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96年3月起,我们采用纤维结肠镜介入治疗8例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近、中期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例患者均有腹部手术史。男5例,女3例。年龄38~62岁。手术时间距发生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时间12月~3年。其中,直肠癌根治术5例(其中1例1年后再发肠梗阻.接受第2次介入治疗);胃癌根治术+左半结肠癌切除术1例.子宫肌瘤手术后1例;宫外孕术后1例。临床症状、体征结合X线检查.均符合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1.2肠道准备及肠镜操作方法(1)肠道准备:均采用清洁灌肠方法。(2)肠镜操作:通过肛门或人工…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仍在不断蔓延,但针对该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尚在研发当中。本文基于冠状病毒生物学特点和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关键蛋白——刺突蛋白,介绍了相关药物作用位点及研究进展,为抗SARS-CoV-2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信息依据,为治疗COVID-19药物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生脉复合4%琥珀酰明胶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使用颈动脉失血-回输的方法制备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维持MAP 40 mm Hg,30 min后复苏.A组依次按10 ml/kg颈动脉回输生脉注射液和20 ml/kg颈动脉回输4%琥珀酰明胶,B组按30 ml/kg颈动脉回输4%琥珀酰明胶;C组不给药作为对照.记录三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A组和B组复苏后各时间点MAP和HR均恢复到接近休克前水平,复苏后30 min,血粘度指标均低于C组(P<0.05).A组复苏后30 min血粘度指标低于B组(P<0.05).结论 生脉复合4%琥珀酰明胶能明显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微循环障碍,降低血粘度.  相似文献   
4.
不同全麻诱导药对重型创伤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静脉麻醉药对脑氧代谢率及循环的影响不尽相同,本文拟比较异丙酚和依托咪酯用于重型刨伤患者全麻诱导时对脑氧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麻醉效果和血液动力学影响。方法:80例择期行ERCP病人分为两组,T组以右美托咪定1μg/kg静脉输注10 min,后以0.5μg/(kg·h)复合丙泊酚TCI维持麻醉(n=40),C组以咪达唑仑0.02 mg/kg单次静脉输注10 min后复合丙泊酚TCI维持麻醉,作为对照(n=40)。根据病人睫毛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再增加1.5~1.7μg/m L,为术中丙泊酚维持血浆靶浓度。记录两组术前(T_0)、睫毛反射消失(T_1)、进镜(T_2)、Oddi括约肌切开(T_3)、退镜(T_4)时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变化,以及T_1~T_4时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及苏醒时间。结果:与T_0相比,T组HR呈降低趋势,C组HR呈上升趋势,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P和DBP较T_0明显降低(P<0.01),两组T_3和T_4时点SBP及DB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组T_1~T_4丙泊酚效应室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1),T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TCI用于ERCP麻醉,在降低病人心血管反应及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应.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镇痛泵中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和芬太尼0.8 mg;Ⅱ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余同Ⅰ组;Ⅲ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rng,镇痛泵中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氟比洛芬酯100 mg和芬太尼0.4 mg.观察24 h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Ⅰ、Ⅱ、Ⅲ组术后PCIA的芬太尼用量分别为0.8、0.8和0.4 mg.术后24 h内,3组间 VAS 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4 h内Ⅰ、Ⅱ、Ⅲ组的PCA按压次数分别为(13.2士1.5)、(9.1土1.2)和(5.64士1.4)次,Ⅲ组显著少于Ⅰ、Ⅱ组(P值均<0.05),Ⅱ组又显著少于Ⅰ组(P<0.05).24 h内,Ⅰ、Ⅱ、Ⅲ组分别有2例(2/10)、2例(2/10)和1例(1/10)出现恶心;Ⅰ、Ⅱ组分别有2例(2/10)和2例(2/10)出现呕吐,3例(3/10)和2例(2/10)出现头晕,2例(2/10)和2例(2/10)出现嗜睡;Ⅲ组未出现呕吐、头晕和嗜睡的不良反应.Ⅲ组24 h内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Ⅰ、Ⅱ组(P值均<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CIA的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的应用量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布比卡因复合新斯的明应用于分娩镇痛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复合新斯的明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在硬膜外腔注入布比卡因20mg(组Ⅰ)、布比卡因20mg 新斯的明1μg/kg(组Ⅱ)、布比卡因20mg 新斯的明2μg/kg(组Ⅲ)和布比卡因20mg 新斯的明4μg/kg(组Ⅳ)。比较自注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布比卡因的总用量、镇痛效果以及下肢运动阻滞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组间的一般资料、镇痛效果及产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Ⅰ的布比卡因总用量为(74.2±10.9)mg,明显高于其他3组(P值均<0.01);组Ⅰ下肢运动阻滞发生率为32%,明显高于组Ⅱ(8%)、组Ⅲ(4%)和组Ⅳ(4%,P值均<0.05)。4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硬膜外布比卡因复合新斯的明(1μg/kg)可提高分娩镇痛的疗效,可安全应用于临床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0.
童雷  王红薇  陈武荣  倪强 《淮海医药》2005,23(4):274-275
目的比较曲马多和哌替啶对剖宫产患者术中抗寒战的效果及副作用,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90例硬膜外麻醉后发生寒战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哌替啶组和曲马多三组,分别在发生寒战后注射生理盐水、哌替啶0.5mg/kg和曲马多1mg/kg,比较注射后产妇寒战的改善程度、患者的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应用曲马多和哌替啶后患者对寒战的明显改善率为96.6%和80.0%,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而生理盐水组明显改善率为10.0%,与曲马多和哌替啶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哌替啶组的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明显高于曲马多组和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哌替啶组为8.3±1.2,明显低于曲马多组的9.6±0.5和生理盐水组的9.5±0.5。结论曲马多比哌替啶更适用于治疗剖宫产患者术中寒战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