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鼻道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临床上经上颌窦口进入上颌窦诊疗的途径。方法 在 40例成人尸体颅矢状切面上 ,对中鼻道、半月裂孔、上颌窦口及其周围结构进行解剖学观测及上颌窦口的探针插入试验。结果 中鼻道、半月裂孔的长度分别为5 6.3 6± 2 .5 8mm、2 1.46± 1.79mm ;40例中 ,2 8侧 (70 .0 0 % )的上颌窦口位于半月裂孔的中 1/3部 ;12侧 (3 0 .0 0 % )的上颌窦口位于半月裂孔的后 1/3部。上颌窦口的形态不一。上颌窦口的前后径为 3 .14± 0 .47mm。上颌窦口距鼻腔底部、鼻小柱的距离分别为 3 0 .41± 2 .85mm、49.5 2± 2 .3 7mm。鼻小柱到上颌窦口与到鼻腔基底面连线的夹角为 40 .2± 3 .7°。 3 7侧 (92 .5 0 % )的上颌窦口能用直径≤ 2 .5mm的探针穿过。结论 经上颌窦自然开口行上颌窦口穿刺是安全、简便和有效的一种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瑜琦  陈晔 《九江医学》2005,20(3):42-43
庐山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由于庐山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决定了庐山有其丰富生物资源。这些丰富生物资源不仅构成了庐山美丽风光,而且有很多种类是庐山风景区的特产和山珍。庐山石耳是其中之一,它与庐山石鸡、庐山石鱼,号称庐山“三石”。本文对庐山石耳资源现状、利用价值进行分析,并对庐山石耳资源保护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王琦  刘瑜琦 《山东医药》2006,46(20):22-23
对SD大鼠海马神经元行原代培养,运用MTT比色法和细胞形态学分析法,比较不同浓度的β-淀粉样蛋白(βA)31~35对神经元存活及形态的影响。结果浓度≥10μmol/L的“老化”βA31~35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有毒性作用,可降低细胞存活,抑制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的发育,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比βA25-35序列更小的βA31-35片段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有神经毒性作用,可引起神经突起损伤和神经元胞体的形态学变化,这种作用与βA的浓度和聚集状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瑜琦 《九江医学》2002,17(4):233-233
男性不育症是人类生殖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显示,在世界发达国家5%~8%的育龄夫妇有不育问题,而发展中国家可高达30%。在引起男性不育的诸多因素中,染色体异常是重要原因之一。现将笔者近4年来检查的15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染色体进行遗传学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5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均来自于市内各医院不育症专科门诊,年龄20~47岁,夫妻均同居2年以上,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每例均进行详……  相似文献   
5.
陈晔  彭琴  刘瑜琦  石翔  方亮 《九江医学》2006,21(2):40-42
从银杏(Ginkgo biloba L.)突变枝、叶和正常枝、叶分别分离获得内生真菌16、20株和22、38株。研究表明银杏突变枝、叶与正常枝、叶内生真菌在数量、种群及其组成存在着差异。同时,就外界条件的变化对植物内生真菌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刘瑜琦  王琦 《九江医学》2001,16(2):107-108
鉴于胆碱能神经元与衰老、记忆及疾病,如老年性痴呆的关系极为密切,脑内胆碱能神经元生理机制的研究成为当前神经生物学领域极为活跃的课题.通过对不同脑区体外原代培养细胞的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染色,不仅可以鉴别培养细胞的性质,并可以用于AchE神经元的定量及细胞形态学研究.由于培养的细胞呈单层排列,散在分布,故附壁能力较差,在染色操作过程中,细胞易从培养基质上脱落.并且,细胞膜完整,染液不易进人细胞内.笔者通过对体外培养的隔区神经元的AchE染色实验,得出较为稳定的技术方法,为深入研究隔区胆碱能神经元提供了可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管道铸型标本制作是解剖学一项专门技术,是利用有塑型能力的液体填充剂灌注到人体或动物尸体器官的血管及管腔内,待硬化后将软组织腐蚀清除,仅留下成形填充物的方法。铸型标本以其三维立体感强、构型美观、色泽鲜艳特点,已成为各院校实验室重点建设项目。我们为了显示兔血管系统复杂的立体构筑,制作了一批脑血管铸型标本,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鼠胚胎隔区神经元体外原代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琦  刘瑜琦 《九江医学》1997,12(4):193-195
目的:探讨大鼠胚胎隔区神经元培养方法。方法:建立稳定的大鼠胚胎隔区神经元体外培养模型,并观察神经元形态变化即生长过程。结果:神经元培养2小时,大部分细胞已贴壁;12小时大部分细胞有突起伸出;24小时部分细胞呈双极型;3天细胞开始聚集,突起互相连接成稀疏的网络;1周细胞簇明显,突起随时间延长而增长;2周细胞体积继续增大,突起连接成致密网络;3周细胞突起聚集明显,细胞数开始减少;4周细胞明显减少,仍见  相似文献   
9.
保元汤作为治疗元气虚弱的著名方剂,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治疗,但由于成分复杂,因此其作用靶点及药理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构建了一种表面键合有光敏化学基团二苯甲酮的固相微球,利用紫外光激发下二苯甲酮基团与中药化学成分中的碳氢键发生化学偶联反应,将中药保元汤的化学成分组整体键合到微球的表面,并与小鼠心脏组织裂解液共孵育,进而富集保元汤对应的心肌保护靶点群。针对靶点群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共发现46个潜在结合靶点蛋白,且大多数定位于线粒体。KEGG分析发现这些靶点蛋白主要与三羧酸循环和氨基酸代谢信号通路关系密切,提示保元汤可能主要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及ATP能量产生进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此外JC-1荧光染色实验也证实,保元汤对线粒体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综上所述,该研究通过"钩钓"直接作用靶点蛋白从源头上解释了保元汤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潜在药理机制,进而从分子细胞水平上诠释了保元汤的传统功效。此外,该研究也提供了一种用于研究中药复杂方剂多靶点作用机制的新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传统中药药理机制的现代科学解析。  相似文献   
10.
<正>姜黄素(Cur)是由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脂溶性多酚类化合物。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和染料。经研究证明Cur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Aβ的沉积、螯合金属、抑制凋亡以及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认知功能等多种神经生物学功能〔1〕。本文就Cur对AD的病理发生机制的可能作用作一简要综述。1 Cur概况姜黄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姜黄素类及挥发油两大类。姜黄素类化合物含量约占3%6%,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成分,主要包括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去二甲氧基姜黄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