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本文主要报道了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发病机理、临床治疗和展望,给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腰椎穿刺是神经外科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对400例严重颅脑外伤病人腰椎穿刺的治疗效果观察,在正常压力脑积水,脑梗塞,死亡率,康复率等主面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400例病人中,男316例,女84例,年龄28~78岁,平均53岁,分别为:脑挫裂伤185例,脑肿胀23例,颅内血肿(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10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90例,其中手术病人79例,昏迷病人123例,占30%。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脱水、止血、钙桔抗剂等治疗后,视病情分别于病程第3,3,4,7,10天始进行腰穿,缓慢释放出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是否通过微小RNA(miRNA)-574-3p影响糖尿病肾病细胞的增殖、炎症水平及氧化应激。方法在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将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MC)分为NG组(5.3 mmoL葡萄糖)、HG组(30 mmoL葡萄糖)、HG+低剂量组(30 mmoL葡萄糖+5μmoL白藜芦醇)、HG+中剂量组(30 mmoL葡萄糖+10μmoL白藜芦醇)、HG+高剂量组(30mmoL葡萄糖+20μmoL白藜芦醇)、HG+中剂量+anti-miR-NC组(30 mmoL葡萄糖+10μmoL白藜芦醇+转染anti-miR-NC)、HG+中剂量+anti-miR-574-3p组(30 mmoL葡萄糖+10μmoL白藜芦醇+转染anti-miR-574-3p)。应用噻唑基蓝四唑溴化物(MTT)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Transwell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RMC增殖、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p21表达、细胞迁移、miR-574-3p表达、白细胞介素(IL)-...  相似文献   
4.
1病例介绍患者,男,48岁,因头部外伤后昏迷5小时于1996年12月23日急诊入院经检查及颅脑CT显示:左颞硬膜下血肿并脑内血肿。急症开颅检查,硬膜下脑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可,但出现交通性脑积水及命名性失语等并发症。1997年7月行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缺损修补术。全麻后先行颅骨修补且手术顺利完成。脑室腹腔分流术开始,取右侧侧脑室枕角为插管部位,在行皮下隧道手术时,右锁骨上静脉破裂出血并压迫止血,此时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2讨论脑积水脑室一腹腔分流术为常用脑积水治疗方…  相似文献   
5.
笔者通过对本组23例危重颅脑疾病所致顽固性呃逆住院病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以中医治疗,大多在4日内控制呃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中,男19例,女4例,年龄21~66岁,病程1~4天。发生于头部外伤者20例,高血压脑内出血2例,风湿性心脏病脑梗死1例,全部病例均经CT检查或手术确诊。1.2治疗方法1.2.1西医综合治疗:应用镇静剂或解痉剂如安定、654-2、非那根、消心痛等基础上,注意纠正酸碱失衡,因此类病人多合并低钾血症,故应足量补钾,同时动态测量血糖,如血糖偏高,可静脉应用胰岛素。1.2.2中药治疗:以…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对缺氧条件下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GE组、缺氧组、AGE+缺氧组、抑制剂组。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管样结构形成实验观察血管生成能力;Westernblot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5磷酸化水平;ELISA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分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管样结构形成能力和VEGF分泌水平显著提高。与AGE+缺氧组比较,抑制剂组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管样结构形成能力增强,ERK5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VEGF分泌水平增加。结论 AGE可抑制缺氧条件下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其机制可能与ERK5的磷酸化抑制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高洁  刘立栋  徐腊梅 《重庆医学》2021,50(5):837-841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胰激肽原酶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胞外5'-核苷酸酶(CD73)与血清中期因子(MK)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168例早期DR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两组患者均使用胰激肽原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因子、血清CD73和MK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显效率为70.2%,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1%,显效率为52.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因子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CD73和MK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D73和MK水平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能提高早期DR的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缓解机体氧化反应和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同时血清CD73和MK水平与DR疾病进展情况有一定相关性,可用于评估疗效情况.  相似文献   
8.
创伤性膈肌破裂多伴有多脏器损伤,临床症状复杂,误诊率高达50%,现将作者9年间收治的创伤性隔肌破裂13例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3例,年龄14~59岁,开放性损伤2例(均为锐器伤),闭合性损伤11例,其中车祸8例,坠落伤3例,左侧伤12例,右侧卫例,13例均经手术证实。伤后24小时确诊率5例,2~7天4例,8~14天2例,1~3月1例,1年以上1例。院外延误诊断8例,占61.5%,住院后延误诊断3例,占23%。1.2l$床表现:13例病人均有外伤史,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胸闷和伤侧上腹部疼痛及压痛,3例有休克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通过观察皮下注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联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并评价其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空军第九八六医院内分泌科初次确诊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69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38例,年龄35~65岁,平均(50±13)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行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