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8年5月12日以来我国发生了多次地震,我们亲历的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级最高、烈度最大、损失最严重,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地震。我院作为第一支到达雅安市宝兴灵关镇的救援队伍第一时间收治转送伤员,本文就其伤情特点,早期救治及转运处理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在治疗闭合型胫骨中下段骨折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各自的优缺点。方法笔者将2009年1月~2012年12月3年收治的符合胫骨中下段A42 1~3型及部分B42 1~3型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25例)采用切开复位(DCP或LCDCP)钢板固定手术方式,比较组(25例)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术式,随访期限为16个月,比较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手术平均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性愈合周期。结果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在治疗周期、术后疼痛指数、治疗费用上明显占优势。治疗效果:传统组2例出现伤口红肿,1例经治疗后好转,1例出现伤口感染、骨外露,后期采取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后康复,1例骨折延迟愈合,二次手术植骨治疗后康复;比较组未出现伤口问题,1例因内固定位置不良,二次手术矫正后康复,并发症及骨折愈合周期均低于传统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在治疗闭合型胫骨中下段骨折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费用相对较低,适于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8年勐腊县城区登革热暴发时的流行病学特征、媒介生物学特性等变化情况,为登革热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勐腊城区疑似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开展登革病毒NS1抗原快速检测,首例病例用RT-PCR进行登革病毒核酸检测及型别鉴定;采用背负式吸蚊器法和布雷图指数法分别开展媒介伊蚊成蚊和幼虫的监测;采用三间分布法对疫情特征进行描述,计算成蚊密度和幼虫密度,采用χ^2检验对不同类型孳生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次疫情共发现病例59例,罹患率为161.38/10万,流行历时77 d。8月份为发病高峰,患者男女比为0.68∶1,以青壮年为主,从事职业以商业服务、离退休和家中待业居多;捕获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成蚊1 340只,其中埃及伊蚊占80.15%。幼虫监测,13 148户,阳性784户,积水容器13 387个,阳性1 067个,总BI为8.12、总HI为5.96、总CI为7.97%。积水容器类型构成以水桶为主,其次为花瓶。水缸、花瓶、废旧轮胎、竹筒、菜坛、水桶、废弃瓶/罐、其他暂时性容器的伊蚊幼蚊阳性率分别为7.17%、6.07%、24.79%、15.15%、10.12%、6.51%、16.62%、和6.42%。结论 2018年勐腊城区登革热暴发流行的特征与既往比较无明显变化。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在城区均有分布,以埃及伊蚊为优势蚊种,其种群密度进一步扩大。废旧轮胎、竹筒和水桶等常见伊蚊幼虫孶生地,应及时清除,并开展居民区室内外灭蚊清除工作,同时加大宣传,提高居民的自我防护和家庭防护能力,提升居民参与防控的积极性,以达到群防群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西双版纳州2013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双版纳州传染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和登革热暴发疫情现场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328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294例,输入性病例34例(老挝19例、缅甸9例、泰国5例、广州1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15.30/10万,无死亡病例。发生2起暴发疫情,疫情涉及到全州2县1市。发病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89岁,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男性604例,女性709例;职业以商业服务、家政及待业和离退休人员居多。检出4个血清型登革热病毒,其中本地感染流行株为登革Ⅲ型,境外输入性病例病毒株,老挝为登革Ⅱ型,缅甸为登革Ⅰ、Ⅳ型。[结论]西双版纳州登革热防控形势严峻,存在境外输入传染源和适宜媒介伊蚊生存繁殖的生境条件,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防止登革热疫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勐腊县目前疟疾病例漏报情况,为制订疟疾防治计划及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实施后的效果评价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用分层随机抽样,将抽取的乡(镇)村、社疟疾发病,疾疫情报告等基础数据进行调查,对居民2002年是否患过疟疾进行回顾性逐户逐人问卷记录。结果 用以捕获一再捕获(CMR)方法,推算勐腊县2002年疟疾的发病人数为4464例,是疫情报告数443例的10.1倍。疫情报告符合率仅为9.9%,漏报率达90.1%。结论 目前勐腊县疟疾漏报数量大,疟疾发病形势严峻。因此,要加强疫情管理,加大疟疾防治力度,同时应引起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影响高血压脑溢血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通过分析术前意识水平、CT显示的出血部位、量、破人脑室的形态分布及中线结构移位、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阐述其与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深昏迷死亡率为57%,浅~中度昏迷死亡率为15%;深部出血死亡率为70%,是浅部出血的9倍。出血量大于50ml的死亡率为小于50ml的2倍,中线结构移位≥10mm死亡率为49%,出血破入脑室并扩展到第三脑室导水管者死亡率为100%。结论对浅部血肿及小脑血肿以超早期手术治疗为最佳选择,以减压为目的,不强求彻底清除血肿,以锁孔开颅清除血肿较为安全、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7.
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多为高能暴力型骨折,损伤机制复杂,并发症多。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原多采取牵引复位治疗,现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内固手术治疗。本院在1999年~2004年收治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21例,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钟华  刘华兴  曾显荣  雷周棋 《四川医学》2013,(12):1851-1853
目的 探讨引起V,VI型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可疑因素.方法 2006年2月~2012年2月32例V,V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分析年龄、受伤原因、骨折类型、是否吸烟、手术时机、手术时间及止血带使用时间等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32例患者手术后5例(15.64%)出现伤口感染、切口裂开、伤口坏死及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其中,受伤至手术时间短于7d、手术时间超过2h及止血带使用时间超过1.5h是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原因(P〈0.05).结论 骨折后8~14d行手术治疗、缩短手术时间及止血带使用时间,可以降低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伏海平  刘华兴 《四川医学》2011,32(4):494-494
患者,女,42岁,化工厂工人。主诉:右足跟痛伴外踝关节处包块3个月,近一个月疼痛加重不能行走。查体:神清,一般状况可,心肺腹未见异常,右足外踝处可见约指尖大小的包块,压痛,无红肿,可见皮肤表面血管扩张,边界不清,右足跟扣压痛,右踝关节活动尚可,行走不能,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脑溢血手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讨论影响高血压脑溢血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通过分析术前意识水平、CT显示的出血部位、量、破人脑室的形态分布及中线结构移位、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阐述其与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深昏迷死亡率为57%,浅~中度昏迷死亡率为15%;深部出血死亡率为70%,是浅部出血的9倍。出血量大于50ml的死亡率为小于50ml的2倍,中线结构移位≥10mm死亡率为49%,出血破入脑室并扩展到第三脑室导水管者死亡率为100%。结论对浅部血肿及小脑血肿以超早期手术治疗为最佳选择,以减压为目的,不强求彻底清除血肿,以锁孔开颅清除血肿较为安全、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