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三七根和茎叶中三七总皂苷含量.方法 以三七总皂苷回收率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优选硫酸铵/聚乙二醇双液相体系的最优萃取条件,在最优条件下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分别测定三七根和茎叶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结果 硫酸铵/聚乙二醇双液相最优萃取条件为聚乙二醇分子量6 000,聚乙二醇浓度24%,硫酸铵浓度12%,pH值2.5,有较高的分配系数7.45,回收率82.4%.此条件下测得三七根和茎叶中三七总皂苷含量分别为11.24%和12.98%.结论 三七茎叶在某些方面可作为三七根的替代资源,可为合理开发利用三七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阴虚“上火”本质特征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阴虚"上火"属于中医阴虚证候,口腔炎性反应反复发作是其标志性临床体征。探究阴虚"上火"本质特征对于治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三碘甲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处理大鼠,能模拟甲亢多汗、怕热、急躁、神经过敏、震颤、心输出量增加和心率加快等类似于阴虚症状,形成大鼠阴虚模型。本实验通过腹腔注射T3处理SD大鼠建立阴虚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叠加口腔牙龈炎模型,建立阴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异位妊娠越来越多。根据受精卵着床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手术切口妊娠、子宫残角妊娠及阔韧带妊娠等,其中输卵管妊娠最常见。腹腔妊娠是指妊娠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是一种罕见而危险的异位妊娠。腹腔早、中期妊娠报导相对较多,而晚期妊娠较少,发生率约为1:(15000~30000)次正常妊娠,病死率数倍于其他的异位妊娠,与内出血发病率高有关[1]。腹腔妊娠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是指受精卵直接种植于腹膜、肠系膜、大网膜等处,极少见[1];继发性是异位妊娠发生在输卵管,以后由于输卵管妊娠破裂或妊娠囊从输卵管伞端排出,再种植于腹腔。也可继发于卵巢妊娠或子宫内妊娠,继发性腹腔妊娠占大多数。许多腹腔妊娠病例的胎儿在妊娠早期即死亡,存活到中期妊娠甚至晚期妊娠很罕见。在早期妊娠的前、中期,超声难以区分腹腔妊娠和其他的异位妊娠。术中如发现盆腔器官有破口可确诊为继发性腹腔妊娠,若未发现有破口,但孕早期曾发生剧烈腹痛,或人工流产术和(或)药物流产失败均提示继发性腹腔妊娠可能[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知柏地黄丸治疗阴虚"上火"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iTRAQ-2DLC-MS/MS蛋白组学技术检测阴虚"上火"大鼠在知柏地黄丸治疗前后的血清蛋白组学表达谱,筛选并鉴定与知柏地黄丸治疗作用相关的蛋白质群,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揭示知柏地黄丸对阴虚"上火"治疗作用的生物学机制。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阴虚"上火"对照组大鼠血清中有47个差异蛋白,其中有20个表达上调,27个表达下调。知柏地黄丸治疗后,有19个差异蛋白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些蛋白主要集中在免疫反应与物质代谢过程。其中参与免疫反应的蛋白主要有有补体成分4(C4)、凝血因子X(F10)、激酶相关磷蛋白2(Skap2);参与代谢作用的蛋白有L乳酸脱氢酶A链(Ldha)、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Aldoa)、花生四烯酸脂肪氧合酶(Alox12)、GDP分解酶抑制剂1(Arhgdia)、肌球蛋白轻链(Myl6)。结论:阴虚"上火"主要表现为机体免疫反应与物质代谢发生紊乱,知柏地黄丸可以通过调节免疫与物质代谢反应治疗阴虚"上火"。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阴虚上火的新型诊断标志物,深化对阴虚上火的认识。[方法]对34例受试者血清样本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运用ELISA法检测血清单核细胞分化抗原(mon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CD14、激肽原-1(Kininogen-1,KNG-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100,APOB)和载脂蛋白A2(apolipoprotein A2,APOA2)的浓度,并运用ROC曲线对上述蛋白诊断上火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阴虚上火患者CD14与KNG-1显著上调,APOB与APOA2显著下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P0.05,P0.01)。将CD14、APOA2、KNG-1进行组合构建诊断模型,ROC曲线显示组合物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93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71.40%,具有较好的准确性。[结论]阴虚上火与能量代谢、炎症反应密切相关。CD14、APOA2、KNG-1的组合可作为临床诊断阴虚上火的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有助于中医疾病诊断的客观化。  相似文献   
6.
2005年4月27日,我院收治1例因外伤所致右桡骨骨骺分离性骨折患者,于2012年11月10日来院复查,诊断为外伤后部分骨质溶解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知柏地黄丸(Zhibai Dihuang Granule;ZDG)对阴虚"上火"证血清抗炎凝血蛋白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处理SD大鼠建立阴虚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往大鼠牙龈出滴加牙龈卟啉单胞菌叠加口腔牙龈炎模型,建立阴虚"上火"证大鼠模型。用滋阴降火药知柏地黄丸对大鼠进行治疗,以i TRAQ-2DLCMS/MS蛋白组学技术与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治疗前后阴虚"上火"大鼠血清差异性蛋白表达谱,探索知柏地黄丸治疗阴虚"上火"的生物学机制。结果:知柏地黄丸观察组大鼠血清凝溶胶蛋白(Gsn)、纤溶酶原(Plg)、纤维蛋白原α链(Fga)、胸腺素β4(Tmsb4x)比值显著上调(Fold Change1.25);胶原蛋白α2-I型链(Col1a2)比值显著下调(Fold Change0.8)。Gsn是机动蛋白丝的切割蛋白,参与细胞凋亡、清除损伤组织、调节炎性介质等生物学功能;Plg是血液纤维蛋白水解酶无活性的前体,参与机体纤溶、细胞迁移、细胞外基质降解等多种生物过程;Fga是由肝脏合成的纤维蛋白前体,能在内源凝血因子或外源组织因子作用下生成纤维蛋白,参与机体的凝血过程;Colla2是由肝、巨核细胞合成的凝血蛋白酶,是活化Fga的凝血稳定因子,Fga在Colla2的作用下参与完成凝血过程;T-β4是由胸腺产生的淋巴生长因子,具有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迁移、增强抗原提呈细胞功能、抑制炎性因子、促进组织重塑、血管生成和伤口愈合修复等生物学功能。结论:知柏地黄丸通过对Gsn、Plg、Fga、Colla2、T-β4水平的调节,清除损伤组织,释放肌动蛋白、细菌脂多糖,抑制细胞凋亡作用;并且可以调节炎性因子,改变炎性反应部位血液流变动力学障碍,促进炎性反应损伤的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