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调查临床抗菌药使用现状,加强用药管理。方法:查阅某医院260例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按照设定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使用率65.00%(≥2种56.80%);联用率47.93%;注射剂使用率85.80%;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率100.00%;无指征用药29.58%;菌检及药敏率仅为4.75%。使用频率高的多为价格昂贵的新型抗菌药。结论: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应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处方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围关节胫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某院自2009年1月~2010年6月,采用胫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32例胫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选择小腿胫前外侧弧形切口,通过锁定钢板楔形尾端插入式固定骨折部位,32例均获得解剖复位并骨性愈合.结果 32例患者获得12个月的随访,患肢皮缘无坏死、切口无感染、无大血管损伤,内固定无松动或断裂,膝关节无卡压及退行性改变,骨折处均骨性愈合,临床治愈率达100%.结论 围关节胫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具有高度稳定性及创伤小等优点,可加速骨折处骨性愈合,减少关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45例PHC患者、30例良性肿瘤患者和35例健康查体者血清sICAM-1和肝纤维化四项(PCⅢ、Ⅳ-C、LN、HA)水平,并分析sICAM-1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结果:PHC组血清sICAM-1和肝纤维化四项(PCⅢ、Ⅳ-C、LN、HA)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CAM-1含量与PCⅢ、Ⅳ-C、LN、H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r=0.683、0.575、0.573、0.539,P<0.05)。结论:检测血清sICAM-1的水平对判定PHC患者的病情、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基因工程抗菌肽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抗肿瘤作用及对大鼠大肠肿瘤的影响.方法 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基因工程抗菌肽生物活性及致死浓度(LC),MTT法测定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人结肠癌细胞株LS-174T的细胞毒作用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二甲肼(DMH)诱发的Wistar大鼠大肠肿瘤为模型,观察基因工程抗菌肽对大鼠大肠肿瘤的防治作用.结果 基因工程抗菌肽及对照抗菌肽的致死浓度(LC)分别为1.87μmol/L和0.44μmol/L.基因工程抗菌肽、对照抗菌肽及5-FU对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 -1的IC50分别为大于64.0、60.0和84.0μmol/L,对人结肠癌株LS- 174T的IC50分别为10.3、20.0和63.0μ mol/L.基因工程抗菌肽灌胃明显降低大鼠结肠肿瘤发生率(58%,P<0.05),大肠肿瘤平均个数及肿瘤质量指数(T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因工程抗菌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动物实验结果提示可防治DMH诱导的大鼠大肠肿瘤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症状的椎体血管瘤通过相应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表现为单纯疼痛的13例患者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表现为脊髓压迫的9例患者根据受压部位的不同分别采用:脊髓血管造影栓塞3例;经后路椎管减压+椎体内骨水泥注射2例;经后路椎管减压+椎体内骨水泥注射+后方内固定4例。结果随访6~36个月,表现为单纯疼痛的患者术后3~5 d不适症状完全缓解;表现为脊髓压迫的9例患者:术后1周,2例恢复较明显;术后2个月,2例已完全截瘫的患者病情未进行性加重;术后2个月,5例不完全性截瘫患者运动功能均恢复正常。22例患者随访期间行MRI检查,16例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不同临床症状的椎体血管瘤的外科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以减少创伤、改善症状、防止复发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不同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及与骨密度的关系,为防治绝经后骨关节退行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959例绝经后女性患者,取腰椎和股骨颈处的最大的骨密度值及T值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分为脆性骨折组、腰椎退行性病变组、膝骨关节炎组及无明显骨关节疾病对照组。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各组间腰椎BMD值及T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腰椎退行性病变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值和T值均比其他3组明显减低(P0.05),膝骨关节炎组骨密度值和T值均高于其他3组(P0.05);(2)各组间股骨颈BMD值及T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脆性骨折组患者的股骨颈骨密度值和T值均比其他3组明显减低(P0.05),膝骨关节炎组骨密度值和T值均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在绝经后女性患者中,脆性骨折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其他骨关节疾病也在不同程度上与骨质疏松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在治疗骨关节疾病的同时也要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生素K2联合维生素D3治疗青壮年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作用。 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门诊因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共387例。符合早期膝骨关节炎(KOA)的青壮年患者132例,均给予相同剂量的维生素K2和维生素D3(VD)口服,随访6个月,通过观察服药前后血清25-OH-VD、血清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检测、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股四头肌肌力的比较,维生素K2和维生素D3治疗前后各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随访6个月后,血清25-OH-VD(t = 2.664)、血清P1NP(t=3.265 )的水平及股四头肌肌力(最大肌力t =3.005;平均肌力t =2.564)均较用药前增加(均为P<0.05),总体VAS评分较用药前下降( t=3.762,P<0.05)。同时治疗前发现其中33例患者膝关节MRI检查中提示胫骨平台或股骨内侧髁存在不同程度的软骨丢失和骨髓水肿。 结论维生素K2和维生素D3联合应用能改善青壮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骨营养代谢,并促进成骨作用从而改善膝关节疼痛症状和活动能力。因此对于青壮年KOA,应该早期干预治疗,从而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探讨肺癌与氧自由基(OFR)及其相关成分与LDH的关系,我们于1996年8月~1998年8月在对肺癌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组及健康对照组行纤支镜检查的同时,回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分别测定SOD、LPO和LDH的水平,目的在于探讨其临床价值,并为肺癌患者提供辅助诊断。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肺癌组:男21例,女9例,年龄:51~78岁(平均582岁),中央型18例,周围型12例,其中鳞癌23例,腺癌6例,小细胞癌1例,所有患者均无发热,白细胞计数正常,均未作放…  相似文献   
9.
凌龙  许民生  陆青  姜玲 《江苏医药》2002,28(4):310-310
本文对我院2000年5月至11月所做30例CT仿真胃镜(CTVG)结合表面遮盖法重建(SSD)、透明成像(Raysum)和多平面重建(MPR)作一初步分析。对象与方法一、对象:30例中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59.4(22~80)岁。所有病例均经胃镜和/或手术病  相似文献   
10.
维A酸乳膏外涂是目前治疗痤疮的较常用方法.但使用一段时间后一些丘疹、结节并不能消退,我们结合痤疮针挤除、CO2光打孔引流等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