50例用α-糜蛋白酶、溶茵酶片、葡萄糖酸锌片和维生素C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0%,精液PSA含量达到正常值(0.5—2.0g/L)者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8.0%,精液PSA含量达到正常值(0.5-2.g/L)者7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液汤可使精液PSA含量增加,精液液化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4.
应用TP-ELISA与RPR法检测吸毒人群梅毒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TP-ELISA(梅毒-酶联免疫试验)、RPR(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等三种方法检测吸毒人群的梅毒抗体,了解TP-ELISA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吸毒人群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使用TP-ELISA和RPR两种方法对454份吸毒人员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对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检测阳性标本用TPPA法进行确认。结果TP-ELISA检出阳性标本33份,RPR检出阳性标本17份,阳性率分别为7.26%和3.74%,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PPA检测符合率达到100%。结论TP-ELISA试剂的检出率明显高于RPR试剂,其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重复性好,操作方法简便,通过酶标仪直接读取数据,适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站献血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在职医务人员健康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某医疗单位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肝功及B超检查。结果在被调查的270名医疗人员中,检测结果异常率22·6%(61/270),HBsAg阳性人数占检测结果异常者的42.6%(26/61),占据首位。男性医务人员检测结果中以B超结果异常率最高(10.9%,15/137),女性医务人员中以HBsAg阳性率最高(10.5%,14/133),男性肝功异常率及B超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P<0.05);不同年龄组医务人员检测结果异常率以20岁年龄组最低,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B超的异常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升高,各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BsAg阳性率与肝功异常率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0.05)。结论医务人员检测结果异常率较高,今后应注意对自己健康的维护,且要加强医院管理,对医务人员进行乙型肝炎免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非血缘关系Rh(D)抗原弱阳性个体的血清学表型及分子遗传机制。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技术从非血缘关系随机献血者中筛检Rh(D)抗原弱阳性个体(包括弱D型、部分D型),对其进行Rh D、C、c、E、e抗原表型的检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同时检测其RHD基因和RHCE基因;测序分析RHD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同时通过特异性PCR技术测定其RHD合子型。结果血清学试验证实为D抗原弱阳性表型的有32例个体,占无关供者人群比率为0.015%,其中18例个体为弱D15型(845G>A),1例为弱D12型(830G>A),1例为携带DEL等位基因(1227G>A)的弱D型,8例为部分D表型中的DⅥⅢ型(RHD-CE(3-6)-D),1例为部分D表型中的DⅤa(Hus)(RHD-CE(5)-D),3例标本10个外显子检测均未见异常。Rh小因子检测有3种表型CcEe(4例)、Ccee(10例)、ccEe(18例),其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一致。RHD杂合性试验鉴定显示仅4例标本为纯合型RHD+/RHD+,其余为杂合型RHD+/RHD-。结论汉族人群D抗原弱阳性比率明显少于高加索人,汉族人群D弱表现型中,弱D15型频率最高;部分D的弱表现型中,DⅥⅢ型占主要比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伤后自救及治疗措施,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7年1-12月到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就诊的狂犬病暴露人群为调查对象,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4312例狂犬病暴露者,其中男性2225例(占总数的51.6%),女性2087例(占48.4%),男、女性剐比为1:0.94。暴露者的伤以上肢(2080例,占48.24%)、单处伤(2893例,占67.09%)和浅层伤(3247例,占75.30%)多见;I、II级暴露者1411例,占32.73%;18.51%的人在受伤后超过48h就诊;不正确处理伤口者736例,占17.07%;所有犬伤暴露者均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III级暴露者中有16.24%(471/2901)的人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异常反应率为4.04%。结论群众防治狂犬病意识有所提高,但狂犬病致病的危险因素仍存在,仍需加强对犬只的管理,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特征,为预防HIV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来广东省CDC门诊寻求VCT服务的人群进行检测前咨询并填写个案登记表,用描述性方法分析其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结果咨询检测者2951人,主要来自于广州市以外地区,初诊者多于复诊者,以20~39岁的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以已婚者居多;本科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较大;职业分布主要以干部职员为主,其次为商业服务人员;咨询检测原因依次为异性性接触、同性性接触、吸毒。共发现HIV抗体阳性者299人,检出率10.1%(χ2=61.27,P<0.01)。HIV检出率2008年高于2007年,2007、2008年高于2006年,HIV检出率逐年升高。结论广东省CDC门诊VCT高危人群相对集中,主要为青壮年男性,来自外市区,已婚者,受教育水平高,有一定社会地位,咨询的主要原因为异性性接触。VCT能早期发现HIV感染者,2005-2008年HIV阳性检出率逐年升高,建议加强VCT建设,根据人群特征制定防治措施,更有助于提高艾滋病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9.
肩周炎属祖国医学漏肩风 ,临床上常可见单侧及双侧肩关节均有酸痛感觉、活动受限 ,时间长就可出现肩关节粘连、关节僵直、肌肉萎缩 ,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临床中笔者运用华洋频谱治疗仪 ,结合我院自制的中药通 1号外敷治疗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肩关节痛患者 ,均为老年人 ,其中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最小 5 0岁 ,最大 80岁 ;病程最短半个月 ,最长 3年。1 2 治疗方法 :将通Ⅰ号配方中路路通、大黄等研碎成末 ,用蜂蜜放入温水调成干湿适中的膏状备用。先用广州华洋医用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华洋频谱…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为预防HIV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广东省CDC门诊VCT人群人口学信息及HIV抗体检测结果,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参加VCT者2 951人,检出HIV抗体阳性299例,阳性检出率为10.13%;女性检出率(13.8%)高于男性(9.1%)(P<0.01),外地人口检出率(14.0%)高于本地人口(4.1%)(P<0.01),离婚/丧偶者检出率(24.3%)高于已婚(10.0%)和未婚者(9.6%)(P<0.01);小学文化程度者、体力劳动者以及50岁及以上年龄组检出率最高。2次及以上检测(复诊)者检出率(38.6%)高于初次检测(初诊)者(2.4%)(P<0.01)。HIV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为主,占65.55%。结论本次调查的VCT人群中以外地人口、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体力劳动者及复诊者为HIV感染高危人群。应针对高危人群特点,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采取干预措施,阻断HIV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