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8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酶标SpA法在检测小鼠同系抗独特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富宁 《免疫学杂志》1992,8(3):196-198
  相似文献   
3.
内固定骨圆针远处游走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女性,72岁。因左股骨颈骨折于1991年11月20日在局麻下行闭合穿针斯氏针内固定术,床边摄X线片发现3根斯氏针中1根位置不佳即给拔除。术后1年开始扶拐不负重行走,2个月后,反复出现右下腹及右下腰部疼痛。于1993年11月30日门诊以“阑尾炎”收入院。经钡灌肠摄片,见左股骨颈陈旧性骨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钙离子载体(CI)能否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并初步探讨其信号转导途径。方法分离健康献血者的PBMC,在体外用CI(A23187)或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CI培养40h,或rh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培养7d,部分PBMC预先用W-7或CsA或K35926处理30min后,再加入上述细胞因子或CI。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14、CD80、CD86、CD83等分子的表达,MTT比色法检测其对同种异体混合T淋巴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结果健康献血者的PBMC经CI培养40h,或rhGM—CSF与CI培养40h,或rhGM-CSF与IL-4培养7d,均可获得DC的典型形态和表面分子的表达,包括CD14表达下调、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上调,以及较强刺激同种异体混合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CI诱导的DC其CD14分子的下调及CD83分子的上调更明显,刺激混合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更强;rhGM-CSF可协同CI诱导PBMC向DC的分化。经rhGM—CSF及CI处理的PBMC,其形态、表面标志物及对T细胞的刺激增殖能力,均受到W-7或CsA或KT5926不同程度的抑制;而rhGM-CSF及IL-4所诱导的PBMC其形态、表面分子的表达以及刺激T细胞增殖的作用却不受上述抑制剂的影响。结论CI可快速诱导PBMC向DC分化,其分化过程可能受控于Ca^2 /钙调蛋白及其下游的多个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并鉴定HIV-1 gp4l核心表位。方法:用识别HIV-1 gp41的构象特异性单克隆抗体NC-1筛选噬菌体12肽库,通过夹心ELISA、NC-1特异性阻断实验、竞争抑制实验鉴定阳性噬菌体克隆,DNA序列分析阳性克隆。结果:经3轮筛选,随机挑取24个噬菌体克隆,ELISA鉴定表明有lO个克隆可与NC-1结合,DNA序列分析并推导氨基酸序列,共5种序列:HDVHHRWVYLLS、ITVNEWLYTSEQ、HGRSHGMFKPKR、MGPIARPHWHLN、DMYRSPRPKPDT。其中gp41N肽和C肽所形成的复合物可特异性阻断表达HDVHHRWVYLLS,VNEWLYTSEQ和MGPIARPHWHLN的克隆与NC-1的结合。结论:所得序列HDVHHRWVYLLS,VNEWLYTSEQ及MGPIARPHWHLN模拟HIV-1 gp41六螺旋束核心表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筛选表达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Ⅰ区)模拟肽的特异噬菌体克隆,为研制抗脑型疟黏附肽类药物奠定基础。方法 以抗ICAM-1(Ⅰ区)的单抗15.2为靶,采用亲和筛选法对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进行3轮筛选,通过ELISA及竞争抑制试验初步鉴定了获得的噬菌体短肽与单抗15.2之间的结合特性。结果 从第3轮洗脱液中挑选20个噬菌体克隆进行夹心法ELISA检测,其中18个克隆OD值超过阴性对照2.1倍以上,阳性率达90%。竞争性ELISA试验表明多数阳性噬菌体与ICAM-1能竞争性地与15.2单抗结合。结论 阳性噬菌体表达的短肽可能是15.2单抗所识别的模拟表位。Ⅰ  相似文献   
7.
Clonal analysis of mndne T cells has led to the idenuncation of Z typeS of Th cells, Thl and on. Thl cells,chacterized by secreting interferon-y (Iap-Y), interleukin-2 (IL2)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5 (TNF-3), involved Principally in cell-mediated ~ity and play acrucial role in defending the host against intracellularPathogens such as a Vallety of yi~es. ThZ cells,secreting IL4, ms, IL-6 and ilo, mostly regulateh~ immune responSe, and may oafs Paxtial PIDtection against extracellula…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明Th1/Th2类细胞因子与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的相关性以及这些细胞因子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调节剂的作用.方法用RT-PCR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mRNA的表达.结果在静息期,无明显的IL-4及IFN-γ mRNA的表达,在活动期IFN-γ的表达率(100%)明显高于恢复期(50%)(P<0.05):相反,在恢复期IL-4 mRNA的表达率(87.5%o)明显高于活动期(12.5%)(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理中,在mRNA水平,IFN-γ作为正向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而IL-4作为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发挥作用,结果证实Th1细胞因子上调、Th2细胞因子下调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  相似文献   
9.
杨翠兰  郑健  罗冰  刘艳君  富宁 《热带医学杂志》2006,6(5):524-526,F0003
目的观察抗小鼠TLR2胞外段单表位抗体(TSP-2)对C48/80诱导的肥大细胞瘤P815细胞脱颗粒的影响。方法用RT-PCR、免疫组化检测了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细胞在mRNA水平的表达及膜表面TLR2与抗体TSP-2的结合;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鼠TLR2胞外段单表位抗体TSP-2对C48/80诱导的肥大细胞瘤P815细胞脱颗粒的影响。结果P815细胞在mRNA水平以及膜表面均有TLR2表达,抗体TSP-2能有效抑制C48/80诱导的肥大细胞瘤P815细胞脱颗粒反应所致的形态学改变与钙流出。结论抗小鼠TLR2胞外段单表位抗体TSP-2可与P815细胞膜表面TLR2结合,并能抑制C48/80诱导的P815肥大瘤细胞脱颗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描述临床分离的热带假丝酵母菌培养不同时间的天冬氨酰蛋白酶活性(蛋白酶活性)、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活性,并分析不同感染部位分离菌的蛋白酶活性和溶血活性差异。方法 将分离自不同感染部位的热带假丝酵母菌鉴定后分别接种在牛血清蛋白培养基、卵黄琼脂培养基和羊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不同时间(24、48和72 h)后检测蛋白酶活性、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活性。结果 热带假丝酵母菌培养24、48和72 h时均具有蛋白酶活性和溶血活性,但未表现出磷脂酶活性;热带假丝酵母菌在48 和72 h时的蛋白酶活性高于其在24 h时的活性,在72 h范围内,溶血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持续增长;分离自不同感染部位的热带假丝酵母菌的蛋白酶活性(P=0.368)和溶血活性(P=0.9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国热带假丝酵母菌临床分离株培养不同时间具有蛋白酶活性和溶血活性,但无磷脂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