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构建高职护理专业模块化课程饰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在不断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公共基础模块、社会人文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执业能力模块的护理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系统规划教学活动,全面实现了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职业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建立具有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连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总结办学经验,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技能、知识、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机地将学生课内教学内容和课外素质培养紧密联系起来,达到了课内打基础、课外长才干的目的,为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1型、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表达的改变,探讨其在糖尿病肝脏脂质代谢紊乱中的意义。方法 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对照组小鼠应用等量生理盐水。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选取C57BL/6基因背景下瘦素受体基因缺陷小鼠,纯合子db/db小鼠入选实验组;杂合子db/m小鼠入选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AS在肝脏定位;应用Real-time PCR技术、Western印迹方法,分别从mRNA水平、蛋白水平检测FAS在1型、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表达的变化。结果 FAS蛋白在肝脏广泛表达,主要位于肝细胞的胞浆内。1型糖尿病小鼠HbA1c水平(5.45±0.56)%明显高于对照组(2.93±0.08)%(P<0.05),血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2.25±0.66)mmol/L高于对照组(0.99±0.46)mmol/L(P<0.05),血胆固醇(cholesterin,CHO)水平(1.90±0.12)mmol/L高于对照组(1.62±0.10)mmol/L(P<0.05);FAS的mRNA水平约为对照组的1.4倍,FAS在蛋白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2型糖尿病小鼠HbA1c水平(5.73±0.33)%明显高于对照组(3.90±0.07)%(P<0.05),db/db鼠也存在明显高脂血症,血TG水平(2.85±0.24)mmol/L高于对照组(0.87±0.40)mmol/L(P<0.05),血CHO水平(3.60±0.98)mmol/L高于对照组(1.73±0.50)mmol/L(P<0.05);FAS mRNA水平约为对照组的2.7倍,蛋白印迹显示db/db鼠肝脏FAS也明显高于db/m鼠。结论 1型、2型糖尿病小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紊乱,其肝脏FAS的含量,无论从m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均较正常小鼠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黔产乌药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樟科山胡椒属植物乌药块根Lindera aggregata的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D-101大孔树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分析法鉴定它们的结构并对化合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hernangerine(1),syringgaresinol (2),香草醛(vanilin,3),α-cadinol (4),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5),β-谷甾醇亚油酸酯(β-sistosterol linoleate,6),表儿茶素(epicatechin,7),boldine (8),norboldine(9),norboldine acetate (10),胡萝卜苷(daucosterol,11)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12).用DPPH法测定化合物1,2,3,4,7,9,10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7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补骨脂酚的提取纯化工艺,并考察其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使用乙醇回流法提取,经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工艺条件,冷冻干燥后得到补骨脂酚;采用斑马鱼体内试验评价补骨脂酚对骨密度和骨骼发育钙化的影响。结果:优选的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85%乙醇浸泡过夜,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边搅拌边往补骨脂酚粗提物中加入0.2%氢氧化钠水溶液至完全溶解,过预处理好的D101型大孔树脂柱处理,上样流速1 BV·h~(-1),静置4 h,加水6 BV洗脱,用60%乙醇2 BV洗脱,加95%乙醇4 BV洗脱,收集95%乙醇的洗脱液;制备的补骨脂酚质量分数80%,收率10%。斑马鱼体内活性研究表明补骨脂酚能提高斑马鱼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且能促进正常斑马鱼骨骼发育钙化。结论:此工艺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便等优点,所得补骨脂酚的纯度和收率均比较理想,可开发成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品和食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横断面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代谢指标与尿白蛋白肌酐比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参加中华医学会发起的"中国T2DM患者肿瘤发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大连地区的社区居民,入选研究对象共计10 155例。