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最低有效剂量。将2008例确诊为早孕的妇女随机分为三组,A组应用米非司酮,总剂量为150mg,每次25mg,一日二次,连服三天,第四天口服炉索前列醇600μg;B组米非司酮,总剂量125mg,首次50mg,以后25mg,一日二次,连服二天,第三天口服米索前列醇600ug;C组米非司酮,总剂量100mg每次25mg,一日二次,连服二天,第三天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相似文献   
2.
异位妊娠是妇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也是孕早期孕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增高趋势。因其症状可不典型、表现多样、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增加了诊断难度。为了提高对此病的认识,降低病死率,将本院1988年5月至2007年9月102例误诊病例作一分析,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3.
42例异位妊娠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位妊娠是妇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也是孕早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的增高趋势,其症状常不典型,临床表现多变,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增加了诊断难度.为了提高对此病的认识,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1988年-2004年间,42例误诊病例作一分析,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内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例子宫内翻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 7例 ,死亡 5例 ,死亡率达 4 1.6 %。结论 :只要及时抢救 ,及早复位 ,可降低子宫内翻死亡率。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是预防的关键 ,同时要注意提高基层接生员、个体医生及相关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子宫穿孔是计划生育手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虽较少发生.但一旦发生,可出现内出血、感染、脏器损伤等严重后果。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往往危及生命。为了搞好计划生育.提高节育手术质量,确保广大妇女健康.笔者对54例人流、上环、取环所致子宫穿孔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并就穿孔的原因、治疗及预防进行了讨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致严重副作用64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吡喹酮是目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但在应用过程中有4.7%~15.4%的患者服药后出现严重副作用[1、2]。为充实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出现严重副作用的资料,现将我院1981~1996年应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患者4640例,发生严重副作用64例临床资料分...  相似文献   
7.
三种方法治疗阴唇粘连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婴幼女阴唇粘连的最佳方式。方法选择阴唇粘连患儿102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B、C3组,其中A组42例,探针分离;B组30例,雌激素局部治疗;C组30例,两拇指分离。观察各组的治疗成功率。结果A组成功率100%,B组成功率80%,C组成功率50%。经χ2检验,三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三种治疗阴唇粘连方法的疗效有明显差异,以探针治疗为最佳。  相似文献   
8.
球状青霉菌是我国在1977年引进的生产青霉素的菌种,为了提高单位产量,采用了单细胞纯化、单菌落自然分离和化学诱变剂处理等方法,经过五代选育之后获得了一株高产量的新菌种TPS-6,它的工业生产效果,远胜于老菌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破裂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年同收治的46例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7例,死亡9例,病死率高达24.32%。死亡原因依次为:滥用缩宫素、疤痕子宫、横位、内倒转、产钳、粗暴剥离胎盘、强行扩张宫口。结论:子宫破裂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可降低病死率。提高各级医务人员水平,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合理使用药物引、催产,熟练正确地处理阴道难产,可最大程度地预防子宫破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