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妊娠晚期妇女营养状况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临床上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由此带来的母儿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如产后出血、手术产、产伤等的危险性均明显增加。巨大儿成年后的远期并发症,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等发病风险也相应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孕期营养是影响胎儿体重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由于胎儿在母体中生长发育所需的一切营养都是通过胎盘由母体供给,因此,胎儿的营养水平与母体的营养水平息息相关。已有研究表明,孕妇体重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孕妇体重增加的特点又以孕中、晚期为主,对于胎儿来说,妊娠后3个月是脑发育和体脂储存的快速增长期,超过30周后,脂肪积累明显超过非脂肪成分的积累。因此,我们选择孕晚期来研究孕妇营养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探讨降低正常孕妇巨大儿发生率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不同营养素摄入量与B超下胎儿各部位测量值的关系。方法:对799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健康孕妇进行前瞻性营养调查,在妊娠32、34、36周调查3天。用食物日志形式记录3天摄入食物的种类及重量。将食物摄入量转换成营养素摄入量。于妊娠28周及38周左右行两次B超检查,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及肱骨长度,并用两次测量之差值反映胎儿孕晚期的生长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孕晚期营养与胎儿生长的关系。结果:孕晚期脂肪供能比与胎儿腹围、头围和股骨增长有关,脂肪供能比每增加1%,胎儿腹围增加2.27mm(P=0.023),胎儿头围增加3.86mm(P=0.01),胎儿股骨长度增加1.35mm(P=0.04)。钙的摄入量与胎儿股骨增长有关;锌、维生素B1、、B2及维生素E与胎儿双顶径关系密切。结论:脂肪供能比与胎儿多个生长指标密切相关,是影响胎儿出生体重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营养素对B超测量的胎儿生长指标的影响不完全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学习各类专业课、文化课的基础,学好语文能帮助中职生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的综合素质。但中职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低等原因,导致他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先导,是智能的基础,是促成学习走向成功的动力。在教学中应全方位、多角度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4.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4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临床特征、早期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选择1990年至1996年我院住院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44例。结果:36例(81.6%)有髓外白血病表现。6例于确诊2周内死亡。19例(43.2%)获得完全缓解,中位生存期为4个月。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11例使用白细胞分离术患者5例出现白细胞反跳。口服羟基脲2 ̄4g/d,白细胞24h内降低47.1%,同时给予水化治疗,碱化尿液和别  相似文献   
5.
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有很高的完全缓解率[1]。随着ATRA的广泛使用,ATRA引起的并发症增多并有维甲酸综合征(RS)的报道[2,3]。我所1990~1995年使用ATRA治疗APL60例,7例并发RS,采用...  相似文献   
6.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甲幼粒细胞白血病经验,探讨如何降低治疗中的早期死亡率。方法;选择60例确诊为APL。的患者,采用ATRA治疗。结果:53例达完全缓解。29例出现白细胞增多症。9例出现高白细胞综合征,加用小剂量三尖杉酯碱,羟基脲或米托蒽醌,8例症状消失。6例出现维甲酸综合征,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并用小剂量ATRA治疗后4例好转。  相似文献   
7.
RT-PCR检测bcl-2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造血干细胞增殖失控及正常凋亡机制的受抑或丧失在白血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白血病患者对多种药物耐受是其临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除多药耐药基因mdr等作用外,阻止肿瘤免于经凋亡而致死亡能力的降低与临床MDR有密切关系。bcl-2是调控细胞凋亡的重要基因,在血细胞的发育、成熟和衰亡中有重要意义,并且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衍变过程。为了评估bcl-2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治疗预测的作用,探讨其在临床化疗耐受的作用,本文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20例AML患者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8.
浅议班主任的科学文化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一样,需要承担一定的知识传授任务,是“科学知识的传递者”。在信息时代,学生视野开阔,思想解放,善于思索,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遇到问题,往往需要与其接触最多的班主任为之答疑解惑。这就要求班主任有深厚的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功底,有深厚的文化和艺术修养,有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BV前S1蛋白与胎儿感染的相关性,为筛查HBsAg阳性孕产妇中可能感染胎儿的高危人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方法、分级定量PCR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56例HBV携带孕妇及其分娩的256例新生儿静脉血前S1蛋白、HBV DNA及HBV标志物。结果:①256例新生儿中发生HBV感染81例,感染率为31.6%。②前S1蛋白阳性孕产妇所分娩的85例新生儿中,感染率为88.2%(75/85),显著高于前S1蛋白阴性者的3.5%(6/171)(P<0.01)。③在感染的81例新生儿中,有79例其母前S1蛋白阳性(97.5%)(79/81),81例其母HBVDNA阳性,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孕妇单纯HBsAg阳性,其婴儿感染率相对较低,如合并有前S1蛋白阳性或HBV DNA阳性,则胎盘传播率显著上升;②前S1蛋白检测可以代替血HBV DNA检测作为判断胎儿宫内感染的重要依据,可作为筛查HBsAg阳性孕产妇中易发生垂直传播人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经验,探讨如何降低治疗中的早期死亡率。方法:选择60例确诊为APL的患者,采用ATRA治疗。结果:53例(883%)达完全缓解。29例(483%)出现白细胞增多症,9例出现高白细胞综合征,加用小剂量三尖杉酯碱、羟基脲或米托蒽醌,8例症状消失。6例出现维甲酸综合征,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并用小剂量ATRA治疗后4例好转。结论:早期识别ATR毒副作用,尽早治疗,可以降低APL患者早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