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腔粘连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2000年8月~2003年12月期间收集鼻咽癌放疗后鼻腔粘连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20岁~65岁,中位年龄为37岁,其中放疗后半年内40例病例在纤维鼻咽镜窥视下行简单分离。结果在放疗后半年内发生鼻腔粘连病例通过简单分离,实现鼻腔再通,效果满意,无1例发生再粘连;超过半年病例经简单分离难以解决。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鼻腔粘连有较高的发生率,多在放疗后6个月内形成,因此鼻腔粘连应早期处理,纤维鼻咽镜下简单分离在早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而且操作简单,损伤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联合腔内热疗治疗鼻咽肿瘤的耐受性、副反应和局部控制率.[方法]对42例首次治疗的鼻咽癌病例进行鼻咽腔内微波加热,每周1次,自放疗的第1周开始进行,每次持续50min,T90为42.5℃~43℃,共治疗4~7次,热敏电阻测量系统在治疗过程中全程实时监控,放射治疗采用6MV~10MV-X线常规照射.[结果]放射治疗联合腔内热疗治疗鼻咽癌的有效率为100%(CR 95.2%,PR4.8%),肿瘤侵犯咽旁间隙者CR 93.9%(31/33),鼻咽腔内肿瘤完全消退时的肿瘤剂量为32Gv~64Gv/16~32F,但急性重度黏膜反应(3~4级)发生率明显上升,达83.3%(35/42).[结论]放射治疗联合腔内热疗治疗鼻咽癌能被患者所耐受,能改善局部控制率,尤其是能改善咽旁间隙受侵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髓外浆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髓外浆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进行探讨。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诊断为浆细胞瘤,5例检测尿本周蛋白,4例检测血清M蛋白均阴性;5例行骨髓穿刺与ECT,结果均正常。随访至2005年10月,无失访病例其中4例无瘤生存期超过1年,3例超过3年,1例2年后死于局部复发。结论髓外浆细胞瘤是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依据临床和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可明确诊断,放疗和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中,脊髓布野及全脊髓野与全脑野间衔接的方法。方法:采用我院与浙江大学联合研制的平移扫描治疗装置,在^60Co治疗机上对全脊髓进行平移扫描照射以及用一个等中心、半束整体铅摸照射全脑。结果:根据测量全脊髓内及脊髓与全脑衔接处以及全脑内剂量分布满意,无冷点或热点,符合QA。讨论: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时,采用平移扫描治疗全脊髓及等中心半束整体铅模照射全脑.全脑、髓内以及衔接处剂量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探讨尼妥珠单抗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尼妥珠单抗对CEN-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集落形成实验计算细胞存活率,多靶单击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并计算放射增敏比,流式细胞仪检测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尼妥珠单抗对CNE-2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24h IC50为945μg/ml,0.2×IC50及0.3×IC50剂量下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26和1.38,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组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照射可提高鼻咽癌CNE-2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并阻碍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和干扰细胞周期分布.  相似文献   
6.
凌昕  付真富 《中外医疗》2011,30(16):181-183
放射性脑病是鼻咽癌放疗后严重井发症之一,认识放射性脑病的发病机理和影响因素、及早地诊断和治疗放社性脑病,对于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近年来,对于放射性脑病的发病机理、影响因素、诊断技术与治疗方法均有很大的进展.文幸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1病例资料患者,男,30岁,因左大腿肿块术后1a、复发9个月,于2001年6月15日入我院。该患者于1a前无诱因下发现左大腿有一3cm×4cm大小肿块,质硬,活动,无压痛。在当地人民医院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小细胞恶性肿瘤,建议行术后放化疗。但患者未行放化疗,于术后3个月局部肿块复发。入院前2个月,左大腿肿块渐增大,伴左下肢活动受限,经CAP方案(剂量不详细)化疗2周期,肿块明显消退。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可,体温37℃,P84次/min,R20次/min,BP13/9kPa,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软,左大腿内侧有一直径5cm大小肿块,质硬,固定,无痛,左…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鼻咽癌四野面颈联合野适形放疗技术建立方法,进行三维剂量学研究,寻找最佳临床应用方法.方法 选取40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鼻咽癌患者(T1、T2、T3、T4期各10例),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设计照射方案.每例患者均设计2个方案:(1)以前后面颈野和双侧面颈联合野为主的常规外照射方案(四野面颈联合野适形方案);(2)以双侧面颈联合野为主的常规外照射方案(传统方案).每例患者的2个方案照射剂量相同,采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及截面剂量分布比较鼻咽癌以两种方案治疗时靶区、脑干、脊髓、晶体、颞叶、中耳、腮腺及颞颌关节的受照体积和剂量.结果 (1)四野面颈联合野适形方案可满足鼻咽和颈部计划靶体积的剂量要求;(2)两种方案脊髓受照剂量无明显差异,而四野面颈联合野适形方案脑干平均受照剂量高于传统方案,但并未超量;(3)四野面颈联合野适形方案双侧腮腺和颞颌关节受照剂量、分割剂量和被高剂量覆盖的体积均明显低于传统方案.结论 相对于传统方案,四野面颈联合野适形方案靶体积在获得满意剂量覆盖的同时可更好地保护腮腺、颞颌关节、颞叶等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咽原发性腺癌的发病情况、临床规律及临床诊治、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05-2008-10在我院经过病理确诊和治疗的23例鼻咽腺癌的临床资料.普通型腺癌12例,涎腺型腺癌11例.17例单纯放疗,1例单纯手术治疗,3例术后辅助放疗,1例术后残留补救放疗,1例术前放疗.随访4~20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5个月),随访率100%,生存期计算自病理确诊日开始至死亡或随访截止日.利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局控率、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法计算,颈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结果:本组病例占我院同期鼻咽癌病例总数的0.37%.发病年龄32~62岁,男女比例2.3∶1.颈部淋巴结转移率35%.5和10年局控率分别为64.8%和15.2%;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8.2%和29.3%,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腺癌临床表现与鼻咽癌类似,淋巴结转移主要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有关;涎腺型、低度恶性普通型腺癌淋巴结转移少见,而高度恶性普通型腺癌淋巴结转移率高.虽放疗为主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生存率,治疗上应进一步探讨根据具体病理类型采取以手术为主或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1 病案介绍患者 ,女性 ,19岁 ,因马尾部恶性肿瘤减瘤术后 2 2天 ,于 2 0 0 3年 7月 2 3日收入院。该患者于 2 0 0 3年 1月初无诱因左下肢疼痛 ,渐加重 ,同时伴有大小便困难 ,入院前 3天小便失禁伴会阴部麻 ,于 2 0 0 3年 6月2 7日收入湖州中心医院。MRI检查提示 :腰 5至骶 1见较大异常信号影 ,延伸至左侧第 1骶孔 ,T1WI 及T2 WI 呈灰色信号 ,增强后明显强化。于 2 0 0 3年 7月 1日在全麻下行马尾部恶性肿瘤摘除术 ,术中见腰 5神经根由大量肿瘤样组织呈肉芽状 ,并和神经及马尾粘连 ,腰 5至骶 1左侧肿瘤已突破硬膜及椎管侵及神经根。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