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4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颈段气管、食管复合性瘢痕性狭窄的一次性扩张成形手术方法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结合采用双T形管扩张术治疗的2例复合性瘢痕狭窄予以介绍。本法的特点是:充分利用颈前正中切口,在直视下松解和处理两个腔道的狭窄区,然后放置两根合适的硅橡胶T形管,并用尼龙丝线固定。此法与分期手术方法相比较,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省时、术后即可由口进普通饮食等优点,初步观察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2.
3.
瘤内注射平阳霉素治疗脉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平阳霉素治疗脉管瘤的结果和经验.方法 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血管瘤、淋巴管瘤116例,其中毛细血管瘤13例,海绵状血管瘤86例,混合性血管瘤3例,毛细淋巴管瘤5例,囊性淋巴管瘤9例.116例中男59例,女57例,年龄6个月~75岁.116例患者共有脉管瘤159处,多发性血管瘤27例,占23.3%.头颈部病变149处,占全部病变的93.7%(149/159).结果 平阳霉素治疗脉管瘤治愈率87.1%(101/116),好转率8.6%(10/116),副作用有发烧、局部肿胀、黏膜溃疡、局部组织坏死、肌肉萎缩和过敏反应.结论 平阳霉素治疗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淋巴管瘤疗效高,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对老夫妇商量把家中惟一值钱的一匹马拉到集市上,去换点更有用的东西。开始,老头子换得了一头母牛,接着用母牛换了一头羊,再用羊换了一只鹅,又用鹅换回了一只鸡,最后用这只鸡换了一袋子烂苹果。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就经蝶窦鞍区手术的历史和现状作简要综述,着重描述蝶窦和鞍区的显微解剖、经蝶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的优缺点,并对不同手术径路进行比较。最后对垂体肿瘤及垂体手术方法、术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并发症的处理做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7.
颞下窝肿胀     
颞下窝位于颅底之下,下颌升支的深部。其形状像一个倒立的锥体,由顶部、前、外、内壁,后缘和下部的尖端组成。窝内含有多束神经和肌肉组织。颞下窝通过裂隙和邻近的口腔、上颌窦、眼眶、鼻腔、颅底相联系,故易受这些部位的原发性疾病的侵犯。颞下窝的原发性肿瘤极少见,未播散之前很难发现。作者在22年中仅见到8例。临床上,颧弓以上的颞部膨隆或下颌升支切迹之间的小隆起,表明肿物已扩展到颞窝。在颞肌之深处,鼻咽部外侧壁被推向内,说明上缩肌和咽颅底筋膜移位。同样,肿物通过眶下裂向眶内扩展,眼球可被推向前突出。如向口腔方向扩散,一般检查很难发现,因口腔粘膜不易被破坏,但能在下颌  相似文献   
8.
1980年4月~1994年10月外科治疗108例甲状腺炎病例中17例(15.7%)并发甲状腺癌,男2,女15,年龄24~65岁,平均39.5岁;其中桥本氏病13例,木样甲状腺炎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乳头状腺癌8例,滤泡状腺癌4例,乳头加滤泡状腺癌1例,未分化癌2例,未分类癌2例。全部随访1年以上,存活14例,死亡3例,1年存活率87.5%,5年存活率75.9%。对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的有关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梨状窝癌侵犯梨状窝尖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梨状窝癌侵犯状窝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3例梨状窝癌全喉下咽切除标本的次连续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梨状窝尖是梨状窝下1/3部分,梨状窝癌侵犯梨状窝尖易侵犯邻近组织和器官,结果 梨状窝尖受侵是癌组织向下咽下方侵犯的初始部位和重要标本,因此,外科治疗应以全喉及病侧下咽切除为宜。  相似文献   
10.
测定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脾细胞T亚群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表明,患者脾细胞CD^+4/CD^+8比值及淋转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与外周血中变一致。患者脾细胞活化后表达CD^+25受体能力亦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晚血巨脾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但其免疫调节功能不同于正常脾脏,巨脾可能参与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