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军人疲劳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维疲劳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 scale, MFI-20),心理弹性量表(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 GSES),中文版社会支持问卷(Chinese Version Social support revalued scale, SSRS)对812名军人进行测试。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探讨变量间的关系并通过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弹性与疲劳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共回收到794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7.78%。相关性结果分析表明疲劳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以及自我效能感负相关(P < 0.01),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正相关(P < 0.01), 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正相关(P < 0.0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可独立预测疲劳水平(P < 0.001),同时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对疲劳的回归显著(P < 0.001),三者可解释疲劳46.6%的方差变异。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弹性与疲劳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P = 0.026,P < 0.001, 95%置信区间都不包含0),同时,两者的链式中介在心理弹性与疲劳的也存在显著中介作用(P < 0.001, 95%置信区间都不包含0)。结论 加强军人心理弹性水平训练,增强军人社会支持水平,提高军人自我效能感对军人增强疲劳应对能力,降低疲劳反应,提高作业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皖西南地区农村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2020年2月1日至5日对皖西南地区766名农村居民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比较不同人口学信息的居民之间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放在线问卷887份,回收有效问卷766份,有效率为86.4%.COVID-19疫情期间皖西南地区农村居民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3.2%(178/766),主要表现为强迫(15.1%,116/766)、人际关系敏感(9.0%,69/766)和睡眠与饮食问题(8.5%,65/766).COVID-19疫情期间,农村居民的SCL-90各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常模,其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分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77,95%CI 0.965~0.989)、受教育程度(OR=0.693,95%CI 0.497~0.966)、家庭结构完整与否(OR=1.934,95%CI 1.223~3.059)、对疫情知识的了解程度(OR=0.948,95%CI 0.914~0.983)是COVID-19疫情期间农村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皖西南地区农村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应加强对易感人群的关注,进一步普及疫情相关知识,维护疫情时期农村居民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军人心理控制源、心理弹性和疲劳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553名官兵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IPC)量表调查心理控制源,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调查心理弹性,疲劳量表14(FS-14)调查疲劳情况,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532份,有效回收率为96.2%.军人心理控制源在是否独生子女、入伍前户籍是农村还是城市、原生家庭结构完整与否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在性别和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vs大学及以上)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军人疲劳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其余人口学维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内控性(高外控性)军人疲劳程度明显高于高内控性(低外控性)军人(P<0.01);除内控性与躯体疲劳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外,心理控制源3个维度、心理弹性3个维度和疲劳2个维度之间均两两相关(P均<0.01).心理控制源和心理弹性可解释官兵疲劳变异的22.8%;中介效应模型和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心理控制源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疲劳(χ2/df=4.888,拟合优度指数=0.983,调整拟合优度指数=0.940,规范拟合指数=0.983,相对拟合指数=0.957,增值拟合指数=0.986,Tucker-Lewis系数=0.966,比较拟合指数=0.986,近似均方根误差=0.086).心理弹性总的中介效应为22.58%.结论 心理弹性在军人心理控制源与疲劳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应重点关注偏外控性官兵的疲劳程度,提高心理弹性能力,降低疲劳水平,提高作业效能.  相似文献   
4.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对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在此期间军人的心理健康对于维护军队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既往研究分别对现阶段部队一线官兵、隔离官兵和营区驻守官兵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阐述,并从问题解决和情绪调节等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发1年后全封闭管理期间军队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方法 采用自编人员一般资料调查表、7项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患者健康调查问卷9(PHQ-9)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量表对某部294名官兵进行问卷调查,探究疫情暴发1年后长期全封闭隔离管理期间军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57份,有效回收率为87.4%.有47.5%(122/257)的官兵表现出抑郁症状,29.6%(76/257)表现出焦虑症状,39.7%(102/257)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30.4%(78/257)存在失眠症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自尊是抑郁(β=0.145、-0.544,P均<0.01)和焦虑(β=0.192、-0.515,P均<0.01)的影响因素,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自尊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β=0.233、0.126、-0.484,P均<0.05),性别、受教育程度和自尊是失眠的影响因素(β=0.118、0.135、-0.456,P均<0.05).结论 在COVID-19疫情暴发1年后的全封闭隔离管理下,部分官兵出现了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失眠症状,提示在疫情暴发1年后封闭管理期间仍应重点关注军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工作,提高疫情期间的军人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初期广大官兵的恐慌情绪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COVID-19疫情初期整群随机抽取驻冀某部官兵431名,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焦虑自评量表、COVID-19了解程度量表、心理恐慌源量表、疫情发布信息评估量表和风险认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411份,回收有效率为95.36%。调查发现5.84%(24/411)的官兵处于心理应激状态,4.14%(17/411)处于心理恐慌状态,处于心理应激状态的官兵心理恐慌得分为(47.76±6.51)分,显著高于非心理应激状态的官兵[(32.95±10.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1,P<0.01);官兵对不同维度的COVID-19知识了解程度不同(χ2=91.53,P<0.01),欠缺了解比例较高的是COVID-19的相关科研进展(22.87%,94/411)和症状(20.92%,86/411);心理恐慌源主要是COVID-19传染性强、人人戴口罩和护目镜及来自互联网的信息等;在疫情发布信息中,累计发病人数、新增发病人数和累计疑似病例数是官兵较为关注的疫情信息;年龄、风险认知中的忧虑程度、本人感染的可能性、心理应激水平及COVID-19的了解程度对官兵心理恐慌有预测作用(P<0.05或P<0.01);风险认知特征各维度中COVID-19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COVID-19造成影响的事件特性对官兵的忧虑程度有预测作用(P<0.05或P<0.01);在缓解心理恐慌措施方面,官兵更需要相关医学知识的普及。结论 在COVID-19疫情初期,包括风险认知特征和心理恐慌源等在内的因素会影响官兵的心理恐慌情绪,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官兵心理恐慌。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人员生理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疫情期间隔离人员生理健康、睡眠质量和情绪状况,为调控隔离人员生理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145名隔离人员施测《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运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23份,有效率84.8%(123/145),其中医学隔离13人,自主隔离110人。隔离人员精神健康较差,医学隔离人员在情感职能上显著低于自主隔离人员(P<0.05)。隔离人员睡眠量表总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医学隔离人员睡眠质量下降,入睡时间长且更倾向于出现睡眠障碍(P<0.05)。隔离人员抑郁、压力水平高于中国常模,自主隔离人员焦虑、压力显著高于医学隔离人员(P<0.05)。结论:NCP疫情期间,隔离人员精神健康水平下降,尤其是医学隔离人员睡眠质量和自主隔离人员情绪状态均受到了较大程度影响,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