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嵘  武进  程银树 《淮海医药》2009,27(2):107-108
目的探讨可塑型钛钢板结合克氏针治疗跟骨严重关节内骨折疗效。方法以跟骨可塑型钛钢板结合克氏针固定,达到关节解剖对合治疗跟骨严重关节内骨折26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8—15个月,26例骨折全部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标准:优1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2.3%。结论可塑型钛钢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严重关节内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可达到关节解剖对位、功能早期康复、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锁定板技术治疗老年肱骨中上段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5例肱骨中上段骨折的老年患者采用锁定板技术治疗。其中多发伤4例,病理性骨折1例;肱骨干中上段骨折8例,外科颈骨折17例。结果:本组25例伤口一期愈合,随访8周~12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2个月。肩肘关节功能满意。结论:锁定板技术并发症少、固定可靠、骨愈合率高,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凌嵘 《工企医刊》1996,9(4):62-63
本文从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对我科1992年至1994年收治的颈椎及颈髓损伤35例做一回顾性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29例(82.86%),女6例(17.4%)。年龄1日至82岁,20岁以内3例(8.57%),21—40岁27例(77.13%),40—50岁4例(11.43%),50岁以上1例(2.72%)。农民12例  相似文献   
4.
于振  凌嵘  时强  程银树  桑树行  张栋 《安徽医药》2024,28(2):344-348
目的 比较改良Frosch入路与传统前外侧入路在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方面的疗效,评价改良Frosch入路在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安全性、实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通过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因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行手术治疗的56例病例资料,其中采用改良Frosch入路的病人29例,作为观察组。传统前外侧入路的病人27例,作为对照组。手术均由同一位医生完成。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前疼痛强度、末次随访时疼痛强度、术后3、6个月膝关节功能,术后3、6个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17.00±1.25)min明显较对照组(132.52±1.12)min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08.97±2.41)mL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36.85±1.6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4.53±0.05)月稍快于对照组(4.64±0.05)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疼痛强度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加跟骨钛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时机、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使用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28例30足。结果: 28例30足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2个月,足部功能按Maryland评分系统评定,优21足,良7足,可2足,优良率93.3%。结论: 切开复位加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13例,肩锁关节脱位9例。结果: 22例患者随访4~20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按Lazzcano评定标准:优18例,良4例。结论: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固定牢靠、不损伤关节面、操作简单、可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对75岁以上高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45例。实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结果:本组无一例术中或住院期间死亡。全部45例平均随访18个月。疼痛消失,功能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36例,占80%;恢复部分生活自理6例,占13.3%,疼痛不能下地与生活自理3例,占6.7%。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效果满意。术前准备、麻醉和术中监护是手术成功及保证生命的关键,而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是患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和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366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术中并发症5例(1.6%),分别为神经根损伤3例(0.8%),硬脊膜损伤2例(0.5%);术后并发症10例(2.7%),其中,血肿压迫马尾神经1例(0.25%),术前诊断不明确致残余坐骨神经痛4例(1.1%),椎间隙感染1例(0.25%),脊柱不稳4例(2.5%),并发症的发生除了操作不当外,也有技术问题.分析如下,并提出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以单臂三维支架或单臂T形Basitinni外固定支架、胫骨内侧支撑钢板或AO三叶型钢板作整体轴心固定,腓骨及局部骨块辅以简易内固定达到关节解剖对合治疗Pilon骨折36例。结果: 经4~60个月随访,36例骨折全部愈合,按Mazur功能评价标准,优良率达75%。结论: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可达到关节解剖对位、功能早期康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366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得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术中并发症5例(1.6%),分别为神经根损伤3例(0.8%),硬脊膜损伤2例(0.5%),术后并发症10例2.7%),其中,血肿压迫马尾神经1例(0.25%),术前诊断不明确致残余坐骨神经痛4例(1.1%),椎间隙感染1例(0.25%),脊柱不稳4例(2.5%),并发症的发生作了操作不当外,也有技术问题,分析如下,并提出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