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道支架置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晚期肿瘤引起的大气道狭窄,并取得良好疗效,但是气管隆突及双主支气管复合狭窄是治疗的难点,为此,我院呼吸科在纤支镜直视下联合X线透视放置Y型气管支架1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稳定期实施家庭无创通气的价值。方法:对51例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随访观察,25例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进行家庭无创治疗,26例仅进行家庭氧疗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活动耐受力、住院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血气指标等。结果: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家庭无创通气后活动耐力好转,年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显著减少(P〈0.01),1年后血气指标比较稳定;对照组1年后活动耐力、血气指标较前恶化,年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同前,死亡率明显高于无创通气组(P〈0.01)。结论:家庭无创通气对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尝试推广。  相似文献   
3.
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易发生在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中,免疫功能正常者很少发生。成人获得性者多为隐性感染,症状较轻。急性起病者少见,播散性者更少见,易误诊,死亡率高。为此我们将1例弓形虫病急性发作合并多脏器衰竭患者的救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易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本研究拟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COPD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方程预测COPD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概率.目的探讨COPD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6-10/2021-10我院400例COPD患者,其中240例作为建模组,统计建模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对比发生与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方程分析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另160例作为验证组,用于验证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结果建模组240例COPD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9.58%(47/240);出血患者年龄≥60岁者占比、COPD病情严重程度、病程、萎缩性胃炎者占比、消化道溃疡者占比、冠心病者占比、严重感染者占比、肺性脑病者占比、ALB占比均高于非出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COPD病情Ⅲ级、病程≥4.3年、伴有萎缩性胃...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盲端支架放置联合医用生物蛋白胶灌注行微创肺减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观察国产支架的组织相容性。方法选择4~6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2只,在支气管镜引导及X线透视定位下向靶肺段置入自主研制的镍钛记忆合金盲端支架,每只兔平均置入1枚,并联合灌注医用生物蛋白胶附着支驾,每个靶叶支气管灌注1ml,观察并记录实验动物的耐受性,分别于术后1、2、4周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及胸部CT检查,观察支架附近支气管组织及远端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比较各时间点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所有操作均顺利完成,无动物死亡,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在观察期内耐受性良好。共置入盲端支架22枚,仅1枚支架脱落移位,无生物蛋白胶咳出。胸部CT检查示固定良好的21枚支架中18枚(85.7%)支架远端肺组织可见不同程度的萎陷或膨胀不全。大体观察示阻塞的肺叶标本缩小,组织病理学观察示肺泡腔萎陷缩小,肺间质内可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伴少许纤维组织增生。结论盲端支架组织相容性好,经支气管镜放置盲端支架联合医用生物蛋白胶灌注行微创肺减容,操作安全、耐受性良好、创伤小、并发症少。可达到一定的肺减容效果,将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确诊方法和治疗效果等. 结果 5例肺隐球菌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胸痛、咳嗽、咯痰;1例有基础疾病;胸部CT表现为病变的肺叶分布无明显差别,左肺下叶孤立性肿块影1例,双肺下叶炎性实变1例,混杂性病变3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确诊.治疗采用手术切除病灶和(或)氟康唑治疗. 结论 肺隐球菌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建议积极开展经皮肺穿刺活检协助诊断,氟康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8.
Y型金属气道支架置入治疗复合气道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一体化Y型金属气道支架置入治疗气管下段、气管隆突和双主支气管复合病变(狭窄或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狭窄和食管/胸腔胃-隆突瘘的特殊解剖结构,设计气道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在纤维支气管镜指导及X线监视下,对10例气道复合病变患者置入气道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10枚。结果 Y型内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10例患者置入内支架后症状均缓解。呼吸困难分级由Ⅲ~Ⅳ级改善为0~Ⅱ级,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由高流量吸氧时的75%~92%[平均为(85±5)%]提高至自然呼吸时的90%~99%[平均为(95±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52,P0.05)。其中2例气管食管瘘患者带膜支架置入后气促缓解,禁食24h后进食未出现呛咳。结论气道Y型一体化自膨胀式金属内支架置入能有效解除气道复合病变,技术可行,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临床有多种疾病可因双肺多发实变而发生急性呼吸衰竭,但病情危重病理检查又无法提供明确诊断时会让临床医师感到棘手。本文报道1例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双肺多发实变的危重患者,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后诊断仍不明确,笔者所在科室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讨论,临床考虑为重症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或急性间质性肺炎,最终抢救成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对气道狭窄患者辅助气道球囊扩张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对33例气道狭窄患者进行气管支气管三维重建,对适合气道球囊扩张的患者进行气道球囊扩张手术,比较CT三维重建成像和纤支镜所见图像符合程度,术后再次对气道狭窄患者行CT三维重建,比较术前术后气道直径变化情况。结果 3例经CT发现右中叶支气管狭窄患者未予以手术,其余30例患者经术后证实纤支镜检查所见与CT气管支气管三维重建图像基本相似,符合率达100%。术后即时随访复查CT气管支气管三维重建提示通过高压球囊扩张术后,狭窄段气管直径由扩张前的(2.7±1.3)mm增加到(6.9±1.6)mm。结论多层螺旋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在气道良性狭窄患者行纤支镜下球囊扩张术中以及术后随访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