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金指标",通常采用股动脉途径[1].近年来,随着心导管器械的小型化,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逐渐增多,成为一种有益的替代途径,目前主要在我国的大医院开展.本研究通过我院采用5F共用管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观察其效果满意.认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可以长作为冠状动脉造影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 98例NYHA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分为治疗组 5 0例与对照组 4 8例。治疗组加服美托洛尔 ,首剂 6 2 5mg/d ,以后根据耐受情况逐渐加大用量 ,总量控制在 5 0mg/d。服药前后每 2个月进行一次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每半月查一次心电图。观察两组患者心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胸比值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治疗组在第 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增加 ,心胸比值缩小 ,两者都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心率、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增加左室射血分数 ,改善心功能 ,同时也能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3.
51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患者5年临床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及起搏功能异常的原因,以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51例植入永久性起搏趋患者的术后临床资料和5年常规随访资料,了解术后并发症及起搏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51例患者中共有6例发生起搏器功能异常:起搏电极导管脱位、电极断裂、电极绝缘层破裂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PMT)各1例(1.9%),感知功能障碍4例(7.8%),通过程控或更换起搏器和起搏电极导管后,起搏功能恢复正常。5年随访中,囊袋血肿、囊袋破溃者3例(5.9%),经局部抽出积血,抗生素冲洗,严重者重新手术后取得很好疗效;2例患者出现起搏器综合征,13例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8例患者并发脑梗死。结论:采取相关措施,加强起搏器术后随访工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241例ACS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1组、治疗2组及对照组,3组均常规应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辛伐他汀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1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首次给予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300mg,口服,继之以75mg1次/d,口服,出院后停服氯吡格雷;治疗2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首次给予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300mg,口服,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继之以氯吡格雷75mg,1次/d,口服,出院后继续服用氯吡格雷1年;均随访1年,观察3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心电图改变、心脏超声改变、运动耐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组症状和心电图有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为80.2%(69/86),但1年后的心脏超声EF值及运动耐量有所下降;治疗2组症状和心电图有很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90.4%(75/83),1年后的心脏超声EF值无明显差别,但运动耐量较前提高;对照组症状和心电图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66.7%(48/72),1年内有反复发作,1年后心脏超声EF值及运动耐量均下降。结论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联合应用于ACS疗效更佳,远期可增加运动耐量,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并与对照组(静脉滴注尿激酶)15例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改变不明显(P>0.05),且无1例发生出血。提示颈内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而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29例AMI和23例OMI的Fg和DD含量,进行Fg和DD比较。结果AMI组Fg、DD含量明显高OMI组(P<0.05)。结论Fg和DD的升高是AMI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加用依拉普利治疗基础上联合安体舒通治疗对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CHF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依拉普利组35例,依拉普利加安体舒通组33例,治疗观察时间均为24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等。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浆BN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拉普利与安体舒通均能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两药联合治疗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胺碘酮联用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疗效。方法:将145例阵发性房颤分为胺碘酮组(I组,n=72),胺碘酮加缬沙坦组(Ⅱ组,n=73),疗效观察24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左心房内径无显著差异,但12个月后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窦性心律维持12个月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9.
10.
我科自1993年4月至1997年5月,采用生脉注射液(江苏扬州)治疗心律失常7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生脉注射液治疗组76例,男48例,女38例;年轻15至68岁,平均年龄43。其中冠心病49例,病毒性心肌炎16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原因不明者6例;心律失常性质室性期前收缩63例,房性期前收缩13例。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ZI例;年龄16至69岁,平均年龄43.8岁。其中冠心病30例,病毒性心肌炎9例,原因不明者5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房性期前收缩11例,室性期前收缩39例。2方法及疗效判因2.1对治疗组及对照组病人全部给予胸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