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0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浅谈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逢海峰  王艳艳  任长虹 《吉林医学》2008,29(18):1528-1529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而逐渐衰老,各项功能呈直线下降,如食欲减退、失眠、视力下降、两耳失明、头发变白、免疫功能低下等等。这些都是老年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伴着健康状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的心理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社区护理针对老年人的这些特点,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加以指导,以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秀丽隐杆线虫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 elegans)是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其中神经细胞占体细胞的三分之一之多.虽然解剖结构十分简单.但神经递质、突触蛋白、离子通道等基本组成与人类具有高度的保守性.由于其全基因组遗传信息已知,基因操作便捷,秀丽隐杆线虫已经在高级神经功能活动、神经系统疾病等研究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秀丽隐杆线虫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红蛋白(NGB)对硝普钠(SN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诱导制备NO损伤细胞模型,通过转染真核表达载体方式在PC12细胞中过表达NGB,采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NGB表达水平,采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bcl-2基因的表达变化,并检测细胞活性(MTT法)、LDH释放量和胞内胞外NO含量.结果:过表达NGB可提高PC12细胞的存活率,增加bcl-2基因的表达,但不改变胞内、外NO的含量.结论:NGB可保护硝普钠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一对彼此信任的夫妇能经得起一切灾难的袭击。当他们整个儿过着穷困的日子的时候,他们也比一对占有全世界财富的离心离德的夫妻幸福得多。——选自法国著名哲学家卢梭的《爱弥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脑梗塞面积及血脑屏障(blood brainbarrier,BBB)通透性功能障碍的保护性作用及其程度。方法: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远隔缺血后适应。应用TTC法评估脑梗死面积,采用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评估脑水肿、应用伊文思蓝(Evans Blue,EB)观察再灌注后BBB通透性变化。结果:大鼠BBB通透性缺血后适应24 h组与缺血再灌24 h组相比明显减轻(P<0.05),缺血后适应48 h组与缺血再灌注48 h组相比明显减轻(P<0.05);TTC梗塞面积缺血后适应24 h组与缺血再灌注24 h组相比明显减轻(P<0.0001),缺血后适应48 h组与缺血再灌注48 h组比明显减轻(P<0.0001);缺血后适应组比缺血再灌注组脑含水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缺血后适应能够保护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破坏,减轻梗塞面积和脑水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间断性常压低氧后适应(intermittent normobaric hypoxia postconditionning,INHP)对慢性脑血流低灌注大鼠脑白质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INHP1组和INHP2组,每组8只。Morris水迷宫用于评价大鼠的认知功能,Klüver-Barrera染色用于评价脑白质损伤的严重程度,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Iba-1抗体分别用于免疫标记脑白质中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脑白质中髓鞘脱失、空泡形成,并有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活化;与模型组比较,INHP1组大鼠参考记忆力较差、脑白质损伤较重,脑白质中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较多(P<0.05),而INHP2组大鼠参考记忆力较好、脑白质损伤较轻,脑白质中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较少(P<0.05)。结论延迟INHP可改善慢性脑血流低灌注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脑白质损伤,而早期INHP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7.
8.
慢性脑缺血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狭窄和(或)低灌注,脑血流量长期、慢性供应不足,导致脑代谢障碍和功能衰退的一个病理过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渐进性的学习记忆和空间辨别能力下降,甚至痴呆。脑白质损伤主要为脑白质疏松症,为脑室周围白质和深部白质区域弥散分布的斑点状或斑片状改变,在脑CT上为弥散低密度影,在脑MRIT2加权像上为双侧弥散性的高信号。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血管病是导致临床多种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急重症如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的主要原因.尽管对缺血性血管病的病理及临床治疗研究十分深入,但是真正能从基础研究转化到临床应用的保护治疗措施仍然少之又少,特别是脑梗死.1986年Murry等[1]提出将一个器官预先给予一个短暂的非致死性的轻度缺血处理后,对其后致死性的缺血产生耐受,称之为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研究珠蛋白(globin)13(glb-13)的生理作用,以回交2次的glb-13(tm2825)突变株系和hif-1(ia04)构建线虫双突变株系hif-1(ia04);glb-13(tm2825)。方法 glb-13(tm2825)与野生型N2株系交配获得glb-13(tm2825)的雄虫,再与N2的雌雄同体线虫进行交配,回交2次后,通过单只线虫基因组PCR法鉴定出交配后的纯合体。使用hif-1(ia04)和野生型线虫N2进行交配得到hif-1(ia04)的雄虫,然后再与glb-13(tm2825)雌雄同体线虫交配,通过单只线虫基因组PCR法鉴定出交配后的纯合体。结果获得hif-1(ia04);glb-13(tm2825)双突变株系。结论通过线虫交配回交可以使突变株系线虫保持稳定性状,而突变株系之间的交配可以制备出双突变株系,为深入开展glb-13的功能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