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产前诊断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宫内取材进行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产前诊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联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巢式PCR(N-PCR)和逆转录PCR(RT-PCR)分析武汉、上海和沈阳三地6723例育龄妇女和孕妇HCMV感染状况及妊娠结局。结果:育龄妇女活动性HCMVIgM检出率为6·11%,其中孕妇和非孕妇间无显著性差异。活动性感染孕妇绒毛、脐血HCMV感染率分别为51·52%、66·18%,明显高于对照组。先天性感染儿发生异常妊娠结局的危险性明显高于非感染儿。宫内取材所致妊娠丢失率均无显著增加,其检查结果与出生后的诊断一致。结论:宫内采集绒毛、羊水、脐血进行产前诊断,安全性和可靠性良好,可为胎儿的取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乙酰螺旋霉素治疗孕期与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宫内传播的影响,对4363名适龄妇女进行弓形虫感染筛查,并以弓形虫活动性感染的122例育龄妇女和67例孕妇为治疗组,给予乙酰螺旋霉素0.5g/6h,连服10d,以未做任何治疗的28例孕妇和22例育龄妇女感染者为非治疗组,比较两组弓形虫特异性IgM抗体的转阴率;取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孕妇孕中晚期羊水和(或)脐血,产时胎盘组织进行弓形虫DNA检测,比较两组孕妇宫内传播情况,结果显示:孕妇与育龄妇女弓形虫近期感染率为11.61%和7.81%,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孕妇和育龄妇女IgM转阴率分别为67.16%和70.49%,而非治疗组的自然转阴率分别为14.29%和13.64%,两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宫内传播率为7.46%,非治疗组为21.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随访治疗后新生儿,未发现明显异常,提示,乙酰螺旋霉素是治疗弓形虫感染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可明显降低宫内传播率。  相似文献   
3.
金叶败毒颗粒对HCMV感染及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ELISA法筛查育龄妇女2320例及孕妇3488例血清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IgM、IgG,并以IgM阳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技术检测孕中期脐血、羊水、孕晚期脐血中晚期HCMV-mRNA,检测胎儿先天性感染。采用金叶败毒颗粒、更昔洛苇治疗HCMV感染并与对照组(IgM自然转阴组)比较IgM转阴率及垂直传播率。结果表明:对育龄妇女金叶败毒颗粒治疗组、更昔洛韦治疗组其HCMV-IgM转阴率分别为81.32%、100%,明显高于对照组(48.08%),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01);两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对孕妇金叶败毒颗粒治疗组其HCMV-IgM转阴率为80.91%,明显高于对照组(39.81%),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01);金叶败毒治疗组母婴传播率为19.64%,明显低于对照组(47.37%),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金叶败毒颗粒是治疗HCMV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能降低胎儿先天性HCMV感染率,对孕妇HCMV感染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儿的脑发育状况、认知能力及听觉发育状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4 412例孕妇外周血中HCMV IgM,对HCMV IgM阳性孕妇进一步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胎儿附属物中人巨细胞病毒晚期mRNA,其中1项阳性者为宫内感染组(92例),2项均为阴性者为对照组(88例),联合应用头颅超声、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人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儿出生时及婴幼儿期的听力、智力发育状况.结果 宫内感染儿在出生和出生3个月时头颅超声异常率皆高于对照组(P=0.011;P=0.032);宫内感染儿出生后4个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异常率高于对照组(χ2=12.515,P<0.001).宫内感染儿智力发育指数显著落后于对照组(t=4.637,P<0.01);应用韦氏学龄前及幼儿智力量表(WPPSI)追踪测试患儿,其智能迟缓率仍高达20.00%.结论 人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可引起婴幼儿神经系统病变、智力发育迟缓及听力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人巨细胞病毒(HCMV)宫内感染产前诊断的最佳方法。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巢式PCR(N-PCR)和逆转录PCR(RT-PCR)对比分析武汉、上海和沈阳3地3908例孕妇HCMV感染状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孕妇HCMV IgM检出率为6.24%,与HCMV DNA和晚期mRNA的检测符合率分别为59.03%和56.49%。活动性感染孕妇的宫内传播率(41.58%)明显高于对照组(15.87%)。HCMV晚期mRNA阳性的宫内感染儿流产、早产发生率明显升高。采集绒毛、羊水和脐血进行产前诊断的安全性良好。结论:在应用ELISA法进行初筛的基础上,联合应用N-PCR和RT-PCR技术检测HCMV DNA和晚期mRNA表达,是产前诊断HCMV宫内感染安全而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