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优选叶下珠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多酚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叶下珠总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影响因素大小依次是:DBAC,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1B2C2D3,即加10倍量的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结论:该提取工艺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现性良好,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研究小苦苣菜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类型。方法:采用系统预实验对小苦苣菜的水提液、乙醇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物进行研究。结果:小苦苣菜中可能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糖、多糖、苷类、皂苷、鞣质、有机酸、黄酮、蒽醌、酚、内酯、香豆素、甾体化合物、萜类、生物碱和挥发油等。结论:实验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小苦苣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冀德富  郭东艳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045-3047
目的研究叶下珠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聚酰胺薄膜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叶下珠提取物中总多酚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叶下珠提取物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没食子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采用UV-Vis法,叶下珠提取物中没食子酸在41.6~166.4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5),平均回收率为97.43%,RSD为1.16%;采用HPLC法,叶下珠提取物中没食子酸在100.5~670.0 n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7.71%,RSD为1.23%。结论该文建立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行,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叶下珠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表面活性剂SDS的加入对超声及回流提取槐米总黄酮的影响。方法:在超声及回流提取槐米黄酮的过程中,比较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加入与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超声水提和回流水提时,SDS的加入能够增加槐米黄酮的提取率;超声醇提和回流醇提时,SDS的加入几乎不影响槐米黄酮的提取。结论:在多种提取方法中,回流醇提槐米总黄酮的提取率最高,SDS的加入没有起到增溶提取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测定尿清片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为水-乙腈(901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6nm.结果 栀子苷线性范围0.536~2.680 μg,相关系数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5%,RSD=1.36%(n=6).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刺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HPD100大孔树脂纯化叶下珠总多酚的工艺条件和参数。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多酚含量,研究HPD100大孔树脂对叶下珠总多酚的吸附、解吸附特性和纯化效果。结果:HPD100大孔树脂对叶下珠总多酚有良好的纯化性能,适宜的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为0.2g/mL(生药量),药液pH值为3.0,上样生药质量与树脂体积比为1:1,吸附流速为1BV/h,洗脱溶剂为50%乙醇,4倍量的柱体积(BV),洗脱速度为2BV/h。结论:HPD100大孔树脂可用于叶下珠总多酚的纯化。  相似文献   
7.
应新时代的高校教育需要,文章以中药化学课程为例,充分挖掘其思政资源,融入中医药文化自信元素,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任课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和完善课程考核方式等手段,涵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文化自信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叶下珠的薄层鉴别及其多酚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叶下珠的薄层鉴别及其多酚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聚酰胺薄膜色谱法鉴别叶下珠药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叶下珠中多酚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没食子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没食子酸在40.2~160.8μg的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5),平均回收率为96.8%,RSD为0.7%。结论:该文建立的鉴别方法快速、简便,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切制法对楤木根皮中皂苷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切制法对楤木根皮中皂苷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鲜切法和干切法对楤木根皮进行切制,以属性较强的显色法进行总皂苷含量测定,并以HPLC测定皂苷元齐墩果酸的含量。结果:齐墩果酸在2.08~10.4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98.33%,RSD 0.83%。鲜切与传统切制根皮总皂苷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8.26%,6.59%;鲜切与传统切制根皮齐墩果酸质量分数分别为5.26%,5.23%。结论:楤木根皮采用鲜切法优于传统切制法,能有效降低皂苷类成分的损失,为今后将楤木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选酶法协同超声提取防己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方法 以总生物碱的提取率为研究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酶法辅助超声波提取防己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确定最佳工艺条件:药材粉末加2%的复合酶在pH 4.5,50℃的条件下酶解1 h,然后用17倍量的74%乙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30 min,超声功率为165 W,超声温度为40℃。在此条件下,防己总生物碱的提取率可达3.92%。结论 酶法协同超声提取防己总生物碱是一种有效的提取方法,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