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镜鼻窦术后应用双黄连液冲洗鼻腔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ESS)后应用双黄连液冲洗鼻腔的疗效。方法:2001年8月~2004年8月ESS治疗的Ⅱ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201例,术后随机分为双黄连组(用双黄连冲洗)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术后双黄连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中并发广泛性中鼻甲息肉样变者之间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粉针剂冲洗液对创口愈合、消除黏膜水肿具有促进作用,能提高ESS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并发广泛性中鼻甲息肉样变者临床疗效与选择的冲洗液无关,只有处理好病变中鼻甲,方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结合鼻内窥镜电视监视系统下切除广基声带息肉的优越性。方法对40例广基型声带息肉患者采用支撑喉镜与鼻内窥镜电视监视系统联合应用行手术治疗。结果一次手术治愈37例,3例声嘶改善,治愈率92.5%;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应用支撑喉镜在鼻内窥镜电视监视系统监视下治疗广基型声带息肉视野清晰、微创,手术疗效好,而且有利于示教。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总结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支气管镜下取异物的手术时机,手术技巧,麻醉方法,气管切开,术后处理,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病例的原因,麻醉药物的选择,气管切开的指征,变位性异物的应急处理方法。结果 70例顺利取出异物。术中并发喉痉挛24例,气管切开10例,变位性窒息6例,死亡6例。结论术前充分准备,麻醉药物的组合,熟练的操作技术,气管切开术的时机把握,术后的观察和处理是异物成功治疗的几个重要因素,同时,由于激素的合理应用,支气管镜的更新及手术方法得当,需气管切开取异物的病例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36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鼻内镜辅助下进行肿瘤切除,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成功完全肿瘤切除,术后出现颅内血肿1例,眼球运动障碍1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未见其他并发症。对36例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1年生存率为94.4%(31/36),3年生存率为69.4%(25/36),5年生存率为36.1%(13/36)。结论:鼻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效果理想,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短期生存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1岁,10d前不明原因出现咳嗽、痰 中带血、呼吸困难,药物治疗无好转。3d前症状加 重,夜间不能入睡,烦躁不安,乏力,于2002年12 月10日以“Ⅲ度喉梗阻”急诊入院。检查:患者呈 急性病容,扶入病房,烦躁,大汗淋漓,气急,可听见 响亮的喉鸣音,有明显的三凹征。入院后即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鼓膜切开加置管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11例(11耳)的临床资料(鼓膜置管至少1次以上,病程迁延超过1年,鼻中隔偏向患侧)。所有患者均采用鼓膜切开加置管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中耳通气管)置管前及取出后1月、1年分别行声导抗、电测听检查,记录静态声顺值、峰压值和各频率听力级,并采用t检验、F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中耳通气管取出后随访1年。结果:11例患者听力恢复接近正常,鼓膜呈灰白色,动度无明显受限,咽鼓管咽口无明显开放障碍;中耳通气管取出后1年的峰压值(-23.85±3.43 mmH2O)、静态声顺值(0.95±0.01 ml)均比取出后1月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4、0.012,P<0.05);从置管前(52.57±8.57 dB HL)到中耳通气管取出后1月(30.79±4.35 dB HL),再到取出后1年(27.63±1.90dB HL),患耳听力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784,P=0.044,P<0.05)。结论:对于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伴鼻中隔偏曲的患者,施行鼻中隔矫正术可以改善鼻腔通气、帮助恢复咽鼓管功能,提高患耳听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临床特征,误诊误治原因及影响愈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其中ⅠE局限10例,ⅠE超腔15例,ⅡE6例,ⅣE3例;发生于鼻腔29例,鼻腔外5例;行单一放疗或化疗14例,放疗加化疗综合治疗20例。结果:误诊率58.8%(20/34),误治率52.3%(18/34)。5年生存率,ⅠE局限组60.0%(6/10),ⅠE超腔组26.7%(4/15)ⅡE16.7%(1/6),ⅣE0%(0/3),各分期生存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ⅠE超腔单一治疗6例。5年生存率0%,ⅠE局限组综合治疗2例,5年生存率50%(1/2)。结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早期临床特征不典型,易误诊误治,确诊依赖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临床分期为影响愈后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采用大样本、前瞻性调查,探讨鼻中隔偏曲对鼻腔双侧鼻窦炎发病率影响的差异。方法:对2006-01-2012-03期间临床资料完整的2 074例鼻中隔偏曲伴慢性鼻窦炎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鼻中隔偏曲窄侧和宽侧的鼻窦炎发生例数分别为1 687例(81.3%)、1 582例(76.3%),未发生例数分别为387例(18.7%)、492例(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窄侧发生鼻窦炎的危险度RR值(1.4)高于宽侧(0.7);窄侧、宽侧2组鼻窦炎个数等级资料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窄侧平均秩次(1 656.396)显著大于宽侧(1 612.184);男女鼻窦炎发病率分别为50.6%(1 049/2 074)、49.4%(1 025/2 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中隔向左侧偏曲1148例(55.4%),向右侧偏曲926例(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窄侧与宽侧的解剖变异主要有钩突肥大(7.0%、27.0%),中鼻甲肥大(7.8%、38.0%),筛泡肥大(26.2%、39.0%),中鼻甲反常曲线(5.4%、15.5%),下鼻甲肥大(52.9%、67.0%),鼻中隔高位黏膜肥厚(0.5%、2.8%)。结论:鼻中隔偏曲窄侧鼻窦炎发病率高于宽侧;男女鼻窦炎发病率无差异;鼻中隔向左侧偏曲的发生率较向右侧高;鼻腔宽侧发生代偿使其鼻窦炎发病率升高;单纯鼻中隔矫正术并不一定能恢复鼻腔的正常通气功能;下鼻甲肥大与鼻窦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