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9 毫秒
1.
2.
目的估算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的潜隐期和潜伏期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以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我国五起Omicron变异株感染疫情中的467例感染者和其中335例确诊病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和伽马分布模型估计潜隐期和潜伏期, 采用加速失效时间模型(AFT)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467例Omicron变异株感染者中位年龄M(Q1, Q3)为26(20, 39)岁, 男性253例(54.18%);无症状感染者132例(28.27%), 确诊病例335例(71.73%)。467例感染者的潜隐期均值为2.65(95%CI:2.53~2.78)d, 98%的感染者在感染后6.37(95%CI:5.86~6.82)d内核酸检测阳性。335例确诊病例的潜伏期均值为3.40(95%CI:3.25~3.57)d, 97%的确诊病例在感染后6.80(95%CI:6.34~7.22)d内出现症状。AFT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与18~49岁年龄组相比, 0~17岁感染者的潜隐期[exp(β)值为1.36(95%CI:1.16~1.60), P<0.001]和潜伏期[exp...  相似文献   
3.
4.
5.
6.
仇艳  时启梅 《山东医药》2002,42(8):63-63
近年来 ,我们采用静脉头皮针封管留置治疗婴幼儿脱水6 3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 6 3例患儿的年龄为出生后 5天~ 2岁。其中腹泻致脱水 5 6例 ,烧伤渗出性脱水 4例 ,新生儿闷热综合征致脱水 3例。方法 :注射部位多为头皮静脉、手足背静脉。输液完毕 ,不拔针 ,分离输液管 ,用 5 m l无菌空针抽取无菌生理盐水 2 ml,注入头皮针内 ,反折头皮针管阻断外界气压 ,用 4层无菌纱布包裹 ,用 0 .2 %的碘伏消毒周围皮肤 ,然后用胶布固定于注射部位的皮肤上 ,防止受压。再次使用时 ,先抽取回血 ,在无头皮针栓塞的情况下 ,连接已排好气的…  相似文献   
7.
<正>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ACH)是儿童矮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并不常见,但病死率较高。对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外科矫形手术可改变"O"型腿患儿步态,但不能改变体型和身高,因此内分泌调节治疗尤为重要。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自20世纪80年代合成后,已成功地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的矮小儿童。2005年1月—2008年9月本科共收治11例ACH患儿,采用rhGH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特发性真性性早熟(ICPP)是指性发育早于正常人群平均年龄2.5岁。目前本病病因尚未明确,多数资料认为主要与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抑素及抑制性氨基酸递质的失衡有关。目前临床治疗多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治疗,但该种药物治疗因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中医认为:ICPP的发生与小儿肾阴阳失衡有关,皆是由于肾阴虚火旺所致。本文作者利用滋阴降火法对收治的52例ICPP女童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全世界每年约700万人死于肿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肿瘤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极其重要,临床也迫切地需要找到更加灵敏和特异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新近的研究显示,循环血清microRNA(miRNA)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可以用于指导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并为有效地监控和预防癌症复发提供了新途径。笔者就循环血清miRNA与肿瘤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D1区编码PE/PPE蛋白家族中的PE 35和PPE 68基因的多态性,并评估其基因多态性对免疫识别的影响。方法笔者从本实验室保存的来自国内不同地区的2346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临床分离株中,选取代表不同Spoligotyping类型的161株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基因扩增后进行序列比对,比较其在T细胞抗原表位的差异。结果在161株菌株中,23株显示有PE 35基因多态性,8株有PPE 68基因多态性。在PE 35基因中,除了菌株JL06018的突变外的其余突变都导致其T细胞抗原表位的改变。PPE 68基因中,62个T细胞表位中有58个(占93.5%)发生了改变。非北京家族PE 35基因的突变率明显高于北京家族(P0.05),而PPE 68基因突变虽是非北京家族高于北京家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E 35和PPE 68的编码基因存在明显的多态性,并很有可能导致蛋白功能的明显改变。此外,这2个蛋白的人类T细胞表位是高度可变的,提示这2种蛋白可能通过参与分化选择来逃避宿主免疫。北京家族可能比非北京家族更容易被宿主T细胞识别,进而更容易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