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64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8篇
  2023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打破“吃大锅饭”,使责、权、利相结合,城乡集体所有制的卫生所要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劳分配、民主管理”的体制改革。怎样使这个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将是关系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成败的大事。广大基层卫生人员对此十分关切,我们先后召开了各种座谈会,现将我们初步探讨的一些意见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p21^WAF1在小儿肾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21^WAF1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评价p21^WAF1的检测对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2例小儿肾母细胞瘤(肿瘤组)和7例小儿非瘤肾组织(对照组)石蜡标本中p21^WAF1的表达,分析p21^WAF1的表达与肾母细胞瘤组织学分型、临床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结果:1)p21^WAF1在非瘤肾组织中存在基础水平的表达;2)p21^WAF1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与其组织学分型、临床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p21^WAF1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常规放疗靶体积合理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鼻咽癌常规放疗的局部控制情况和局部复发的剂量学模式,初步探讨照射靶体积确定的合理性.方法共476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接受规范化单纯常规根治性放疗.全部病例均采用常规模拟定位,鼻咽靶体积为CT检查所见的原发病灶范围以及可能侵犯的亚临床病灶区域.利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局部累积复发率;将鼻咽局部复发患者疗前和复发时局部病灶范围(Vnx和Vrecur)勾画于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复制首程放疗的射野并按原处方剂量进行计算,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进行剂量学评价:recurV95(95%处方剂量曲线包括的Vrecur)≥95%定义为野内复发,95%>recurV95≥20%定义为野边缘复发,20%>recurV95定义为野外复发.结果局部复发共52例,全组1、2、3、4年局部累积复发率分别为0.6%、3.9%、8.7%、11.5%.对42例局部复发的剂量学分析显示野内复发占多数(52%),而大部分野边缘复发和全部野外复发均与射野设置不当、影像学阅片能力欠缺使首程放疗剂量不足有关.结论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复发的剂量学模式的分析结果提示该靶体积的设置比较合理.提高影像阅片能力,准确的射野设计,充分利用生物影像学工具,有针对性地提高照射剂量,有望进一步提高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4.
作者应用双皮岛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头预部晚期肿瘤术后复杂缺损,扩大了手术适应症。在7例病人中,4例为晚期口颊癌,3例为喉癌治疗后复发患者。6例采用前臂游离皮瓣,1例使用肩胛游离皮瓣,按缺损范围及形状设计皮瓣,在皮瓣上削去1,5-2cm的表皮,使其成为双皮岛皮瓣。用远端皮岛修复口颊粘膜或咽食道前壁粘膜缺损,然后将皮瓣反折,重建血运,用近端皮岛修复面颊或颈前皮肤缺损。术后3周,可开始放疗。7例皮瓣均100%存活。经3个月到3年的随访,1例因肿瘤转移死亡,其余病人进食正常,外观满意,双皮岛游离皮瓣可一次修复头颈部晚期肿瘤术后粘膜及皮肤的大面积复杂缺损,为广泛切除肿瘤提供了条件。游离皮瓣收缩少,血运供应丰富,利于病人术后功能恢复,可用于复发病例,并能耐受术后放疗,为综合治疗,提高晚期肿瘤病人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创造了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5.
颅面联合入路切除颅眶鼻沟通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了颅面联合入路成功切除颅眶鼻沟通瘤5例,包括上颌窦腺鳞癌及胚胎型横纹肌肉瘤各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分化好的软骨肉瘤1例。重点讨论了手术方法,眼球保留及颅底修复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患者的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提取2008—2019年重症医学信息数据库(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Ⅳ,MIMIC-Ⅳ)中2767例SAE患者的临床数据作为训练集,构建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准确性及拟合优度进行评价。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34例SAE患者临床数据纳入验证集,代入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国际标准化比值、动脉血氧分压、血乳酸、血尿素氮、白蛋白是SAE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使用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765,95%置信区间为74.45%~78.53%,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χ2=13.090,P=0.109)。将预测模型代入验证集,敏感度为80.00%,特异性为61.60%,准确性为76.87%,ROC曲线下面积为0.757,提示模型外部数据验证中区分度良好。结论 构建的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SAE患者的院内死亡风险,有助于临床及时调整治疗策略,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用喉上皮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上皮细胞的方法及诱导条件。方法:将E14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形成拟胚体后,在人喉上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及因子诱导条件下共培养 14 d,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上皮细胞的角蛋白Ck 4、14、19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诱导14 d的培养系统中较对照细胞可见更多上皮样细胞出现,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上皮样细胞胞浆中可见角蛋白Ck 4、14、19均有表达。结论:胚胎干细胞在喉上皮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条件下可形成上皮样细胞,为组织工程制作人工喉上皮材料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部大面积皮肤黏膜联合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5例因下咽、喉部恶性肿瘤术后颈部大面积皮肤黏膜联合缺损用胸大肌皮瓣与大腿内侧裂层皮片联合修复.结果5例均Ⅰ期修复成功,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用胸大肌皮瓣与裂层皮片联合修复颈部大面积皮肤黏膜联合缺损简便易行,血供丰富,成活率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临床Ⅳ期舌鳞癌新辅助化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我院1986年1月~1993年12月住院治疗的临床Ⅳ期舌鳞癌病例45例,其中完成平阳霉素单药新辅助化疗组病例20例;17例病人未行新辅助化疗。平阳霉素总量控制在250~300mg。休息3周后进行舌癌联合根治术。该方案使部分晚期病例的原发灶有所缩小,从不适合手术到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50%,40%。两组的死亡都以局部复发为主(55%:47.1%)。两组间的局部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临床数字的绝对值看,新辅助化疗组结果尚不理想。这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同时也提示,单药诱导化疗的方案似不适用于晚期舌鳞癌的病例。我们感到,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不能预示其局部治疗中的中长期疗效,也不宜用于推测病例的生存时间。平阳霉素单药新辅助化疗在降低晚期舌癌局部复发率和提高中长期生存率方面尚无明显的进步。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舌鳞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癌不规范手术后再手术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了解甲状腺癌再手术患者的生存情况,制定再手术的适应证,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方法总结1986~1997年间在其他院行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又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第二次手术治疗的11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情况并术后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检查证实再手术患者肿瘤残留率为67.6%(75/111);并发症发生率2.7%(3/111),其中喉返神经损伤率0.9%(1/111)。术前CT检查发现肿瘤残留的灵敏度为80.0%(28/35),阳性预测值为87.5%(28/32)。3年复发率为11.7%(13/111),局部控制率为88.3%(98/111);5年复发率14.4%(16/111),局部控制率为85.6%(95/111)。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甲状腺癌再手术患者5年累计生存率为95.0%;10年累计生存率为93.2%。多因素分析(Cox回归)证实肿瘤复发对生存情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癌不规范手术的肿瘤残留率较高,慎重的再手术是必要的。CT检查对于发现肿瘤残留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对于筛选再手术患者有重要意义。复发是影响再手术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按适应证选择手术病例,可以使不必要再手术的患者免受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