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7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男53例,女19例;年龄16~65岁,平均34岁;左侧33例,右侧39例。闭合伤61例,开放伤11例。髌骨下极粉碎45例,髌底粉碎6例,全髌粉碎21例。内固定方式:钢丝环扎固定26例,克氏针张力带固定5例,镍钛聚髌器(NT-PC)固定41例,对其疗效作分析对比。结果:72例患者中有6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以术后不同时期膝关节功能和X线检查综合判断疗效,钢丝环扎固定、克氏针张力带固定、NT-PC固定三组中,术后下地行走平均时间分别为35、18、10d,术后正常步态平均时间分别为48、45、22d,屈膝90°时间分别为50、30、26d,三组优良率分别为79·2%、50·0%、91·9%。结论:NT-PC用于粉碎性骨折的治疗,避免了髌骨部分或全部切除,最大限度保存膝关节功能,是目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分析自2000年4月~2003年12月,采用后路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系统固定联合Cage治疗腰椎滑脱症共12例,按M eyer-d ing分度:Ⅰ°滑脱7例,Ⅱ°滑脱4例,Ⅲ°滑脱1例。术后随访2~4.5年,平均3.2年。结果12例患者椎体间骨性融合率1年89%,2.3年达100%,优良率为91.7%。结论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结合Cage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二者能够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符合腰椎生物力学的要求,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胫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8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探求其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18例术后出现钢板断裂患者中,14例由医源性因素引起,4例因外伤、过早负重等引起。结论医源性因素及术后过早负重是钢板断裂的主要原因。科学使用内固定、规范手术操作、修复骨缺损、定期随访、科学的功能康复锻炼等,是防止胫骨中下段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断裂的主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术后主动和被动两种功能锻炼方式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自2004年5月~2006年3月,48例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即自主锻炼组(A组)和CPM锻炼组(B组),于术后第2天分别开始进行功能锻炼,记录两组术后相同时间点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与达到膝关节相同屈曲角度所需天数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膝关节达到相同主动屈曲角度所需天数少于B组,在相同的时间点,A组主动屈曲的度数明显大于B组。结论:膝关节镜术后患者早期有指导下的自主功能锻炼更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解剖基础。方法本组共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39例,并随访分析疗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采用Aitken和Rorabeek综合评分系统评分,优25例,良10例,可2例,差2例。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固定牢靠,复位较好,有利于患者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在临床上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后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变化与脊髓功能恢复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32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脑脊液(CSF)中天门冬氨基酸(Asp)和谷氨酸(Glu)在损伤后不同时段的含量变化。结果 天门冬氨基酸(Asp)和谷氨酸(Glu)在损伤后16h达到高峰,24h后开始逐渐下降;兴奋性氨基酸在损伤后高峰越早,升高得越多,脊髓损伤越严重;CSF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升高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脊髓功能恢复越差。结论 CSF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是脊髓损伤的敏感指标,可以作为早期预测脊髓损伤程度和判断其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6月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8例92个椎体,局部麻醉行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内注射骨水泥强化压缩骨折椎体,对术前术后腰椎疼痛,手术椎体前缘高度等数据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8~21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前后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低于5%;术后3d疼痛缓解明显,VAS评分为(1.8 ±1.2);较术前VAS评分(7.2 ±1.6)明显下降,主观治疗满意度为96%;术后自由下地站立时间为(5.6 ±2.7)d; 2例术后出现一侧下肢疼痛麻木,经对症治疗好转,不影响下肢功能;5例出现无症状椎管内骨水泥渗漏,7例出现椎体周围骨水泥渗漏,没有症状未予处理.结论 经皮椎弓根椎体成形术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近期治疗效果良好,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满意,有效的强化骨折椎体的强度,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01~2004-12收治并获得随访的23例新鲜的NeerⅢ型锁骨外端骨折或(和)Tossi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其中,锁骨钩钢板治疗12例,传统内固定方法(钢丝环扎、克氏针张力带固定、螺钉内固定等)治疗11例.术后随访6~37个月,采用Lazzcano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锁骨钩钢板组:优9例,良3例,优良率达到100%;传统内固定治疗组:优5例,良3例,差3例,优良率为72.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锁骨钩钢板是治疗锁骨外端骨折或(和)肩锁关节脱位的理想内固定材料,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行研发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assisted closure,VAC)联合海绵敷料治疗Ⅲ~Ⅳ期难愈性压疮效果。方法将60例Ⅲ~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自行研制的VAC装置联合海绵敷料治疗难愈性压疮,对照组采用传统敷料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增生时间、填充创面时间、治愈时间及治疗费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增生与填充创面缺损时间、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自行研发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海绵敷料换药治疗Ⅲ~Ⅳ期难愈性压疮,压疮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增生、填充创面的时间快,有效缩短治愈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重建钢板与克氏针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研究重建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评估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48例与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57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105例经12-25个月随访,重建钢板内固定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48例骨折全部愈合,其中,2例延迟愈合。参照韩平良等锁骨疗效标准:优41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95.8%。克氏针髓内固定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9例畸形愈合,5例延迟愈合,3例骨不连,余骨折全部正常愈合。优28例,良15例,差14例。优良率75.4%。对两组疗效比较作X2检验(P<0.005),两组间优良率有显著差异。结论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固定牢靠,未发生血管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能早期功能锻炼,为固定锁骨中段骨折之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