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闭合性腹部损伤(blunt abdominal injury,BAI)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诊之一,随着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BAI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损伤的程度有加重的趋势。BAI病情复杂、变化快,因其往往是多脏器损伤,且具有隐蔽性,加上感染等因素,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如诊治不及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研究显示,胆道结石(GSD)的产生与胆道微生物群的改变有关,而Oddi括约肌(SO)作为肠道与胆道之间的屏障,其功能障碍导致胆道微生物群变化情况尚不明了。因此,本研究探讨存在SO功能障碍(SOD)的GSD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胆管内微生物菌群与SO功能正常GSD患者菌群差异。方法:前瞻性招募2019—2021年间青海省人民医院行急诊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14例,根据术中所测SO压力值,其中7例存在SOD (SOD组),7例SO功能正常(SO正常组)。收集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胆汁标本,对所收集的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提取及扩增子测序,用QIIME 2微生物组生物信息学平台分析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数据。结果:SOD组患者术前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SO正常组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间其他相关化验指标及一般情况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所有病例中均发现了不同的胆汁微生物群落;丰度等级曲线分析结果表明,SOD组术后标本的菌群丰度最高,随后依次为SO正常组术后样本、SOD组术前样本、SO正常组术前样本;两组患者的4组胆汁样本中的菌群属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在治疗肝硬化引起的脾功能亢进中的方法、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西门子数字减影机下对31例患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17例,肝硬化并肝癌伴脾功能亢进14例)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观察术前、术后外周血象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后外周血象均达正常,半年随访治愈率占80%,总有效率95%.结论:PSE对治疗脾功能亢进有明显疗效,是一种损伤小、安全程度高、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可以补充传统的外科脾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如何正确分离出耻骨肌孔及其在腹股沟区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意义.方法 对47例行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的患者扩大内环口,清楚暴露耻骨肌孔后平铺各层补片,并再次缩小内环口.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0~50 min,术中未出现血管、精索及膀胱损伤,术后4~7 d痊愈出院.术后阴囊轻度水肿1例,3 d后消退,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结论 扩大内环口有利于暴露耻骨肌孔,方便补片的放入,能够更好地达到全腹股沟疝的修补,并未延长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疼痛,适合在低年资医师及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用低分子肝素钠(吉派林)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1月—2010年3月间住院的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患肢足背静脉注射尿激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同时静脉滴注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结果:40例中治愈27例(67.5%),有效10例(25.0%),无效3例(7.5%),总有效率为92.5%,无出血迹象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尿激酶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度(Ⅱ级)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13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57例患者行LC,80例患者行LC中转开腹,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LC组和中转开腹组。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各变量未通过正态性检验(P<0.05),以连续性变量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并做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急性胆囊炎发生次数、患者本次发病最高白细胞计数、患者最高体温、彩超诊断下胆囊厚度、胆囊大小中转开腹组均显著高于LC组(P<0.05),LC医师年资中转开腹组均显著低于LC组(P<0.05)。(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胆囊炎发生次数,患者本次发病最高体温是中转开腹的独立危险因素,LC医师年资是中转开腹的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急性胆囊炎发生次数、患者体温是中度(Ⅱ级)急性胆囊炎行LC中转开腹独立危险因素,有经验的手术医师可以减少该类疾病中转开腹的概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