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尿白蛋白及尿肌酐,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分析3组间糖代谢指标的差异,分析上述指标与UACR的相关性。结果 (1)不同血糖状态组,其尿白蛋白异常率发生不同,糖尿病组患者其尿白蛋白异常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P<0.05。(2)对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大量白蛋白尿组的FPG、2h PG及Hb A1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FPG、2h PG及Hb A1c水平更高的糖尿病患者,其微量白蛋白尿及大量白蛋白尿发生率也更高,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PG、2h PG、Hb A1c、总胆固醇水平(TC)、甘油三酯水平(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与UAC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9、0.197、0.239、0.077、0.153、0.219、0.114、0.096、0.087、0.11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HDL-C)与UACR呈负相关(r值为-0.071),P均<0.05。(4)多元逐步回归显示:FPG、Hb A1c、SBP、TG、HDL-C与UACR独立相关。(β值分别为:0.164、0.101、0.200、0.076、-0.069),P均<0.05。结论 T2DM患者糖代谢指标与UACR密切相关,FPG、Hb A1c、SBP、TG、HDL-C为UAC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稳定过表达人解偶联蛋白2 (UCP2)的张氏肝细胞株,观察UCP2对线粒体膜电位(MMP)和活性氧(ROS)的作用. 方法 将含有人UCP2 cDNA全长的重组质粒(pcDNA3.1-hU CP2)转染张氏肝细胞系,pcDNA3.1空载体作为对照.Zeocin筛选稳定表达UCP2的细胞株,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UCP2蛋白表达.利用不同剂量UCP2抑制剂京尼平(25、50、100μmol/L),预处理稳定表达UCP2的细胞株.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MMP和ROS水平变化.数据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Newman-keuls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cDNA3.1-hU CP2成功转染张氏肝细胞,UCP2相对表达量约为对照组的1.6倍.过表达细胞罗丹明123和2 ′,7 ′ -二氯氢化荧光素二脂荧光强度(分别为11.11±2.76和4.97±0.62)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张氏肝细胞(分别为15.56±2.55和6.14±1.25,q值分别为4.80和3.35,P<0.01和P< 0.05)和空载体对照组肝细胞(分别为16.11±2.93和6.23±1.13,q值分别为5.40和3.60,P<0.01和P< 0.05);空载体组上述两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京尼平低、中、高剂量组与过表达组相比,罗丹明123的荧光强度(分别为14.89±2.89,17.89±2.93,24.00±2.55,q值分别为4.08,7.33和13.93,P值均<0.01)和2 ′,7 ′-二氯氢化荧光素二脂的荧光强度(分别为9.16±0.78,10.84±1.09, 11.83±1.25,q值分别为12.00,16.83和19.67,P值均<0.01)均明显升高,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 成功构建稳定过表达人U CP2的张氏肝细胞株,UCP2表达水平及活性变化可通过MMP和ROS影响线粒体功能.  相似文献   
8.
柘木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柘木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和D-101大孔树脂色谱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利用理化数据及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柘木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羽扇豆醇(1),β-谷甾醇(2),2’,3’-dihydroxypropyl pentadecanoate(3),itesmol(4),白桦酯醇(5),熊果酸(6),蔗糖(7),胡萝卜苷(8)。结论:化合物1,3,4,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4为首次从桑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医学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结合我校多年针对举办五年一贯制"3+2对接模式"的管理经验进行研究与实践,制订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实现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3+2对接模式"的有效衔接,为医学五年一贯制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UPLC-Q-TOF/MS测定大鼠口服茯苓三萜类成分提取物粉末及软胶囊内容物后土莫酸及去氢土莫酸的血浆药物浓度,研究这2个成分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比较二者在粉末与软胶囊内容物中的药代动力学差异。方法:血浆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提取,以甘草次酸为内标物,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0.1%甲酸乙腈溶液(B)梯度洗脱(0~3 min,50%~70%B;3~3.5 min,70%~100%B;3.5~4.5 min,100%B),正离子模式,毛细管电压3 k V,锥孔电压40 V,离子源温度120℃,脱溶剂温度500℃,脱溶剂气流速800 L·h~(-1)。结果:软胶囊内容物中土莫酸和去氢土莫酸药峰浓度(Cmax)及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均大于粉末。软胶囊内容物中土莫酸的达峰时间(Tmax)大于粉末,而去氢土莫酸的Tmax则小于粉末,结论:植物油的加入促进了土莫酸和去氢土莫酸的吸收,推测由于土莫酸和去氢土莫酸的化学结构不同,剂型变化后会引起吸收速率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