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动静脉畸形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动静脉畸形(AVM)实验性动物模型建立是研究AVM必不可少的。建立脑AVM实验性动物模型最常用的动物是猪,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猪的脑AVM模型建立的方式:利用猪的自然奇网模式,颈动脉一颈内静脉瘘模式,奇网一海绵窦交通模式,利用导管形成AVM模型以及颈总动脉与颈外静脉端一端吻合模式。随着此项工作的不断完善,对脑AVM的病理生理、血流动力学的认识定会进一步提高,这将会更有力地有助于AVM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国产导管在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60条国产血管内介入治疗导管行脑血管造影17例、盆腔动脉造影及栓塞6例、肝动脉造影及栓塞37例。结果:所有血管造影及治疗均成功完成。结论:国产血管内介入治疗导管能够满足介入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脑动静脉畸形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的脑血管疾病,目前人们主要是通过尸体解剖以及CT、MRI等影像学的方法认识。近年来,学者们应用各种动物模型来研究脑动静脉畸形的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以及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材料的评估,栓塞后临床疗效评价,放射照射剂量对脑动静脉畸形的影响等。本文就脑动静脉畸形实验动物的常用种类,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动物模型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Onyx是一种新型的、非粘附性的液体栓塞材料,由乙烯-乙烯醇聚合物(ethylene vinyl alcohol copolymer,EVAL)、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和钽粉(tantalum)组成,由于其特有的性质,使其与粘附性的栓塞材料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并已经初步应用于临床,为临床治疗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疾病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是由于畸形血管团低阻力的动静脉分流引起的,认识其血流动力学是治疗计划的制定、治疗效果的探讨和并发症的预防整体的一部分.实验研究通过模拟脑动静脉畸形的构筑和病理生理学,对于正确认识其血流动力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肝动脉解剖变异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CT血管造影(CTA)进一步探讨肝动脉解剖变异的种类、发生率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00例因肝脏疾病而行DSA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肝动脉的DSA,以及其中的32例肝动脉解剖变异的CTA表现。观察肝动脉的起源、走行、分布情况,并分别统计其变异类型和发生率。结果1000例肝动脉造影中,正常型727例,占72.7%;肝动脉变异273例,占27.3%。273例肝动脉变异中属于Michels分型的148例,占14.8%。Michels分型未包括在内者为125例,占12.5%。其中肝总动脉分叉变异54例,占5.4%,肝动脉起源变异214例,占21.4%,肝总动脉分叉 肝动脉起源变异5例,占0.5%。以上变异合并多种变异共存21例,占2.1%。结论肝动脉解剖变异的种类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除DSA外,CTA亦可显示肝动脉解剖变异。肝胆外科和影像科医师了解肝动脉解剖变异对于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提高诊断准确性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单发神经纤维瘤较少见,源于舌下神经者则为罕见,我们近遇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45岁,一年前始无明显原因的持续性头痛头晕,伴有恶心呕吐及视物旋转,近二月来出现视物不清,走路不稳,易向左侧倾倒而入院。查体:神清,全身皮肤无异常,浅表淋巴结不大。双瞳孔等大,左眼球震颤,视乳头轻度水  相似文献   
8.
Objective To develop a Chinese-made electrolytic detachable coil (CEDC) that would allow patients to enjoy the benefit of electrolytic detachable coil without having to rely on the expensive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 (GDC), and to test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CEDC. Methods Radiopacity of the marker of the CEDC was tested. The anti-strain force of coils and connection points were measured. In vitro and in vivo electrolyses were conducted. We produced 21 aneurysm models including lateral, bifurcation, and terminal aneurysm models, and embolized 18 models with CEDC. Results Radiopacity of the marker was satisfactory. Anti-strain of the coil and the connection point have shown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CEDC. Electrolysis in vitro and vivo, was similar to that of GDC. 83% of the aneurysm models were completely occluded. Coils were found to induce thrombosis in the aneurysm cavity, and could lead to a new endothelium over the entrance of the aneurysm, with organized tissue replacing thrombosis in 2 months. Conclusions CEDC is as efficient and safe as GDC. The marker, the ability to induce thrombosis inside the sac and the growth of new endothelium over the orifice are very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9.
我院收治经下腔静脉造影证实的柏一查氏综合征29例。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为17~51岁,20~40岁者22例;病程最长10年,最短1个月,半年至4年者22例。现将29例的X线表现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资料本组4例,男2例,女2例,年龄在25~53岁之间,其中颌下部和左面颊部血管畸形各1例,蝶骨嵴脑膜瘤2例.临床上均有相应的占位体征,前2例均有血管性包块,听诊可闻及血管性杂音,可触及震颤等.二、方法本组全部采用Setdinger 经股动脉插管技术,将导管尖端送至主动脉弓部,据病情需要.先行头颈部1~4条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以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