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报告5例Budd-Chiari综合征,其中女性4例,男性1例,年龄30~61岁,病程5月~10年。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水,肝大和门静脉高压。其中4例作了下腔静脉造影,均显示下腔静脉肝段狭窄。3例作了超声检查,其中2例显示肝静脉入下腔静脉处狭窄,1例示肝静脉扩张。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十二指肠溃疡(DU)的变化及其意义,我们观察了29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活动期DU患者,在抗Hp治疗前后的胃粘膜NOS活性及空腹血清胃泌素浓度的变化,并与12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活动期DU患者胃粘膜NOS活性及血清胃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5岁,因发热40天伴腹痛及黑便入院,体温高达39~40℃,自服头痛粉共100余包。入院前10天,出现上腹隐痛,同时解柏油样大便。在当地医院就诊,查大便隐血(++++),胃镜检查发现胃小弯—巨大溃疡疑为“胃癌”而转入我院。既往无溃疡病史。  相似文献   
5.
200例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国产哌仑西平150mg/天和西米替丁1.0g/天口服治疗,疗程4周,并进行胃镜复查。两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53%和60%,疼痛消失率分别为80%和76%,无显著差异。哌仑西平组的主要副作用为口干和视物模糊,分别为59%和35%,程度较轻,不影响治疗,未见肝肾功能和造血系统的不良影响。西米替丁组有4例 GPT 轻度增高。  相似文献   
6.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已成为胆道或胰腺疾患的重要检查方法。常见的并发症为胆管炎或胰腺炎。一般认为对造影剂过敏的病人不必列为逆行造影的禁忌症。但是,已证实造影剂可由肾排泄,或至少有部分造影剂在检查时可被吸收。本文目的在于测定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后造影剂在尿中的排泄量。 22例用Conray(5-乙酰氨基-2,4,6-三碘-N-甲基异酞氨酸)逆行造影,检查后收集患者24小  相似文献   
7.
铋合剂与复方铋剂治疗胃溃疡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内窥镜证实的活动性胃溃疡的门诊病人76例(包括胃溃疡60例及复合溃疡16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铋合剂(MB)和复方铋剂(MBC)治疗,在6周疗程结束后2天内纤维内窥镜复查,判明疗效。结果发现胃溃疡MB组30例愈合者26例(86.7%),MBC组30例愈合者24例(80%);复合溃疡MB组8例愈合6例(75%),MBC组8例愈合5例(62.5%),两组疗效比较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2例接受MB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及疗程2周、6周末测试BUN、肌酐及PSP亦均无显著变化(P>0.05)。本文说明铋合剂治疗活动性胃溃疡与复方铋剂比较,同样有效;且铋合剂制备更简易,制剂稳定便于保存,未发现有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藏族中学生中乳糖吸收不良及乳糖不耐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呼气氢试验(HBT)对来自拉萨地区30名藏族中学生和重庆地区30名汉族中学生的乳糖吸收不良和乳糖不耐受进行了检测,测定结果显示:藏族学生组乳糖吸收不良者21例(70%),乳糖不耐受2例(9.57%);与汉族学生组乳糖吸收不良29例(96.67%),乳糖不耐受16例(55.17%)相比,藏族学生乳糖吸收不良和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分别均明显低于汉族学生(P<0.01和P<O05)。本文说明乳糖吸收不良的显著种族差异可能与两民族长期生活环境与饮食习惯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血清淀粉酶同功酶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用Caraway氏法测定25名健康人与30例慢性胰腺炎(疑诊13例,确诊17例)的血清淀粉酶,血清淀粉酶同功酶用Davies氏法测定,胰外分泌功能用促胰酶素-胰泌素试验测定。慢性胰腺炎的确诊标准如下:①胰腺活检呈慢性炎症改变(1组);②腹部X线片显示胰腺钙化(2组);③促胰酶素-胰泌素试验呈胰外分泌功能低下(3组)。当临床有高度怀疑而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列为疑诊组。结果:25例正常对照的血清淀粉酶值为127±23单位。疑诊组(13例61份标本)的血清淀粉酶结果正常者24份,异常37份;1组(4例17份)分别为7和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91岁。因腹痛、腹泻4h人院。患者于4h前开始脐周阵发性绞痛,伴黏液脓血便,至人院时已腹泻7~8次,明显里急后重,但无恶心、呕吐,不觉发热。否认有不洁饮食史。既往无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8.4℃,呼吸18次/rain,脉搏92次/rain,BP75/60mmHg(10.5/8.0kPa)。老年衰弱体态,神清,轻度嗜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