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总结、探讨脑血管母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对38例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0例囊性肿瘤均行瘤结节全切除术;随防3~20年,未复发29例。8例实体性肿瘤中,4例先行血管内栓塞后行全切除术,另4例因术中大出血行大部分和部分切除;随访3~12年,全切除的4例未复发,非全切除者1例无变化,1例增大,2例死亡。结论囊性血管母细胞瘤外科治疗易做到全切除,疗效好。实体性血管网状细胞瘤外科治疗因血管丰富,可先行血管内栓塞,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切除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探讨侧脑室肿瘤临床特点及手术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6年手术治疗的19例侧脑室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侧脑室肿瘤临床无特异症状,据肿瘤的具体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肿瘤全切10例,大部分切除6例,切除3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14例。结论 侧脑室肿瘤以脑膜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多见,但各有其好发部位。手术入路选择应结合肿瘤具体位置、大小和血供情况,既要满足暴露。尽量减少神经功能缺失,又要达到全切肿瘤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笔者单位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治疗的70岁及以上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共197例,通过术后24个月的随访统计并分析总结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即刻有效率为94.4%。随访12个月、24个月有效率分别为90.9%、85.4%。术后出现患侧面部麻木176例(89.3%)、患侧咀嚼肌乏力92例(46.7%)、口唇疱疹79例(40.1%)、术中发生三叉神经心脏反射13例(6.6%),无角膜炎、角膜溃疡、听觉、嗅觉受损、颅内出血及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手术方法,可作为基础情况一般的7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首选外科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揭示血浆和肽素浓度对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6脑出血患者和106例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和肽素浓度,记录血肿扩大病例,统计分析血浆和肽素浓度与血肿扩大的相关性.结果经t检验,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肽素浓度(470.24±172.05)pg/mL较健康体检者(62.76±24.77)pg/ml显著升高(P〈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肽素浓度与血肿量(r=0.58,P〈0.01)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r=-0.57,P〈0.01)显著相关性.本组脑出血病例发生血肿扩大 32例(30.19%).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浆和肽素浓度是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2,95%CI=1.10~2.91,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和肽素浓度显著预测血肿扩大(曲线下面积=0.86,95%CI=0.78~0.92,P〈0.01),且血浆和肽素浓度大于414.03 pg/mL,对预测血肿扩大有87.50%的灵敏度和67.57%的特异度.结论血浆和肽素浓度与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对颅脑损伤(TBI)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事件(MAEs,包括住院期间死亡、急性外伤性脑梗死、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急性肺损伤和急性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等)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中重度TBI患者为TBI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3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对象血清MIF水平,分析TBI患者血清MIF水平与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清CRP水平的相关性,比较不同血清MIF水平患者MAEs发生率,利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F水平及GCS对TBI患者MAEs的预测效能。结果TBI组血清MIF水平为(28.6±10.0)滋g/L,较对照组(8.4±2.9)滋g/L明显升高(P<0.05)。TBI患者血清MIF水平与入院时GCS呈负相关(r=-0.505,P<0.01),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r=0.501,P<0.01)。血清MIF水平预测TBI患者MAEs具有中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血清MIF水平与GCS预测TBI患者MAEs的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F可能与TBI后脑组织炎症反应有关,临床检测血清MIF水平有助于MAEs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三叉神经痛是以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域反复发作电击样或针刺样、短暂且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无面部麻木感,常在说话、咀嚼、刷牙、面部冷热刺激时发作。据报道,三叉神经痛的年发病率约为12.6/10万[1],平均发病年龄为51.5岁,男女之比约为1∶2.5。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较多,但尚无完全根治的方法,且每种方法的疗效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单体(FM)浓度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并发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PH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8例sTBI患者(包括慈林医院41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4例、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33例)为研究对象,比较PHI与非PHI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BI患者并发PHI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各影响因素对sTBI患者并发PHI的预测效能。结果sTBI患者并发PHI62例(48.4%)。PHI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明显低于非PHI组,而瞳孔散大比例、急诊手术比例、鹿特丹CT评分、血浆FM浓度均明显高于非PH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S评分(OR=0.548,95%CI:0.389~0.770,P<0.05)、鹿特丹CT评分(OR=2.485,95%CI:1.395~4.424,P<0.05)、血浆FM浓度(OR=1.007,95%CI:1.001~1.013,P<0.05)是sTBI患者并发PHI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GCS评分、鹿特丹CT评分、血浆FM浓度预测sTBI患者并发PHI的AUC及95%CI分别为0.782(0.701~0.850)、0.779(0.697~0.847)、0.743(0.658~0.816);血浆FM浓度联合GCS评分、血浆FM浓度联合鹿特丹CT评分预测sTBI患者并发PHI的AUC及95%CI分别为0.862(0.790~0.917)、0.870(0.799~0.923)。当血浆FM浓度>148.14mg/L时,其预测sTBI患者并发PHI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26、0.667。结论血浆FM浓度有助于早期预测sTBI并发PHI。  相似文献   
8.
<正>Objective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temozolomide (TMZ) chemotherapy based on O 6 -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 (MGMT) protein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gliomas.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malignant gliomas were enrolled. All patients had pre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and had assessable lesions.  相似文献   
9.
近年有关肢端肥大症的临床药物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些新药或改良衍生药物使绝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内分泌代谢异常得到了有效控制,成为临床治疗肢端肥大症的重要辅助手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手术和放疗。本文就药物治疗肢端肥大症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脑垂体腺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50例垂体腺瘤染色体,应用FCM技术检测40例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周期,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别检测48例垂体腺瘤中PCNA和hst基因的表达。结果:人脑垂体腺瘤组织形态属良性,却存在不同类型的生物学特性,这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与瘤体大小、侵袭性生长方式等肿瘤特性相关。结论:垂体腺瘤生物学特性的检测可作为其组织形态学检测的1种补充,为垂体腺瘤的诊治及预后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