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肿瘤学   22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放射生物学研究进展对放射治疗的影响:分割方式的研究分割方式的研究是近代放射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放射治疗提高疗效的一个重要途径。放射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放射线对人体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影响是不同的。可把正常组织按放射反应的不同分为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两大类:前者包括更新快的组织,如皮肤、造血系统、小肠、睾丸等;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君心  余子豪 《中国医刊》2003,38(12):20-2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 ,在美国 4 0~ 5 5岁的女性中 ,乳腺癌占死因的首位。在我国 ,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乳腺癌的临床研究是各种肿瘤中研究最细致、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最多的病种之一 ,一直居于各种肿瘤研究的先导地位。本文以乳腺癌研究的循证医学为基础 ,介绍目前乳腺癌放射治疗的进展。1 早期乳腺癌的保留乳房治疗乳腺癌保乳治疗在二十世纪 70年代以来发展并已成熟 ,对于患者的美容需求及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保乳手术占到了 5 0 %左右 ,6个大宗前瞻性的研究及 3个Meta分析表明保乳手术 +放疗的局部控制…  相似文献   
3.
胰腺癌放射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胰腺癌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治疗技术的改进 ,手术治疗疗效也有所提高 ,但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中位生存期仍在 1 0~ 1 9个月 ,5年生存率仅 1 2 %~ 2 4 %。姑息手术的预后更差 ,平均生存期仅 5~ 7个月。据文献报道 ,胰腺癌病人求诊时 ,50 %病人已有转移病变 ,2 0 %~ 30 %因局部病变晚期不能手术 ,只有 1 0 %~ 2 0 %病人的肿瘤可切除。手术能根治的病人很少。近年来 ,在胰腺癌治疗中放射治疗的应用逐渐增多 ,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但它的作用主要是辅助性或姑息性的。1 辅助性放疗和化疗1 .1 术后放疗和化疗 根治性…  相似文献   
4.
脊椎血管瘤手术后复发放射治疗疗效观察(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脊椎血管瘤手术后复发放射治疗疗效和适宜剂量。方法 1968—1992年间共收治手术后复发的有症状的脊椎血管瘤6例,中位年龄28岁。病灶在胸椎5例,腰椎1例。4例有病灶局部疼痛合并不完全性截瘫,2例为局部疼痛合并下肢麻木无力。采用^60Co和8MV—X线照射治疗,总剂量范围30-60Gy,平均40Gy。结果 所有接受放疗的患均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4例不完全截瘫患中3例基本恢复,1例完全恢复,另外2例原有的下肢麻木症状消失,但影像学检查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放射治疗对手术后复发的脊椎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的,剂量以36—40Gy为宜。但放射治疗起效比较慢,且影像学改变不明显,所以应以远期症状改善率作为评价放射治疗效果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38例腹膜后脂肪肉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治疗结果。方法 1958~1998年我院收治38例腹膜后脂肪肉瘤。21例为首程治疗,17例局部复发后再程治疗。21例初治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完整切除率为86%。3例接受术后放射治疗。17例外院术后复发再程治疗患者有13例在我院接受手术,4例接受单纯放疗。再程手术完整切除率为54%,1例接受术后放放射治疗。放疗剂量DT30Gy~70Gy,中位剂量50Gy。结果 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50%,5年远转率为7.3%,5年局部复发率为65%,初程治疗和再程治疗组的5年总生存率为53%和48%,无显著性差异(P=0.293,5年局部复发率为59%和74%,无显著差别(P=0.615)。全组手术完整切除组5年生存率为58%,部分切除或未切除者5年生存率为27%,有显著性差异(P=0.006)。34例有肿瘤大小记录的患者,其中4例肿瘤<10cm,均存活;22例肿瘤10~30cm,有13例死亡;8例肿瘤≥30cm,有6例死亡。结论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完整切除可显著提高生存率。经积极治疗,复发患者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余子豪 《癌症进展》2003,(3):131-136
