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16篇
  免费   839篇
  国内免费   641篇
耳鼻咽喉   91篇
儿科学   280篇
妇产科学   176篇
基础医学   945篇
口腔科学   110篇
临床医学   2340篇
内科学   1277篇
皮肤病学   127篇
神经病学   795篇
特种医学   4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13篇
综合类   4652篇
预防医学   1877篇
眼科学   139篇
药学   1950篇
  15篇
中国医学   1691篇
肿瘤学   529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54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405篇
  2018年   417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390篇
  2014年   788篇
  2013年   731篇
  2012年   886篇
  2011年   1018篇
  2010年   904篇
  2009年   996篇
  2008年   981篇
  2007年   898篇
  2006年   1067篇
  2005年   1042篇
  2004年   732篇
  2003年   723篇
  2002年   611篇
  2001年   660篇
  2000年   536篇
  1999年   415篇
  1998年   325篇
  1997年   308篇
  1996年   268篇
  1995年   243篇
  1994年   227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203篇
  1991年   213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76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3篇
  1965年   9篇
  195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目的 总结国产封堵器经皮和经胸途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X线透视下或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股静脉或股动静脉法,或者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下经胸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封堵1186例,其中经皮X线下封堵1081例、经皮单纯超声引导下封堵42例、经胸封堵63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 ductus arteriole,PDA)426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363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348例、卵圆孔未闭11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9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6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stenosis,PS)12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瓣狭窄8例、主肺动脉侧支封堵3例[经胸封堵66例改为63例,PDA443例改为426例]。结果 全组病例成功率98.2%(1165/1186),无死亡病例。随访1~36个月,术后第1、3、6、12个月及术后每年常规行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术后第1、6、12个月的随访率分别为 92.9%(1102/1186)、84.1%(998/1186)、70.5%(836/1186)。超声心动图提示少量残余分流(<3 mm)18例;三尖瓣少量反流33例,中量反流5例;主动脉瓣轻度反流5例,中度反流1例;心律失常Ⅲ°房室传导阻滞(Avionics Bulletin,AVB[房室传导阻滞(Avionics Bulletin,AVB)])1 例,Ⅱ°AVB 3例,完全性左束支3例,交界性心动过速3例,交界性逸搏2例。结论 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治疗中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低、操作容易、疗效确切、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4.
膀胱副节瘤是原发于膀胱的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膀胱逼尿肌的交感神经丛,占膀胱肿瘤的0.05%,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平均发病年龄40岁[1]。该肿瘤在病理上难以判断良性与恶性,疾病进展及预后并不十分清楚,目前临床上缺乏系统的病例研究。本院于2014年6月收治1例高龄女性患者,现结合此病例复习文献,对相关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布美他尼与呋塞米两类K~+转运蛋白抑制剂对小鼠听觉功能的影响。方法:以30只健康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10例,布美他尼处理组10例,呋塞米处理组10例。对照组小鼠不予处理,布美他尼处理组予以布美他尼处理,呋塞米处理组予以呋塞米处理。分别对各组小鼠进行听觉脑干反应检测,对比三组小鼠听觉脑干反应阀值,以及布美他尼处理组、呋塞米处理组小鼠给药前后和恢复后听觉脑干反应阀值。结果:给药后,布美他尼处理组、呋塞米处理组平均听觉脑干反应阀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布美他尼处理组平均听觉脑干反应阀值高于呋塞米处理组(P0.05)。停止给药恢复后,布美他尼处理组、呋塞米处理组平均听觉脑干反应阀值均低于给药后(P0.05),与给药前接近。结论:布美他尼K~+转运蛋白抑制剂对钠钾氯协同转运蛋白1的抑制作用高于呋塞米,对小鼠听觉功能的损伤影响高于呋塞米。  相似文献   
6.
血管外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适应我们外科发展趋势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临床实习教学同样是在不停的摸索中以求探索出一种适合现代血管外科学发展方向的教学方法,这一直是教师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现代外科的发展要求在临床教学中把握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指导实习生把书本知识应用到临床实际工作中,既能适应临床工作的需求,也能符合现代化外科的发展潮流。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病例为先导,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既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能力,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在血管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开展的PBL教学模式效果良好,值得在今后的血管外科临床教学工作中作进一步尝试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垂体腺瘤形成中的作用,以及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垂体腺瘤临床特征之间关系。方法 分别提取64例垂体腺瘤患者(垂体瘤组)和32例非垂体瘤患者(对照组)外周静脉血的P16基因,用亚硫酸修饰、PCR扩增、基因克隆及平板克隆测序等技术检测P1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比例。同时对两组患者的P16基因甲基化比例,以及对垂体瘤组中不同肿瘤大小、内分泌功能、复发、瘤卒中、侵袭性、年龄及性别临床特征患者的P16基因的甲基化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1)垂体瘤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2)巨腺瘤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大腺瘤组和微腺瘤组(均P 0. 05),大腺瘤组与微腺瘤组的甲基化比例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3)无功能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激素分泌组(P 0. 05);(4)侵袭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非侵袭组(P 0. 05);(5)≥41岁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30~35岁组和36~40岁组(均P 0. 05),30~35岁组与36~40岁组的甲基化比例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6)复发组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初发组(P 0. 05);(7)伴瘤卒中组与无瘤卒中组的甲基化比例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8)男性组与女性组的甲基化比例差异无统计意义(P 0. 05)。结论 P16基因甲基化与垂体腺瘤的形成、大小、内分泌功能、侵袭性、是否复发以及患者年龄密切相关,而与是否伴有瘤卒中及患者性别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出血一直是产科及妇科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多年来,医师们采用包扎的方法处理一些难以控制的出血。本文报道了一种改良的标准化包扎方法,以避免传统包扎方法中的缺陷。对1例剖宫产加子宫切除术,以及3例进展期妇科肿瘤切除术患者,采用该法进行了包扎。包扎物包括一块宽大的纱布条和一个烟卷式引流条。纱布条的一端覆盖一层可吸收止血纱布(氧化再生纤维素),纱布条的其余部分穿过一条1英寸的烟卷引流条,并紧密地折叠几次,以维持对出血区的压力。烟卷引流条的另一端,其间可见纱布条,从下腹部同侧造口处穿出。这种包扎方法,有利于持续观察判断出血…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快速发展、交通事的故逐渐增多,骨外伤种类也日浙增多,损伤类型也日见复杂化,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本例报告应用单边式外支架治疗股骨中下段漂浮性骨折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下班途中骑摩托车与运输汽车相撞,当即致伤右侧大腿·伤后不能站立行走,送我院就诊·体检:神清,痛苦面容,无贫血貌,瞳孔等大同圆,心、肺、腹均正常·专科检查:右下肢呈外旋位、肿胀明显,无皮肤裂伤及擦伤,右股部有畸形,皮肤感觉存在,右股部中段触痛伴异常活动,膝关节活动受限,踝关节活动自如,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存在·…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维持肿瘤微脉管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其进行抗新生血管的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VEGF受体(VEGFR)特别是VEGFR2,在上皮性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异常,使VEGF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刺激肿瘤细胞生长并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