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免疫递质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被公认为缺血性脑损伤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介质,因而成为缺血性脑损伤研究中热点。我们采用中药地圣珠水煎剂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观察对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的影响,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制定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预先设计的观察表和临床证候诊断标准,按八纲、气血及脏腑辨证的原则,对282例中晚期NSCLC患者进行详细的中医辨证分型并做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282例患者证候数为568个,两个以上证候的病例为213个,占总病例数的75.53%。证候分型主要包括如下13种:气虚血瘀型,气虚型,气虚痰湿型,气虚兼痰湿、血瘀型,气阴两虚型,血瘀型,痰湿兼血瘀型,气虚兼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痰湿型,阴虚型,气虚兼气滞、阳虚型,气虚痰热型。以气虚为主的兼证多见,占总病例数的56.73%。[结论]中晚期NSCLC证候分布复杂.单证少。复证多。含两个以上证候的复证多见,多为虚实兼挟。  相似文献   
3.
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病理分类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关系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病理分类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根据预先设计的观察表和临床证候诊断标准,按八纲、气血及脏腑辨证的原则,对中晚期NSCLC患者进行详细的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NSCLC在腺癌、鳞癌中出现较多的证型有:气虚,分别为114例次(36.08%)、69例次(28.63%);血瘀,分别为80例次(25.32%)、54例次(22.41%);痰湿,分别为43例次(13.61%)、35例次(14.52%);阴虚,分别为30例次(9.49%)、31例次(12.86%)。这些证型出现的频度在鳞癌和腺癌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腺癌、鳞癌证候均以气虚、血瘀证候为主,气虚中尤以肺、脾气虚证最多。这些证型出现的频度在鳞癌和腺癌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启膈Ⅰ、Ⅱ号方抗肿瘤机制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启膈Ⅰ、Ⅱ号方抗肿瘤的机制.方法运用MTT法观察启膈Ⅰ、Ⅱ号方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BALB/C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启膈Ⅰ号方、Ⅱ号方能抑制人白血病细胞株K 562、人胃癌细胞株BGC 823、人食管癌细胞株TE 13的增殖,并能促进BALB/C小鼠脾细胞的增殖.结论启膈Ⅰ、Ⅱ号方对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肺癌病人咳血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常给病人带来恐惧和很大的思想压力,中医药治疗这种咳血有优势。先贤缪仲淳曾提出“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可谓金玉之言。笔者考虑到肺癌咳血的特点,借  相似文献   
6.
地圣珠水煎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之后第二位最常见的痴呆症发病原因,约占所有痴呆症的10%~50%,也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是,针对该病的诸多问题至今仍存有较大争议,直接影响该病的临床治疗。2002年9月-2003年6月,我们依据中医理论及多年对本病的临床诊治体会,参考西医相关认识拟就治疗本病的方剂“地圣珠”,应用此方结合西药治疗VaD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柔肝健脾饮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粒细胞表面抗原CD13表达强度的影响。方法将3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B组,行联合化疗和中药辅助化疗交叉对照试验。第1个疗程:A组16例采用联合化疗方法 ,B组16例予化疗加柔肝健脾饮口服;第2个疗程:2组治疗方案进行互换,即A组在联合化疗的基础上给予柔肝健脾饮口服治疗,B组单纯采用联合化疗方法。2组均21d为1个疗程,2个疗程无间隔。各疗程结束时分别观察2组外周血中粒细胞表面抗原CD13表达、卡氏评分分值、体质量及生活质量问卷-Base(Base表)和生活质量问卷-Breast(Breast表)总分值情况,并于第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柔肝健脾饮配合联合化疗降低外周血中粒细胞表面抗原CD13的阳性标记率、提高卡氏评分、降低Base表评分及Breast表评分的作用均优于单纯化疗法(P0.05)。结论柔肝健脾饮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外周血中粒细胞表面抗原CD13的阳性标记率。  相似文献   
8.
芎麻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足  刘亚娴  邢彦霞 《河北中医》2000,22(12):917-917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病之一 ,具有病程长 ,较难治愈等特点。目前虽治疗方法很多 ,但临床效果均不太理想。近几年来 ,我们依据中医基础理论 ,结合临床实践 ,自拟芎麻止痛汤治疗偏头痛 87例 ,并随机以正天丸治疗 32例进行对照观察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诊断标准 依据《实用内科学》[1] 偏头痛诊断标准 ,确诊为典型偏头痛及普通偏头痛者。1.2 病例选择  119例均为门诊病人 ,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87例中 ,男 2 8例 ,女 59例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63岁 ,平均 4 1.1岁 ;病程最短 10日 ,最长1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乙煎对肝癌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H22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模型,用中药甲乙煎水煎液(大、中、小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和5-Fu腹腔注射20天,计算脾指数、胸腺指数,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局部瘤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中药大、中、小剂量组的脾指数、胸腺指数均高于生理盐水和5-Fu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和5-Fu组E-cadherin表达均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甲乙煎可改善小鼠的免疫功能,提高H22小鼠肝癌局部瘤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E-钙黏蛋白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乙煎对肝癌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H22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模型,用中药甲乙煎水煎液(大、中、小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和5-Fu腹腔注射20天,计算脾指数、胸腺指数,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局部瘤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中药大、中、小剂量组的脾指数、胸腺指数均高于生理盐水和5-Fu组,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和5-Fu组E-cadherin表达均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甲乙煎可改善小鼠的免疫功能,提高H22小鼠肝癌局部瘤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E-钙黏蛋白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