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β-丙内酯在Vero细胞HFRS疫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β-丙内酯灭活双价Vero细胞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的最佳条件。方法 采用不同终浓度的β-丙内酯和不同的灭活时间对疫苗进行灭活,用细胞培养法进行病毒增殖试验,以确定灭活效果。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β-丙内酯的最佳水解条件和3批双价Vero细胞出血热纯化灭活疫苗β-丙内酯残留虽。检测3批双价纯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 疫苗经终浓度为1:2000和1:4000的β-丙内酯作用24h,均可完全灭活病毒;疫苗中的β-丙内酯在37℃水浴下,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其含量逐渐下降,水解2h后已无β-丙内酯检出;3批经β-丙内酯灭活的双价Vero细胞出血热纯化疫苗均未检出β-丙内酯残留,在家兔体内诱导产生针对汉滩型和汉城型病毒的中和抗体效价均达到1:20。结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经终浓度为1:4000β-丙内酪4℃灭活24h,然后再于37℃水浴中水解2h,既可达到完全灭活病毒且无β-丙内酯残留的目的;采用此方法灭活的双价Vero细胞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134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耐药性,以利于药物治疗。方法 应用双纸片协同试验鉴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琼脂稀释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亚胺培南敏感率85.8%,107株菌的MIC在0.125~4.0μg/ml之间,美洛培南敏感率94.0%,126株菌的MIC在0.125~4.0μg/ml之间;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40.3%,44株菌的MIC在0.125~16.0μg/ml之间;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56.0%,59株菌的MIC在0.125~16.0μg/ml之间;头抱西丁敏感率47.0%,63株菌的MIC在0.125~8.0μg/ml之间;左氧氟沙星敏感率61.9%,83株菌的MIC在0.125~2.0μg/ml之间;环丙沙星敏感率53.7%,72株菌的MIC在0.125~1.0μg/ml之间;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64.2%,86株菌的MIC在0.125~8.0μg/ml之间;氯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氨曲南敏感率均在40.0%以下。结论 抗菌活性最好的是碳青霉烯类药物,加酶抑制剂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中介耐药增加,主要原因是临床过度使用所致,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大肠埃希菌以外的细菌抗菌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构建一套快速、有效及安全的血液保障系统,实现战时及突发事件时血液应急保障和合理调配。本系统覆盖了血站、一线救治机构和血液中心各个环节,精确掌握血液库存,应急血液需求和血液调配的信息。实时监控血液中心、血站及血库库存血液,为实现血液应急保障提供支持。战时血液应急保障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快速血液保障和调配,有效提高我军战场血液供应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重症中暑患者临床资料及住院期间输血情况,为重症中暑患者合理有效输血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自2015年6月-2018年8月期间采用成分输血和/或血浆置换救治的21名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部分相关血液检验结果及血液成分输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21名患者中,用血时间为3.8±2.86 d,住院天数为27.29±17.04 d。患者中6例输注悬浮红细胞RBC共计52.4 U;20例输注冰冻血浆FP共计35 840 mL,14例输注冷沉淀CRYO共计466 U,10例输注血小板APC共计18个治疗量;3例完成8次血浆置换用量为7 720.00±1 500.20 mL共计23 160 mL。按21例输血情况计算4种血液成分的输注量分别为RBC:2.50±6.28 U,FP:1 706.67±1 240.68 mL,CRYO:22.19±21.62 U,APC:0.86±1.08个治疗量。3名行血浆置换患者,置换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两项指标均明显降低;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两项指标变化趋势没有特异性差别。1名患者在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指导下进行成分输血,凝血功能得到及时纠正。结论输血科在密切关注重症中暑患者病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保证供血的及时有效的同时,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在成分输血时机及种类选择上可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mmatu rereticulocyte fraction,IRF)是指幼稚的或未成熟的网织红细胞(即含高RNA的网织红细胞)与总的网织红细胞的比值,是红系增生和预示贫血得到改善的一个早期敏感的指标。已知肾脏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主要来源,肾衰竭会导致EPO产生和释放缺乏而引起贫血,而肾移植是治疗慢性肾衰竭引起的贫血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组11例女性,年龄31-68岁。临床表现均有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6例伴有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临床初步诊断为尿路感染。尿常规:白细胞斗 ~ /高倍视野.红细胞5~10/高倍视野。4例尿沉渣镜检发现滴虫。11例阴道分泌物均查到滴虫。本贤辩提示.对有尿路感染症状的女性病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美国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比较Auto PBSC管路和白细胞管路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方法选择供者/患者接受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单采46例64人次,AutoPBSC管路采集21例31人次,平均年龄(32.75±10.26)岁,白细胞管路采集25例33人次,平均年龄(31.47±14.21)岁;比较两组采集产品MNC、CD34+细胞数、采集效率、采集产品体积、红细胞和血小板含量,无出血倾向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采集产品的MNC、CD34+细胞数、采集效率、红细胞和血小板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NC白细胞管路组采集产品体积高于Auto PBSC管路组。64例供者采集后均无出血倾向,仅有5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两组管路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的效果无差异,采集产品需超低温冰冻保存者使用Auto PBSC管路组采集更为高效经济和安全。  相似文献   
9.
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技术分离出结核杆菌特征组份并鉴定为结核杆菌硬脂酸。对59例脑脊液菌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与122名非结核性脑膜炎对照组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结核性脑膜炎组检出结核杆菌硬脂酸44例,对照组中检出5例,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4.6%和95.9%。表明结核杆菌硬脂酸的检测有助于菌阴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尿液亚硝酸盐测定是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的初筛试验。我们应用尿液分析仪对200例临床诊断为“泌尿系统感染”的病人进行亚硝酸盐测定,同时与尿培养、镜检进行对照,并对该试验设计质控液,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