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1981年收治菌痢107例,成人63例,小儿44例;男69例,女38例;毒痢9例,急性菌痢98例;临床治愈95例,治疗好转因故出院12例.病人主要来自郑州及其郊区、郊县,也有一部分来自我省的其他17个市、县.现根据107例的初步分析,谈谈有关治疗中的几个问题.一、抗菌药物的选择:我科住院病人多系在外院治疗无效者.在细菌学检查未获结果前,最棘手的是抗菌药物的选择.由于痢疾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增加,造成投药困难.从107例粪培养阳性的药敏试验证明,绝大多数病例对氯霉素、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甚至增效磺胺(特指复方新明磺即 SMZCO 和复方消炎磺即 SMDCO,下同)均普遍耐药.因目前我国流行的菌群主要是福氏痢菌,本组粪培养阳性结果中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灌注榄香烯治疗脑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36~63岁,平均50岁。肿瘤部位:11例均为多发性脑肿瘤,双额叶2例,右颅底及颅内硬膜2例,右额颞枕及右小脑3例,左颞顶部1例,双侧大脑半球多发(包括颞、顶、枕部)2例,右小脑、枕叶、左额叶多发1例。肿瘤性质:除1例原发性右颞叶星型胶质瘤3~4级术后复发外,其余均为转移瘤。诊断及主要临床症状:11  相似文献   
3.
家蝇实验种群繁衍动力学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学生态学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家蝇实验种群的繁衍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求出了各项动力学参数值:将增殖率R0为804.6450;平均世代周期长T为28.7734d;无限增殖的增长能力rc为02525;有限增长能力λ为1.2618;瞬时出生率b为0.9534%;瞬时死亡率d为0.7209%;种群增加一倍所需时间t为2.9811d;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1992年2月至五995年8月收治各型重型肝炎49例,其中死亡25例(占51.0%),直接死亡原因多为某些并发症,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6例,女9例,年龄27~65岁,平均43岁。临床分型:急性重型肝炎且例,亚急性重型肝炎6例,慢性重型肝炎18例。肝功能衰竭分期: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合併多发性化脓性关节炎近年来并不多见,我科曾收治一例,报告于下:患儿,男,3岁,住院号225752,于76年5月23日入院。入院前30小时患儿高烧、寒战,体温40℃,伴呕吐,非喷射状,用退烧药后体温可暂时下降。入院前24小时发现颈强、嗜睡、胸部有小出血点,化验白细胞总数1500,疑“白血病”转到我院。经腰穿  相似文献   
6.
苦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冯亚珍  李金陵 《河南中医》1997,17(5):277-278
采用苦参水煎剂供小鼠灌胃,通过胃肠道吸收后观察它对全身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表明,苦参在小鼠体内对T细胞、B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活性有抑制作用,并提示苦参碱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可能不是通过提高免疫功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近3年来,笔者在临床上以针灸结合黄酒煎中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1岁。病程1~3年5例,3~5年12例,5……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构型甘草酸制剂对慢型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β-甘草酸和α- 甘草酸各60 mL分别加入葡萄液中静脉滴注,一个月后观察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β-甘草酸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的α-甘草酸组治疗后ALT较治疗前也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 甘草酸和α-甘草酸均能有效改善肝功能,但β-甘草酸优于α-甘草酸。  相似文献   
9.
为家蝇的防治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在最适宜的综合实验条件下,采用数 学生态学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家蝇实验种群的繁衍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求出家蝇各生长阶段的发育历期:卵 为0.5±0.0800 d;幼虫为4.5±0.5000 d;蛹为 5.5±0.5000 d;一世代为 15.5±1.5566 d。成活率:卵为94.8251%; 幼虫为89.3238%;蛹为95.2377%;一世代为81.0289%。生殖特性:最大产卵量为184个/次·雌;平均产卵次数为 8±7.8377次;终生产卵数为687±416.5858个。存活特性:雌性最大寿命为77d;雄性最大寿命为63d;雌性平均 寿命为 37.4963d;雄性平均寿命为26.8398d。各项动力学参数值:净增殖率R,为804.6450;平均世代周期长T为 28.7734 d;无限增殖的增长能力、为0.2525;有限增长能力为1.2618;瞬时出生率b为0.9534%;瞬时死亡率d 为 0.7209%;种群增加一倍所需时间t为 2.9811 d;在种群的稳定年龄组配中,成蝇前期占94.6240%;成蝇期占 5.3760%。我们也求出了家蝇整个生命中各天的死亡数和产卵数,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学生态学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家蝇实验种群的繁衍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求出了各项动力学参数值:净增殖率Ro为8046450;平均世代周期长T为287734d;无限增殖的增长能力rc为02525;有限增长能力λ为12618;瞬时出生率b为09534%;瞬时死亡率d为07209%;种群增加一倍所需时间t为29811d;在种群的稳定年龄组配中,成蝇前期占946240%;成蝇期占53760%。结果为家蝇的防治和利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