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患男,30岁.因挤压致左下肢损伤,于2005年4月5日4时伤后1 h入院,临床诊断左下肢股骨干中段骨折并挤压综合征.患于入院当日上午9时忽然感觉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气短,否认以往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  相似文献   
2.
张秀菊  刘峡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241-241
目的:探讨糖尿病教育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将在社区体检中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糖尿病宣传教育,6个月后观察空腹血糖下降情况,并与邻近社区未进行糖尿病教育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同期空腹血糖水平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52例患者经过6个月的健康教育,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则变化不明显。结论: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综合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增强其自我管理意识,能进一步促进空腹血糖达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密度模体创建的CT值密度曲线(Image Value to Density Table,IVDT)对剂量计算精度的影响,探讨如何在Tomotherapy计划系统中正确创建IVDT.方法 分别用Gammex和CIRS两种密度模体创建立应的IVDT表,其中以是否含有空气密度点和在CT值-100~100 H...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加速器成像射束影像系统(IBL)的全扇形束和大射野(EFOV)两种模式扫描得到的兆伏级锥形束断层(MV CBCT)图像可否用于剂量计算。方法 利用大孔径CT和在IBL的全扇形束和EFOV模式下对CIRS 062M型电子密度模体进行扫描,在Pinnacle计划系统中分别建立电子密度曲线。用CT和加速器MV级CBCT模式扫描头颈、胸、腹盆腔部仿真模体,利用CT图像制作调强计划,并将计划移植于MV CBCT的图像中,利用相应的电子密度曲线计算剂量,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结果 MV CBCT图像中剂量分布比参考计划剂量偏低,并且在头颈、胸、腹盆腔模体中偏差依次增大。与参考计划相比,头颈部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一致,偏差均在3%以内。胸部和腹盆腔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均有大幅度的降低,偏差分别达到5%和10%,超出了临床接受范围。结论 在加速器IBL中全扇形束模式条件下,头颈部患者扫描得到的MV CBCT图像可在自适应放疗中用于剂量计算,胸、腹盆腔部位在EFOV模式下仅可用于图像引导,不能用于剂量计算。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加替沙星和替硝唑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加替沙星及替硝唑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分析柱为ODS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5M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含0.5%三乙胺,用磷酸调pH3.5)∶乙腈∶甲醇(60∶15∶2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318nm;柱温为30℃,进样量20μl。结果加替沙星线性浓度范围为2~20μg/ml(r=0.9996),回收率100.1%;替硝唑线性浓度范围为2~20μg/ml(r=0.9999),回收率100.4%,RSD均不超过1.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同时测定加替沙星和替硝唑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临床三维适形和调强技术的应用,多叶准直器使用频度的增高,其故障发生率也随之增加.笔者对临床使用中多叶准直器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认多通道柱状施源器采用模板重建的参数设置,并完成投入临床使用前的端到端测试。方法利用自制3D打印模体,多通道柱状施源器、CC13电离室和EBT3免洗胶片构建ETE模体。分别在施源器头尾两端设置靶区1和靶区2,完成处方剂量分别为5~7 Gy模拟计划设计并进行照射,获得实测点剂量及面剂量,与TPS剂量进行比较。以2 mm/2%、10%的剂量阈值作为评价标准,面剂量分布差异采用γ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多通道柱状施源器各重建参数符合标称范围,采用施源器模板进行重建后参数需做部分更改,中央管道的顶端tip length更改为5.8 mm,周围管道顶端tip length更改为4 mm并将其出源长度更正为1493 mm。电离室测量偏差为0.97±0.32%,其中高剂量区的偏差值小于低剂量区;胶片面测量结果与计划系统面剂量分布符合良好,矢状面γ通过率分别为97.4%、98.2%和98.8%,水平面通过率分别为99.3%、98.4%和98.7%,平均γ通过率为98.5±0.63%。结论新型柱状多通道施源器投入临床使用前须对参数进行测量用于重建施源器时的参数设置,经过ETE测试确认该施源器点剂量及面剂量测量结果良好,为该施源器正确用于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宫颈癌术后患者应用HT、固定野IMRT、VMA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10例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的CT图像进行靶区及OAR勾画,并对同一CT图像设计固定野IMRT、VMAT、HT计划。评估靶区及OAR的剂量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个计划参数差异,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IMRT、VMAT、HT计划的靶区覆盖度均满足临床处方剂量要求,但HT计划靶区覆盖度最优(P=0.000),且HT计划的105%PTV降低约46%(47.12%、45.83%、0.05%,P=0.000)、Dmax降低约2 Gy (54.53、53.65、52.69 Gy,P=0.000),膀胱V40和Dmax最低(50.01%、46.84%、42.98%,P=0.001和54.49、52.96、52.78 Gy,P=0.000),直肠V40最低(54.61%、48.34%、46.78%,P=0.006),小肠Dmax最低(54.53、53.65、52.66 Gy,P=0.000),骨髓Dmax最低(54.51、54.44、52.13 Gy,P=0.000),但机器跳数最高(1429.20、617.80、7002.04 MU,P=0.000)。结论 宫颈术后癌患者HT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照射方式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基于医用加速器的高精度科研辐照平台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  方法  针对科研常用的细胞培养皿设计并制作模体; 针对模体设置加速器参数, 搭建辐照平台; 对该平台的准确性及稳定性、均匀性、安全性等参数进行测量及评价。  结果  本平台在剂量率为600 MU/min时, 处方剂量在0.5~20 Gy之间, 平均剂量偏差在2%以内; 处方剂量在50 Gy水平, 平均剂量偏差为3%~5%。在处方剂量为2 Gy, 剂量率分别为100、200、300、600、1000 MU/min水平时, 辐射场平均剂量偏差在2%以内。在处方剂量为2 Gy、剂量率为600 MU/min水平时, 同一培养皿内最大剂量点与最小剂量点剂量差值为0.05 Gy; 中央培养皿、侧边培养皿及边角培养皿辐射场实际剂量为(2.005±0.012)、(2.002±0.006)、(2.006±0.012)Gy。本平台在正常操作时, 操作室受照剂量接近自然本底剂量; 非正常操作时, 在处方剂量为10 Gy、剂量率为600 MU/min的情况下工作, 距模体10、20、30、50、100、200 cm位置及加速器迷路内的辐照剂量分别为(0.055±0.002)、(0.032±0.002)、(0.023±0.002)、(0.016±0.001)、(0.006±0.001)、(0.004±0.001)、(0.002±0.001)Gy。  结论  该平台具有高剂量精度、高辐射场均匀性、剂量率灵活可调的特点, 并具有极高的安全性, 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科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放疗过程中OAR勾画一直是费时工作,尤其是鼻咽肿瘤形状复杂、治疗范围广、周边紧邻众多OAR[1-2]。笔者采用Raystation v3.99.0.7中的Atlas Based segmentation功能研究鼻咽癌自动勾画OAR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