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MSCT对胃癌所致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分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胃癌并行胃癌手术治疗患者90例,其中发生于胃底部、胃体部及胃窦部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MSCT全腹部平扫及增强检查,将所有患者淋巴结转移进行CT诊断并分别进行分组及分期诊断,将影像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Kappa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于各部位胃癌的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中分组诊断的评估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N分期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一致性好。结论:1.MSCT对胃癌所致的淋巴结转移评估方面,分组诊断优于传统分期方法。2.分组诊断可以降低非淋巴回流区域淋巴结和发生跳跃性转移淋巴结的漏诊率。3.分组诊断可在术前为临床手术的评估及展开做出重要的指引,使得临床医生在手术中对淋巴结进行重点清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影像学表现及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5例ANFH病例,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2岁,病程1个月~19a。病例均行普通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X线平片、CT及MRI发现ANFH的阳性率分别是65%、81%及100%。结论:MRI诊断ANFH最敏感,其次为CT,最后为普通X线平片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回盲区癌与炎性假瘤的CT征象,探讨其主要鉴别要点,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对36例回盲区实性占位的病例,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平扫及3期增强扫描,薄层重建后发送到AW 4.2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并综合观察。CT诊断后追踪对比手术病理结果或其他临床治疗结果。结果36例病例中,23例为恶性肿瘤,13例为炎性假瘤,CT误诊8例。重新分析各病例CT征象及结合临床病史,寻找回盲区癌及炎性假瘤的不同CT征象及误诊原因,总结出鉴别要点。结论回盲区癌及炎性假瘤强化特点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等CT表现均有所不同,重视CT鉴别要点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肩峰小骨的MRI表现,并分析肩峰小骨与冈上肌和冈下肌损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8月诊断为肩峰小骨患者21例(有肩峰小骨组)的MRI资料,并匹配同期检查的21例无肩峰小骨者作为无肩峰小骨组.有肩峰小骨组男14例,女7例;年龄29~77(55.5±11.5)岁.无肩峰小骨组男10...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T平扫在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CVT/CVST)中的影像表现,提高对CVT/CVSTCT平扫影像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CVT/CVST患者的头颅CT平扫的影像学表现,并与患者MRI、MRV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头颅CT平扫可准确诊断大部分的CVT/CVST患者,其特有征象出现率较高,10例病例中,出现条索征7例,静脉性脑梗死3例,脑出血3例,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的1例,直接征象出现率达70%,间接征象出现率达70%,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同时出现达60%。结论 CT平扫对早期CVT/CVST是一种快速、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MSCT平扫、头颈CTA以及颅脑灌注(CTP)对TIA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TIA患者30例,所有病例均进行头颈CT平扫、CTA扫描,颅脑CTP成像,获得相关图像数据。结果本组椎基动脉系统TIA共10例,其中8例CTP脑灌注异常,CTA发现7例有椎基动脉粥样斑块和管腔狭窄。颈内动脉系统TIA共20例,其中15例CTP脑灌注异常,CTA发现14例有颈内动脉系统粥样斑块并血管狭窄。结论通过64层螺旋CT及时而方便地检查出头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存在及斑块性质,并分析软斑块发生的相关性因素,了解相应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不仅能预测卒中风险,对TIA患者的早期发现及后续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盆腔结核的CT及MRI表现,探讨MSCT联合MRI及增强扫描对盆腔结核包块的定性和定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腹水病理活检或手术证实的盆腔结核肿块20例,有完整的CT、MRI及增强扫描图像。结果 20例患者当中,CA125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CA19-9升高的有5例,CT及MRI表现为囊性者6例,囊实性者11例,实性者3例,均有不同程度腹水表现,腹膜不同程度的线状、结节状增厚有15例,淋巴结肿大的有10例,术前CT误诊7例,MRI6例。结论通过MSCT以及MRI征象的综合分析,能提高盆腔结核肿块诊断符合率,尽可能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从而减轻盆腔肿块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淋巴瘤MS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的MSCT资料.结果:20例原发性胃淋巴瘤中,发生部位胃底1例,胃底-胃体6例,胃体-胃窦4例,胃体7例,胃窦1例,全胃1例.胃壁增厚是原发性胃淋巴瘤主要表现,其中弥漫性增厚8例,节段性增厚10例,局限性胃壁增厚2例.PGL胃黏...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肾性骨营养不良(ROD)患者骶髂关节改变的CT特征,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5例ROD患者的骶髂关节病变CT特点及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9-69岁,平均49岁。分析ROD骶髂关节骨质病变的部位、骶髂关节间隙、密度、边界、周围骨质及软组织情况。结果所有ROD患者均为双侧骶髂关节髂骨侧骨质受累,并伴有其它多种ROD影像表现,包括骨质疏松23例、骨质软化21例、骨质硬化9例、棕色瘤10例、软组织异常钙化15例及病理性骨折5例,35个骶髂关节间隙正常,15个间隙增宽,17个骶髂关节见双边征。结论 ROD骶髂关节受累表现为双侧髂骨侧骨质破坏,多伴发多种ROD影像表现,双边征及关节间隙增宽具有特征性,结合ROD其它影像征象及临床病史可提高对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率。CT对其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