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普伐他汀(10mg)对颈动脉内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及时效关系。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普伐他汀10mg/d,A组服药8周,B组服药12周,治疗前后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并计算斑块面积,同时观察血脂水平变化。结果两组分别治疗8、12周后,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显著缩小,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普伐他汀10mg治疗8周后可显著缩小颈动脉内膜斑块并显著降低血脂水平,且方便安全,对于预防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有着特殊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84例为治疗组,并选同期住院的106例急性脑血管病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未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病人治愈率35.7%,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17.9%,总有效率74.5%(P<0.01,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是对脑血管病的有效治疗康复手段,并且在早期排除禁忌证后治疗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3.
孙莉  肖恺  徐建奇  仲小玲 《中国康复》2016,31(4):246-248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加高压氧治疗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出血患者1270例分为2组,对照组590例实行开颅去骨瓣减压、钻孔引流、脑室引流等手术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研究组68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尽早给予高压氧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死亡率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GCS、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研究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尽早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脑梗死的诊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其治愈率仍不高.由于脑梗死后脑组织软化、坏死而致部分脑功能、高级智能活动受影响,大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高压氧治疗可迅速提高脑组织血氧含量,促进神经系统组织、细胞的恢复.本院采用高压氧配合临床常规药物综合治疗脑梗死患者,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生脉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并无升高血压情况发生,反而有助于血压恢复正常.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均为本院1998年9月~1999年11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27例,女3例;年龄60岁~86岁.均被确诊为高血压病.其中合并冠心病者16例,高心病者3例,慢性支气管炎者5例,脑梗塞者4例,心肌病者1例,心律失常者1例,糖尿病者4例,慢性胆囊炎者1例.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是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由于脑梗死后脑组织的软化、坏死而导致部分脑功能,高级智能活动受到影响。田高压氧治疗可迅速提高脑组织血氧含量,促进神经系统组织与细胞的恢复。本组病例通过观察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探讨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综合治疗加高压氧治疗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58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另4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开颅去骨瓣减压、钻孔引流、脑室引流等手术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死亡率及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97%,高于对照组的83.88%(P <0.05);研究组死亡率为2.07%,低于对照组的4.69%(P <0.05);研究组治疗前肢体运动功能得分(21.26±11.82)分,与对照组的(21.93±12.69)分无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得分(65.63±12.15)分,高于对照组的(53.82±12.28)分(P <0.05);研究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为(29.83±13.38)分,与对照组的(29.15±13.6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为(70.42±13.92)分,高于对照组的(57.21±14.37)分(P <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剂量普伐他汀(10mg)对颈动脉内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及时效关系。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普伐他汀10mg/d,A组服药8周,B组服药12周,治疗前后检测总动脉、颈内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并计算斑块面积,同时观察血脂水平变化。结果:两组分别治疗8、12周后,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显著缩小,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普伐他汀10mg治疗8周后可显著缩小颈动脉斑块并显著降低血脂水平,且方便安全,对于预防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有着特殊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道1例高龄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气管插管患者的高压氧治疗(HBOT)经验,为拓展HBOT在COVID-19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和结果 患者男,87岁,2020年2月3日出现昏迷症状,行胸部CT检查示双肺多发小片状模糊影,2月5日肺泡灌洗液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确诊COVID-19。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于2月22日拔除气管插管,但因患者无咳嗽、排痰能力于2月24日再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判断病情为危重型。2月29日患者首次接受HBOT,医护人员经专用通道进入高压氧舱全程陪同。HBOT治疗4次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趋向稳定,CO2潴留现象缓解,肝肾功能有所改善,凝血功能恢复,3月6日查SARS-CoV-2 IgM阴性、SARS-CoV-2 IgG阳性,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结论 HBOT有利于缓解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CO2潴留现象,对降低机体缺氧损伤、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有积极作用。整体HBOT感染控制程序可行,通过合理设计能够保障医务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0.
例1女,5个月。足月剖腹产,出生时发现面部外观异常。因患肺炎来院就诊。查体:左右面部不对称,眼裂大小不等,眼距宽,鼻梁低平,伸舌,招风耳,枕骨后突。超声心动图显示:动脉导管未闭,房缺,肺动脉高压症。凹提示:脑积水。细胞遗传学检查:患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6,XX,der(2),t(2;13)(p13;p11)。检测患儿双亲外周血染色体,其父核型正常,其母染色体核型:46,XX,t(2;5;13)(p13;p11;p11),为一复杂平衡易位携带者。患儿外周血的异常核型可能来源于母亲。由于该患儿已夭折,故无法做进一步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