近代放射治疗建立在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和临床肿瘤学基础上,上述三个领域近期的发展对放射治疗进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放射物理学的三维立体定向(3D-CRT)的出现和应用,使肿瘤体外放疗更加精确;根据放射生物学的研究分割(照射)成果,使临床放射治疗设计出不同的分割治疗方案,其中受普遍关注的是超分割照射、加速超分割照射;临床肿瘤学的进展使得各种治疗肿瘤的手段在综合治疗(包括放射治疗)模式上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为了全面了解我国目前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简称术后放疗)的现状,特开展此项研究。方法对全国所有开展放疗的单位分别于2003年1~3月邮寄调查表,对乳腺癌术后放疗的适应证和放疗技术等进行两轮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术后放疗适应证中包含T1~T2期病变及位于内象限或中央区、T1~亿期淋巴结转移1~3个、T3期或淋巴结转移≥4个的单位比例分别为11.9%、63.8%、87.6%和97.1%,其中仅以T3期或淋巴结转移≥4个为术后放疗主要适应证的单位只占7.1%。在放疗靶区中,常规照射锁骨上下区的单位最多,占96.2%,其余依次为内乳区85.2%、胸壁79.0%和腋窝74.8%。胸壁照射以^60Co或高能X线切线野照射最多见(45.2%),单纯电子线照射占28.3%,^60Co或高能X线与电子线混合照射占25.3%;34.3%的单位在照射中胸壁加垫填充物;胸壁的中位照射剂量是50Gy(30~60Gy)。腋窝照射以^60Co或高能X线为主(86.6%),与电子线混合照射占12.7%;有65.6%的单位采用腋后野补量照射技术;腋窝中位照射剂量是50Gy(40~64Gy)。锁骨上下区也以^60Co或高能X线照射为主(61.4%),与电子线混合照射占33.7%;锁骨上下区中位照射剂量是50Gy(40~60Gy)。内乳区单纯^60Co或高能X线照射占49.7%,与电子线混合照射占33.0%,单纯电子线照射占15.6%;内乳区中位照射剂量也是50Gy(40—60Gy)。结论目前我国对肿瘤≥5cm或淋巴结转移≥4个的乳腺癌进行术后放疗的看法比较一致,但对T1~T2期淋巴结转移1~3个的患者是否需要术后放疗的看法尚存分歧,有待进一步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腮腺非霍奇金淋巴瘤(PLP)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PLP。根据Ann Arbor分期,ⅠEA期12例,ⅡEA期10例。根据WHO淋巴肿瘤病理分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9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0例,1、2级滤泡淋巴瘤(FL)3例。有2例MALTL患者有干燥综合征病史。8例MALTL和FL在术后接受单纯放疗,仅3例术后接受化放综合治疗。8例DLBCL在术后接受化放综合治疗。结果全组首程治疗后复发5例,无放疗野内复发,其中9例MALTL中1例复发,10例DLBCL中3例复发。全组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9%和73%。MALTL和DLBCL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0% (P=0.160),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0%和59%(P=0.090)。结论腮腺是MALTL易于发生的部位,尤其是伴有干燥综合征的患者;早期腮腺MALTL采用单纯放疗,早期DLBCL采用化放综合治疗后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原发纵隔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疗效和失败原因.方法 搜集14年间收治的病理让实的原发纵隔B细胞淋巴瘤46例,其中Ⅰ期14例,Ⅱ期23例,Ⅲ期3例,ⅣA期6例.21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开胸探查术19例,纵隔镜活检术2例.37例Ⅰ+Ⅱ期中,8例接受单纯化疗,29例接受化疗+放疗,Ⅲ+Ⅳ期以化疗为主.放疗多采用纵隔加颈部照射野,中位剂量为45.00 Gy(16.95~61.00 Gy).化疗采用CHOP方案27例,三代化疗方案(MACOP-B,ProMACE/CytaBOM,m-BACOD,PmMACE-MOPP)9例,高剂量化疗加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HDCT/APBSCT)10例.化疗+美罗华16例.化疗周期多为6~8个.结果 全组患者首程治疗后达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14例,病变进展11例,未评价2例.全组11例死于肿瘤.全组5年总生存率为35%.Ⅰ+Ⅱ期和Ⅲ+Ⅳ期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9%和5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和0(X2=4.35,P=0.037),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3%、11%(x2=17.77,P=0.000).治疗后达完全缓解者5年总生存率为80%,部分缓解者为50%,病变进展者为0(X2=19.58,P=0.003).19例治疗中病变进展或治疗后复发,腹腔淋巴结受侵和远处结外器官受侵最常见.结论 晚期患者生存率低,需要探讨更为有效的全身治疗方案,放疗可改善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0.
腹腔隐睾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分期和治疗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1958年6月至1991年12月收治68例腹腔隐睾精原细胞瘤,占睾丸精原细胞瘤的14%。60例根据本院提出的分期标准进行分期,Ⅰ期34例,ⅡA期6例,ⅢB期11例,Ⅲ期5例,Ⅳ期4例。8例外院治疗后复发的病人未分期。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少数合并或单用N-甲基溶肉瘤素化疗。全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89.1%和83.2%。Ⅰ期和ⅡA期5年、10年生存率为100%,ⅡB期分别为90%和77.1%,Ⅲ、Ⅳ期为51.8%和38.9%。原发灶大小、外侵程度、手术是否切净和预后无关。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各分期间生存率有显著差别。Ⅰ期和ⅡA期建议作腹主动脉、同侧髂血管淋巴引流区和原发肿瘤床照射,不必全腹照射。Ⅲ、Ⅳ期应以联合化疗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